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美妆专柜将撤,北京市场布局生变?

日期: 2025-08-27 12:03:05|浏览: 12|编号: 10579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北京商报》3月6日发布消息,英国高端品牌的美妆柜台计划在3月22日之前撤离北京市场,目前仅汉光百货内的柜台还在营业。界面新闻报道进行核实时,汉光百货表示会继续销售化妆品。北京西单大悦城回应称,店铺内已经没有该品牌。北京SKP一楼某品牌美妆柜台透露,该品牌已经很久不再售卖化妆品。

目前,撤柜缘由尚无定论,不过《北京商报》向专柜员工打听得知,撤柜存在两个层面的因素,其一商场方与品牌方的合作期限临近尾声,其二或许与集团计划在2019年终止全部美妆代理业务,并着手优化资源配置有关。现阶段,Coty方面以及商场均未对相关传闻发表看法。

与阿玛尼、Dior等顶级品牌旗下化妆品相比,该品牌的化妆品关注度并不突出。不仅没有特别畅销的产品,在社交平台和品牌推广方面的表现也较为平淡,产品推出节奏较慢,而且包装设计缺少新意,长期使用传统的英伦格纹风格。2016财年,该品牌的化妆品业务收入为2.27亿欧元,仅占总营收的百分之八。2017年上半年,美妆业务的市场占比再次减少了1个百分点,该部门仅贡献了7%的总销售额。

七成到八成的占比,差不多是整个行业平均水准的三倍之一。随着香水、护肤品以及彩妆商品在千禧一代的购买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高端品牌纷纷加大对这些“非核心业务”的投资,并且着力在中国拓展网络销售途径。

LV在2016年手袋和服装板块收益同时下降时,花费数亿美元拓展了香水领域;该品牌的香氛和护肤品板块营收甚至超过整体利润的一半;Dior化妆品部门的年销售额大约为25亿欧元。这表明,为了与行业对手看齐,确实有必要加快彩妆和香水板块的进步。

这种状况跟公司对化妆品板块的反复决策存在关联性。自2010年涉足美妆行业以来,曾经与国际香水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再往后在2013年4月又将化妆品业务转回自主经营。然而,相关资料揭示,与代理商负责期间相比较,自主运营并未使化妆品板块取得更显著的进步。2011年香水业务营收为2.217亿欧元,自营三年后整体美妆销售额仅2.27亿欧元。因此,2017年4月再次以2.25亿美元,将香水和彩妆业务代理权卖给美妆巨头Coty集团。

近年来经营状况起伏不定,难以确保美妆及香水业务的稳定发展。2016财政年度公司盈利下滑了7.3%,2017上半财年虽有改善,但第三季度再度出现负增长。同时公司经历了CEO和创意总监的更换,还需应对显著降低开支的压力。因此新任CEO Marco到任后,打算大幅减少零售网点,并且要终止一些经营不善的商场内专柜。

汉光百货的副主管史长征在《北京商报》的报道中提及,化妆品货架的销售额表现不佳,这或许解释了为何部分化妆品品牌选择退出北京市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