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与广东对比:GDP差距大,为何还敢频繁骚扰中国?

日期: 2025-09-11 07:01:41|浏览: 12|编号: 10614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菲律宾两任总统的斗争,让这个国家最近时在国际上火的不行。

菲律宾民众与印度同胞相似,对中国怀有相当大的抵触情绪,他们常常试图在各个层面与中国进行竞争对抗。

菲律宾省与我国广东省存在诸多共性,两者都占据着关键的地域优势,并且均借助外部资本实现增长,然而,它们的最终发展轨迹却呈现出显著差异。

菲律宾国土面积达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为壹亿贰仟万,这一数字与广东省的居民总数相仿,然而两地间的经济产出却呈现出迥异的态势。

菲律宾202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4622亿美元,折合约3.3万亿元人民币。

许多人或许难以明白,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怎会不断去挑衅全球排名第二的经济体呢?

立志成为中高收入国家的菲律宾,4倍GDP于菲律宾的广东

或许有人难以置信,这个无端侵扰我国南海疆域的菲律宾,其实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

菲律宾的街面上,多数菲律宾人的居所仍是十多年前那种矮小的铁皮建筑,这种房屋至今仍然普遍存在。

菲律宾的公共设施状况非常糟糕,众多家庭居住在缺乏正常水电供应的住所里,他们时常需要在黑夜中摸索前行,即便想要冲洗身体,也必须节约每一滴水。

对于他们而言,电和清洁水,都是非常奢侈的东西。

菲律宾的医疗条件相当简陋,尽管当地就医无需支付费用,但民众购药时必须全额承担开销。

许多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当匮乏,导致人们就医困难,治疗更是棘手。

菲律宾缺少废物处理办法和污水净化手段,使得该国生存条件非常糟糕,每年都有大批菲律宾人,因患结核病、霍乱、立克次体痘等病症而死亡。

这样的大环境,看着是不是很像印度?

菲律宾在医疗领域,以及日常生存层面,都面临严峻挑战,就业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2023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就业状况记录,菲律宾年轻群体中,超过六成的人处于失业状态。

这表明,在菲律宾,每三个年轻人当中,就有两个处于失业状态,无法维持生计。

菲律宾的境况十分糟糕,因此该国百分之六十九的寻常住户,完全没有存款。

即便如此,菲律宾的掌权者仍然对民众的困苦生活视而不见,反而大张旗鼓地声称,到2025年,菲律宾将迈入中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他们之所以有底气这样宣告,是因为菲律宾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了中上等收入国家的下限标准,具体数额为四千五百一十六美元。

这个数据真的能够真实呈现菲律宾的实际情况吗?这个按人头计算的数据,又真的能够代表一般的菲律宾民众吗?显然不能。

菲律宾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相当水准,然而,该国国内仍有15.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同时,贫困家庭的占比也达到了10.9%。

菲律宾全国两千七百九十四万户人家里面,大约有三百万户家庭的进项达不到基本生存开销。

也许菲律宾会认为贫困家庭增多的缘由在于人口数量,觉得是人口数量上升了,才造成贫困家庭增多。

事实上,与菲律宾人口数量相同的,还有我国的广东省,该省在早期发展阶段,经济状况比菲律宾更为落后。

目前咱们广东,经济总量已经达到14万亿元以上,大约是菲律宾的四倍。

广东省内部分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尚有差距,但该省的贫困状况却比菲律宾好得多。

许多人觉得,广东省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进步,得益于国家的扶持政策,菲律宾若仅凭自身力量,发展前景肯定不如现在。

可实际上,菲律宾在发展之初,却有着两个国家的资源支持。

两国的资源支持,广东和菲律宾的庞大差距

1898年10月12日,美西战争以两国签署《巴黎和约》为标志画上句号,美国花费2000万美元,获得了对菲律宾的统治权,随后在该地展开殖民统治活动。

1946年7月4日,菲律宾通过持续多年的民族抗争,促使美国确认其自主权,从而正式确认了菲律宾的独立地位。

菲律宾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是其国土上却遍布许多美国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和设施,这些历史遗留物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促使菲律宾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其后,在美国的斡旋下,菲律宾搁置了对日本的旧怨,双方达成和解,并且缔结了多项联合防卫协议。

当时的菲律宾在连续的20年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4%。

美国与日本给予大量财政支持,并投入资本,确保两国商品拥有稳固的市场渠道。

美国在此方面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支持,菲律宾因此成为众多外资公司设立生产基地的热门选择。

当时的菲律宾可以说是要钱有钱,要工厂有工厂,要资源有资源。

1960年时菲律宾经济实力已经领先亚洲日本以外的所有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了美元水平。

要明白那个时期中国的平均收入很低,仅达到每人在89美元的水平,广东省更是只有72.76美元,相比之下,菲律宾达到了425美元,差距十分明显。

当时,广东的GDP落后于菲律宾,工业发展程度也低于菲律宾,民众的生活质量同样不如菲律宾。

那个时期的广东,就连农业也十分落后,更不用说有什么其他国家遗弃下来的工业遗址了。

工业领域主要是些规模很小的手工作坊,或者是手工工场的轻工业,几乎见不到一家现代化企业。农业方面,生产方式非常陈旧,而且收获量也很低。

那个时期广东省民众的文化水平相当低下,许多人甚至不识文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菲律宾的民众读书写字能力在整个亚洲地区都算是比较优越的。

在医疗领域,差异更为显著。那个时期的广东,医院数量极少,多数医生选择待在大城市,对乡村事务漠不关心,仅有少数乡村医生,愿意前往农村为民众提供诊疗服务。

在菲律宾,基本的医疗救治已经能够实现,当地居民的平均寿命也比广东省的要多很多。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早期在各项指标上领先广东,并且获得菲律宾和美国两方的援助,如今却连广东的三分之一都赶不上,着实令人惋惜。

事实上这并非我们太过强大,实属菲律宾自己走错了路。

菲律宾的衰败因素,经济萧条的必然

菲律宾经济不景气,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其经济发展缺少独立性和连续性。

尽管菲律宾经历长期殖民统治期间,其经济实现了快速进步,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导致该国经济丧失了自主权,在经济决策上必须遵从美国的指令。

美国在海外呈现何种姿态,人们应该比较清楚,表面上对菲律宾提供显著帮助,持续给予资金和物资,但暗地里却把菲律宾当作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产地。

菲律宾的经济发展缺乏持久动力,这主要是因为它存在商品出口泛滥和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因此该国的发展只能短暂繁荣一阵。

菲律宾国内产业布局失衡,同样是其经济陷入低迷的关键症结之一。

实际上,即便菲律宾被视为原料供应地与商品输出场所,该国依然能借助美国的资金支持,推进自身经济发展。

可菲律宾却并没有将这一笔钱用在发展自己重工业上。

这一现象造成菲律宾形成了特定的发展格局,农渔业以及海外劳工输出领域表现突出,然而制造业却相对落后。

工业实为国民经济之核心,若无工业之进步,经济又焉能不陷入低迷状况呢?

最后菲律宾还遇到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便是政治腐败问题。

马科斯执政的时候,官场腐败现象非常猖獗,致使菲律宾的经济进展十分迟缓。

此次腐败统治所带来的恶劣后果,致使继任者当局,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施展治理能力,给经济进步造成了严重阻碍。

这就是菲律宾先前确实比广东表现好得多,后来却发生彻底变化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也应该从菲律宾的过往中,吸取教训。

促进经济整体进步,确保农业、手工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的共同繁荣,使国家产业布局更为合理,进而增强面对经济动荡时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坚持反贪反腐,不要让害群之马,毁了我国的经济。

参考资料: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