中国能源报记者
全文约2300字 建议阅读 5 分钟
“变票”遇“死胡同”
生产成品油所用的基础材料是原油或者燃料油,原油需要上缴资源税,而燃料油在生产需要缴税的成品油过程中,已经缴纳的消费税可以用来抵扣。
如今,成品油税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界限不够清晰,产品标准体系不够健全,造成一些炼油单位偷税漏税的情况不时出现,破坏了成品油市场的正常运作。
显而易见,《公告》的主要意图在于禁止开具成品油发票时进行“变票”,调和油品的分类编码不能随意更改,从而确保每批成品油都能追溯到源头,并进一步要求成品油生产和销售企业必须在网络上通过指定模块开具发票。
什么原因导致成品油票据变成伪造抵扣的优选目标,又是什么促使公司商家不惜冒险行事?
我国成品油消费税仅在制造、委外加工、输入等初始阶段收取,收取步骤比较单一,造成从不同途径制造的成品油在投放市场时售价不同,因此竞争的起始条件不一样。大概测算下来,每吨汽油在收取消费税以及相关附加税费前后,价格差距能达到1800元左右。
这一块丰厚利润,诱使某些不法公司冒险行事,他们设立虚假的贸易公司,与炼油厂勾结,实施违法行为,最终变换单据的品类,以此躲避纳税。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的白彦锋教授这样认为。
部分炼油企业存在内部管理松懈的问题,同时地方政府的监管工作也存在疏漏,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偷逃成品油消费税的链条形成。受利益诱惑,一些炼油企业采取多种方式规避纳税义务,他们生产的成品油中有很大比例以不含税的“裸油”形式流入市场,这种行为扰乱了成品油市场的正常供应格局,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白彦锋另外提到,我国当前成品油消费税金额基准表面上看是公正的,可是因为各个细项的度量单位不一样,因而导致了税金差异,部分公司或许会借助弄混不同细项来躲避消费税。
“通过‘以次充好’的方式,一些炼油公司能够逃避部分税金,导致其产品价格与依法缴税的炼油厂产品价格产生显著差异,而购买者往往更青睐价格更低的油品,因此那些按规定纳税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安迅思中国能源研究总监李莉指出。
二零一六年,重庆市侦破了一桩涉及十多个省份和城市的重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该犯罪集团旗下企业,在缺乏任何实际交易背景时,通过伪造资金往来记录和仓储物流凭证,将原本记载化工原料的增值税专用票据,篡改为成品油的增值税专用凭证,以此规避合成成品油生产过程中理应缴纳的消费税。这家企业先后和辽宁、山东、湖北、四川、上海、重庆等地的二十多家公司开展过那种“改签”业务。
该公司先后骗取了二十多家上游单位开具的十三亿多元原材料虚开票据,随后又伪造了十三亿多元成品油增值税专用票据,累计非法攫取超过一千五百万元,致使国家税收损失高达四亿五千余元。这种新型的开票手法阻断了偷逃税款的途径,“换票”行为陷入绝境。
环保与税收的双重管控正在推动地方炼油厂及成品油民营机构的整合调整,地方炼油厂和成品油销售公司的市场集中度今年将显著提升,这是李莉的观点。
调油商难赚差价
许多专家认为,石油相关商品的分类编码体系非常复杂,通过技术方法防止交易变通的实际作用还有待检验。
李莉表示,如果这种做法今后行得通,就表明成品油批发和调合企业不能成功让调和油品,比如烷基化油、工业异辛烷、混合芳烃等商品,不缴纳成品油消费税,而是通过“变票”手法变成成品油出售。这对从事调油业务的人而言,将导致每吨要多承担将近两千元的税务负担。
因此次日,《公告》面世后,华南地区的中石化、中石油与中海油同步上调汽油售价,山东地方部分炼油厂于午后停止受理汽柴油订单,当地核心经营企业也接报后显著提高了汽油价格。
这些调油原料,比如烷基化产品、轻循环油以及混合芳香烃等,将不得不承担成品油消费税,产品低成本的优势不再存在,调油商生存的最大基础随之削弱,低价调和油资源供应必将减少,成品油市场将趋向规范,竞争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公平。
成品油消费税调整,将影响在成品油批发环节勉强维持经营的调油企业,以及区域性炼油厂,导致生产费用上升,一些规模有限、设备陈旧、油料供应不足的小型炼油企业甚至可能因此倒闭。李莉指出。
白彦锋觉得,成品油消费税改革虽然是个必然的走向,但这项变革有利有弊。因为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环节从出厂销售向后转移之后,一方面,那些规模较小的炼油厂就失去了偷漏出厂环节消费税的依据,这对正规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让税收征管体系更加规范。然而,纳税人数量增多,会显著加大税务部门的工作负担,税款被截留的可能性迅猛增长。
完善税收监管链条是当务之急
根据相关记录,美国借助构建周密的整体燃料输送及零售设施,针对成品油制造、输入、仓储、分销、零售等所有行业主体推行了强制性登记管理措施,此举既能有效遏制逃税及重复缴税现象,亦可依据油品实际应用情形征税,从而显著减轻了成品油制造、输入、流转全产业链经营者的税务成本。
白彦锋强调,需迅速运用当代网络技术与信息方法,构建国内成品油制造、运输及销售末端税务监控平台,针对成品油输入、制造、运输、分销、零售、直销等所有阶段的企业执行强制注册规定,对平台内企业施行全程税务监控。借鉴美国征收燃油税的方式,我国需构建成品油生产、仓储、运输及销售末端的税收监控网络,调整国内成品油消费税的征收环节,仅在油品进入消费环节时才实施征税,同时针对不同用途的油品采取消费税的减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