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广州白云皮具城概况
▍ 高仿奢侈品产业概述
广州白云皮具城是仿冒名牌的主要制造和销售场所。不少声称从意大利发运奢侈品的微商代购,其商品实际来自广州的仿冒产业。一位在白云区从事仿冒名牌生意多年的商人阿鹏讲,他经常向微商买家承诺,售卖的GUCCI等系列手袋虽然是仿品,但外观与正品几乎无差别,让普通人难以分辨。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阿鹏更改了店铺的开放时段,并且小心地把伪造的票据放进资料袋,里面装有伪造的海外刷卡凭证、进出口单证和收据等。这些商品在外观上与正品几乎相同。正因如此,皮具商业区声名鹊起,变成了仿冒品牌货物的交易场所,很多商家像阿鹏一样,借助“线上零售商”、“海外购物者”等途径,把高仿名牌产品大量销往各个地方。
▍ 交易和假票据制作过程
仿冒高档商品的销售活动包含从海外发运到伪造各类单据的多重环节。四月份的一天,相关人员借助物流渠道收到了源自广州的仿冒名牌手袋,同时缴获了全部的伪造凭证以及运输记录。此类非法经营体系内部职责划分清晰,构建了从招揽顾客到完成交易、物流配送等配套齐全的业务流程。尽管临近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日期,该区域仿冒包市场依然活跃如常。一群推销员在马路上来回走动,不停向路人及驾车者派发品牌店的宣传单页,推荐高级手袋。碰到有兴趣的买家,就领他们去合作单位所在的皮革市场挑选款式。
02市场运作与分工
▍ 交易生态与客户群体
仿冒高档品牌商品在市面上,对一般购物者颇具诱惑力,同时也被微商和代购者当作重要进货渠道。这些商贩借助微信等途径,大力推广此类商品。在张永芳的仿冒店中,记者看到陈列着各种LV、GUCCI、Hermès等名牌仿制品。标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囊括了顶尖奢侈品牌及次级品牌的多种款式。店内时常有外国客人光顾,这些人说着英语、韩语或者不太流利的汉语与店员沟通,他们大多在留意各种新旧的顶级名牌商品。
这些仿冒店铺不仅招徕了自用人群,还变成了微商的囤货分销源头。有微商坦言,他们以正品九折的标价出售,而采购成本仅为正品一折。这些微商长期与多个高仿包贩子联手,经常挑选商品。甚至部分外籍人士也投身微商领域,他们选好货品后,会委托“揽客者”协助打包邮寄。
▍ 异地上线及物流造假
伪造货品产地的方法是将商品先运往海外地区,之后再寄回国内。“中港国际物流”等机构一直为这种虚假代购业务提供便利。在阿鹏的协助下,记者找到了一位自称是中港国际物流货运部门职员的李桐。李桐坦言,他们经常与微信商家及海外代购合作,帮忙制造不实的物流发货记录。客户不必把物件真的寄往海外去中转,只要给出相关资料,就能编造出伪造的快递记录。
03反假与监管挑战
▍ 警方打击与商家应对
造假者屡遭挫败,依然依靠增设通风口看守和安装录像设备等反侦察手段,在皮具商业区持续作案。白云皮具城地处广州市白云区解放北路,经营皮具行业已有十多年时间。该市场曾多次被执法机关和监督管理单位列为整治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目标。尽管反复开展打击行动,但制假售假商贩的经营行为并未因此受到有效遏制。他们依旧在伪造的“江湖”里运作自如,仿冒品的交易持续兴盛。
▍ 法律与制度的应对
多方力量应当携手,从技术层面和监管角度加大对于伪造品的打击力度,品牌方、法律界人士和政府部门均需参与其中。消费者则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据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的张新年律师指出,从制造假冒产品到销售假冒产品的整个环节,实际上属于集体侵权行为。一旦销售总额超过五万元,便可能触犯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现在网络销售兴起,商品市场管理措施对网络销售领域已经难以适应,致使该领域滋生不少问题。他建议,需要加大科技方面的支持,借助网络手段监管网络,同时构建诚信机制,对违规行为者实施严厉惩戒,涵盖行政处分和刑事问责,从而达到长期有效的管理目的。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同样指出,网络代购与跨境交易的特殊性,使得彻底监管存在阻碍。不过政府部门和民众对于仿冒伪劣商品的制造和贩卖,必须坚持绝不姑息的原则。一旦购买到假货,消费者应当仔细保存购买途径、订单信息等必要材料,并向消协及市场监督机构进行投诉。另外,能够跟销售仿冒物品的在线销售平台进行协商处理,也是一条可行的方法,而且提起法律诉讼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