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陵水凝聚全县力量攻坚克难,六年来全域旅游之花终于绽放
北纬18°,琼岛东南。
时间回到6年前,一颗“全域旅游”的种子在滨海城市陵水黎族自治县种下。 经过发芽、生长、花蕾,6年后的一天,它终于惊艳地开花了。
2020年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旅游示范区名单,陵水成功入选。
分界岛的迷人风光
陵水市文体局局长陈世宏表示,创建国家一体化旅游示范区是陵水市旅游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有力举措。旅游与文化融合高质量发展。 “期间的旅游工作再添辉煌业绩,为陵水“十四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更高的起点。
创作难点:
“我见证了陵水十二时辰”
“陵水历时6年,终于拿到国家全外旅游示范区‘民族特色’招牌,来之不易,我感到非常欣慰和自豪。” 水是第二批国家旅游示范区名单中的“海南独有”。 这离不开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陵水县委、县政府多年来的高度重视。 总是赶上。
早在2016年,《陵水黎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就将旅游业定位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陵水还先后制定了《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陵水黎族自治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规划; 支持出台《打造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实施加强制度保障。
“要压实压实责任,把鉴定验收工作摆在首位督促落实,全面进入战备状态,认真做好各项验收考核和检查工作,全力做好确保陵水国家旅游示范区验收顺利通过。” 在陵水县创建全域旅游领导小组2020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国家旅游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上,陵水县委书记付明讲话语重心长。
这次“收尾”会议,陈春梅至今印象深刻。 出席会议的县领导中,除县委书记傅明外,还有县政协主席李善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鲁友。
“创建陵水全域旅游,不是部门打架,而是凝聚全县力量,四支队伍的领导都在关注、参与其中。” 陈春梅说,全县各部门强化“全县一盘棋”意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最终形成了“五处”(创办、创办、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多部门联动。
陵水市旅游文化局旅游工作室主任周晶晶也有同感:“在创建国家一体化旅游示范区的工作中,陵水各部门真正做到了无障碍。”
这几年,周晶晶和同事经常去相关部门领建材,来过的人都耳熟能详。 “去年我们没有通过编制验收,很多部门的同志都很伤心光坡休闲农业风情小镇,今年我们再次冲刺的时候,他们主动打电话问我们需要什么,需要他们怎么做。那种温暖给了我们给了我们很多鼓励。鼓励,也激发了我们创造成功的斗志。
创作工作涉及各行各业,平时付出的努力也随之而来,在临近验收的时候,如何将平时的创作成果全面、客观、准确地汇集成别具一格、鲜明特色的素材,成为摆在周晶晶和她身边的最大难题。同事。
“评审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格,视频的长度要精确控制,书面材料要达到规定的字数,还要比对九大验收指标和几十个评分标准,还要综合梳理几个部门的百余项相关工作,过程非常繁琐。 周晶晶说,有时为了考虑报告中的一个词,大家可以集思广益,这样的过程可谓“累并快乐着”。
陵水申报国家全境旅游示范区准备的部分材料
今年7、8月是周晶晶和同事们最忙的时候。 为了准备好资料,那段时间几乎每个人都把办公室当成自己的家,经常加班加点。 “有一次下午下班,我们几个人加班到第二天早上,我和大家开玩笑说,我在陵水看到了十二点。” 周晶晶说道。
在周晶晶的印象中,县旅游文化局一位女领导在最需要妈妈的时候带着年幼的孩子,但这位女领导却坚持连续几天陪大家熬夜加班. 当同事劝她回去时,她说:“这个时候我一定要陪在你身边,哪怕坐在这里什么都不做,静静地看着,我也会安心。”
就这么一句话,差点让周晶晶泪流满面。
绽放之美:
各地旅游供给日益充裕
一个标志的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汗水,甚至泪水。 正因如此,陵水“全域旅游”之花开得如此艳丽。
“珍珠海岸,美丽陵水”。 其实,大自然对陵水没有恶意。 除了北纬18°和数百公里的海岸线,陵水还有迷人的“三湾三岛两湖一山一水”。 然而,再好的先天禀赋,如果得不到保护和开发,也只会日渐式微或“隐于深闺”。 多年前,陵水人民就清醒地认识到,陵水之美不应该只属于陵水,而应该属于全国乃至全世界。 乘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东风,陵水人自信而勇敢地踏上了旅游发展之路。
如今,陵水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游艇码头2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特色小镇4个,椰林级乡村旅游点8个。
在陈世宏看来,旅游业的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景点的增加只能算是基本功。 综合旅游服务水平是“内功”。 .
六年过去了,如今陵水无处不在,游客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丰富的旅游用品和服务——
在公共服务方面,陵水构建了“快进慢行”的交通网络。 环岛高铁将陵水与全岛各市县连接起来。 107个行政村实现客车通达率100%。 建成吊罗山旅游大道、清水湾旅游大道。 ,实现了“交通与旅游一体化”; 各大景区建设咨询服务中心,实现大数据管理服务; 稳步推进“厕所革命”,高质量完成48座甲级旅游厕所建设任务; 旅游供给体系不断完善,建成了一批A级景区、椰林级乡村旅游点、省级特色小镇、省级民宿。 不断刷新旅游体验,建成万亩圣女果采摘基地、游艇码头、国家森林公园、海洋主题公园、滑翔伞基地、艺术中心等旅游新业态。
为让游客领略优美环境,陵水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22.97亿元,持续推进6项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投资10亿元推动全区综合整治发展。泻湖生态环境,试点建设陵水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转运率100%,全县森林覆盖率61.4%; 总投资4.6亿元,建成45个美丽乡村,结合“双创”工作,优化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 采取企业帮扶、能人帮扶、整村委托建设、捐建摊位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社会环境持续稳定...
多年的持续投入,陵水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评选结束后,陵水被评为‘国家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地段’和‘中国最受欢迎的互联网体育旅游地’大理陵水旅游度假区也入选“中国美丽宜居乡村”,坡村、米涌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谈到陵水旅游获得的荣誉,陈世宏很喜欢他们。
随着陵水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陵水还举办或承办了国际旅游岛青少年嘉年华、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国际游艇博览会和圣女果采摘季、“三三”节、中国端午节等赛事和赛事。其他国内外大型旅游、体育活动。
数据显示,陵水旅游收入从2016年的21.3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9.34亿元,年均增长22.67%。 更有意义的是,陵水三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2.7:19.3:48调整为2019年的27:17.9:55。自由贸易港建设、旅游业成为陵水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引擎和主要抓手。
“以旅游引领多产业融合,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陵水打造国家旅游一体化示范区工作的中心指导思想。” 陈世宏说。
水果的甜度:
辽宁小伙入驻陵水掘金民宿
事实证明,陵水全包旅游的建立取得了显著成效。
陵水环球旅游的创建过程就像一幅长长的全景画卷。 当它缓缓展开时,清水湾地区的变迁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过去,雅居乐、碧桂园等众多高端旅游物业和五星级酒店聚集在长达12公里的清水湾大道上,清水湾被明确打上了“地产”的烙印。 随着陵水全域旅游创作的深入推进,雅居乐顺势而为,转向多元化产业发展。 几年来,清水湾高尔夫球场、游艇码头、海上艺术中心等业务悄然兴起,已建成集休闲、度假、旅游、运动、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滨海旅游度假区. 2017年,旅游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成为全省地产转型旅游的典型。
陵水广坡镇也在卷轴画上留下了浓重的印记。 在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下,这个盛产樱桃番茄的农业小镇实现了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打造了“广坡休闲农业小镇”。 连续五年举办圣女果采摘旅游活动,带动传统农业升级。 有力促进了“旅游+农业+城镇化”融合发展。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陵水瀛洲镇,那里有一个很有名的渔村叫赤岭村。 过去,在这个与三亚海棠湾隔水相望的小渔村,70%至80%的村民以捕鱼为生。 这几年,赤岭村海边冒出七八家民宿或旅馆,不少村民“转行”吃旅游大餐。
赤岭村海滨区宜人的观光长廊
35岁的黄亚冰目前在“旦家物语”民宿担任餐厅服务员。 月薪3000多元。 虽然不高,但比她家打鱼的收入稳定多了。 她已经工作三年了。
“旦家物语”乡村旅游景区大门
《蛋家的故事》其实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家民宿的负责人王志成也是30多岁,祖籍辽宁。 2019年,王志成听了舅舅“在陵水小渔村发现旅游宝藏”的故事,从北到南来到陵水。 很快,他就被这里的海景和担家文化深深吸引,安下心来为舅舅打理民宿。 一个月前,他正式将户口迁至陵水,成为地地道道的陵水人。
如今,在王志成的带领下,“担家物语”发展势头正猛,已发展成为集住宿、温泉养生、婚纱摄影、海底捞等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成为集乡村旅游景区于一体的优质乡村旅游景区。 ,晋苏,国家标准化试点企业。
《旦家物语》乡村旅游点船形餐厅
“我们与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合作,游客出海捕鱼后,可以坐船20分钟左右直接到海棠湾免税店购物,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我们也合作与河南泥人张一起,还原多位旦家成员的真实生活比例光坡休闲农业风情小镇,计划年底正式开启旦家民宿文化展,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点的供给侧。” 王志诚说,“担家故事”目前在赤岭村雇佣了很多村民,包括贫困户和残疾人。
以真人比例还原的旦家民俗场景
陵水的全域旅游开发不仅吸引了外商投资,也吸引了当地大学生回乡创业、投身旅游事业。 现任文罗镇坡村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副总经理的季翔就是其中之一。 她毕业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2017年,她听从了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仁辉的劝说,在父母的支持下毅然回到了家乡。 “明天,琼中和吊罗山两个党政组织将预约参观游览,坡村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我对此很有信心。” 季翔说道。
未来之星:
自信来自于真实
感觉和认知
作为分管旅游的副县长,陈春梅对陵水旅游的现状有着比其他人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她说,陵水旅游资源丰富,这是陵水创建国家旅游一体化示范区的先天优势。 因此,创建工作的重点主要落在如何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不断提升全县旅游综合服务能力。
“全域旅游需要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参与,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必须从大局统筹,每个环节都不能放松,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陈春梅说,她常年和旅游相关的公司打交道,真心希望旅游相关的公司能主动跟上创作的步伐,但有时也要“唱烂脸”脸。 有一次,她在巡视时,发现南湾猴岛的一些角落卫生条件差,多次要求整改,但整改不到位。 真的不忍心被退市。”
在常态化从严监管下,陵水旅游涉企综合服务能力和旅游标准化水平明显提升。 南湾猴岛获批国家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分界岛获批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 陈春梅透露,陵水也有望通过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区创建,“分数非常高”。
“此次入选国家全境旅游示范区,是国家对陵水旅游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也是一种鞭策和压力。” 陈春梅表示,陵水要化压力为动力,乘好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东风,精心谋划“十四五”旅游规划。
据介绍,陵水明年将规划或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其中海洋主题公园项目力争明年上半年开园; 做足“海上游”文章,实施“海洋牧场+水上巴士”,向三亚海棠湾免税店发展,弥补“代购”要素短板; 培育发展滑翔伞等旅游新业态,尽快启动新村泻湖担家文化综合旅游项目。
展望“十四五”,陈春梅表示,陵水将在承接自贸港建设政策的带动下,着力打造国家旅游一体化示范区,瞄准战略定位“三区一中心”,进一步推动“旅游+”与“+旅游”业态融合、“山海湖林”资源整合、“海陆空”区域一体化";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更多优质旅游项目落地陵水,不断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使陵水真正成为“大三亚旅游圈”的重要补充,一颗更加闪亮的明星带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