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报告【五篇合集】

日期: 2023-04-25 15:08:05|浏览: 401|编号: 1163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报告【五篇合集】

第一部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报告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报告

海安县滨海新区

近年来,我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农业向观光、休闲、旅游方向延伸。 以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带和滨海渔民娱乐为抓手,拓展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努力打造滨海新区农业新亮点。

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我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 以原角的民兵节和原老坝港的捕鱼节为代表,吸引着都市人下乡观光。 自2006年中国“乡村旅游年”以来,滨海新区“遇家乐”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有休闲观光农业企业5家,从事休闲观光旅游的农业村1个,“遇家乐”宾馆酒店14家,直接从业人员3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1000余人。 收入1000万元以上,“吃、住、行、游、购、娱、养、教”八要素基本聚集在农村,形成了一个民兵节、渔节、采摘、悬(海)钓、温泉。 度假、农耕体验、农业科普、农业发展展示等多元化旅游产品。

我区休闲农业发展重点企业: 1、南通龙洋水产公司; 2.宏宇农场; 3、聊饭木屋; 4. 甘菊农场; 5.小街农场。 其中:甘居农场、小街农场被县农办、旅游局确认为2015年度村干部领(股)农家乐旅游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土地限制。 近年来,我区建设了各类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但由于缺乏用地指标,项目分散,未成片连接,无法形成规模效益。

二是特色不强。 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的生存和发展是其特色农业。 但一些休闲观光农业项目随波逐流,缺乏长远发展的特色农业基础,难以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3.下一步

1.突出“一园一带一街”建设。 “一园”是指围绕中阳河豚庄园和聊饭木屋项目加快建设滨海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河豚美食、黄海风情、特色地热温泉为主要景点; “带”是指新G328国道沿线两侧规划建设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展示带,年内要建成初步规模,建成:采摘基地150亩、采摘基地5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200亩绿色生态休闲场所,50亩养鱼产业园,引进100亩日韩元素种植基地或100亩以上外资项目。 “一条街”是指省级“渔家乐”示范街。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海滨特色,在三个渔村和海港村打造“渔家乐”一条街。 注重农业发展、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依托资源优势、文化特色和现有基础,明确发展空间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着力打造滨海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

2.坚持正确定位,科学规划滨海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实现有序发展、合理布局、规模经营,防止一哄而上、无序发展。 要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确保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使滨海新区旅游农业真正成为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新兴产业。

3.因地制宜,突出沿海特色农业。 滨海新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立足区域资源、文化、特色和传统,在特色农业上做文章,结合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精心谋划布局。 要将“红色旅游”、“海鲜文化节”、“渔家乐”、“海上迪斯科”等农业特色休闲项目引入休闲农业企业,打造特色鲜明的招牌。 以吸引游客参与为重点,开发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休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第二部分:观光农业市场分析、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中国生态农业在短短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挖掘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吸取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先进理念,通过技术组装和体系建设,取得了农业生态化的巨大成就。品种、农产品加工、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等。 农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一批生态农业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逐步总结完善了一系列适应不同地区特点的生态农业模式,对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很好的支持。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受到我国农业科技总体落后的严重影响,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畅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贡献率仅为42%左右,而发达国家高达70^-85%;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仅为80%。 全国达到100%;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为35-40%,发达国家已达到60%以上; 我国化肥利用率为30%-40%,发达国家在60%以上; 54%,机播率28%,机收率14%,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具体而言,制约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一是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创新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人员缺乏积极性,缺乏创新意识。创新性强,原生态农业技术少,技术集成度低。 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生态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国家级生态农业基地尚未建成,示范推广体系远未形成。 二是国家对生态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投入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自1985年以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6年下降到0.36%,目前只有0.2%左右。

仅相当于198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50%左右,也明显低于30个最低收入国家0.37%的加权平均水平。 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比例一直比较稳定。 科研投入占农业部总预算的比例一般为2}-5,平均为3%左右,世界平均水平为1%。 三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不畅,资金匮乏,功能薄弱,农业科技转化能力低下。 在我国每年5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中,只有40%左右的成果被转化。 高达 20% X2297。

四是农民综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瓶颈因素之一,这不仅造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度大,而且增加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本。 五是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近年来呼声虽多,但通常都是说的多,做的少。 真正落实到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不多。 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培训投入和机制有待完善,农民科技“能人”还很紧缺。

第三部分:安福县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

安福县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

摘要:在我国农业总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如何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是实现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建设安福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对全省战略目标的响应。 根据全县实际社会和自然条件,将农业生产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安福县; 休闲观光; 农业发展; 初步研究

一、安福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发市场前景分析

安福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安福县奉天镇,距县城6公里,距大广高速10公里。 罗龙基故里、国家级生态村车田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区位优势明显。 在该地区建设示范园区,可充分发挥郊区优势台湾休闲农业主要模式,体现农业市场化、现代化、生态化,与泰山温泉、武功山旅游形成安福县特色旅游项目正在开发中。

目前市场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食品质量下降,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普遍受到人们的欢迎。 示范园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禁止在示范区内超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主要是全面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鉴于绿色食品在市场上所占比例较低,游客对示范村生产的无公害食品一定感到放心台湾休闲农业主要模式,并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示范园区可借机大力推出产品,让游客满载而归,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休闲观光农业提供了一种城市人向往的陌生农业景观,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和体验农业文化,这无疑对城市居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安福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立足安福县总体规划,通过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设,逐步形成“科技内涵、园林风貌、时代气息、安福特色、规模产业”的园区。 ,以及良好的福利”。 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生态家园,协调农业生产与休闲观光的关系。 旅游产品以生态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贯穿科技含量高、环境效益高、价值含量高的“三高”农业生产。 集生产、示范、休闲、购物、教育于一体的郊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示范带动全县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辐射全市乃至全省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的目标。

二、具体开发内容:

(一)特色蔬菜区。 主要包括科学培训示范、新品种引进示范、有机蔬菜种植、农家乐活动等功能。

① 新品种温室园:现代化的蔬菜展示温室,培育各种特色观赏蔬菜,供人们参观,成熟时供人们采摘。

②有机蔬菜实验园:采用网络大棚和单体大棚两种,主要生产优质有机蔬菜。

③无公害菜园:探索无公害蔬菜生产经验和技术。

④入门考园:主要服务于中小学生。 以科普教育为目的,展示各种蔬菜和一些基本的农业种植技术,达到集学习和娱乐于一体的效果。

⑤农家乐活动园:设有农具展示馆、采摘园、农家别墅,参观者可参观古老的农具,体验自种自采自食的农家生活,体验农家乐劳动。

⑥综合服务区:集科教展览、技术培训、加工服务为一体的区域。 拥有农业技术培训楼、农产品展示厅、蔬菜深加工车间、昆虫标本室等。

(2)中心活动区。 主要由科普中心和水上运动项目组成。 作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中心设有科技长廊、标本陈列馆、农业历史馆、植物采摘园、盆景制作园。 主要以“人与自然”为出发点,引导青少年认识自然、认识自然。

(三)果园区。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利用高科技建设高产优质果园,为游客提供果树种植、采摘、品尝、销售等服务。

(4)花卉盆景区。 充分利用现状,在原有花卉盆景的基础上,扩大以花卉、苗圃区为主。 生产各类花卉苗圃供游人观赏。

(五)蔬菜示范推广区。 为便于生产经营,使生产与观光休闲活动互不干扰,特设立蔬菜示范推介区。 该区主要承担常用蔬菜和新品种示范种植。

三、安福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经营策略初探

1、持续创新战略 园区农产品和技术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开发新的休闲内容,为游客提供强大的吸引力。 创新离不开科技人员,重视和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力。

2、形象推广策略分别从景观形象、文化形象和广告形象塑造和提升特色公园的形象。 景观形象可展示在交通要道或其他可能与社会沟通的窗口,包括广场、公共场所等; 文化形象设计主要是将主体具体化,使休闲的文化主体和内涵转化为休闲人直接认识的内容。 众所周知的形象; 广告形象包括大众传媒宣传、旅游目的地宣传和服务形象。

3.商业模式战略。

(一)积极引进特色、规模农业企业入驻投资园区。 已引进的江西京港园林公司投资建设花卉苗木区和水果产业区,江西兰景农业开发公司投资建设蓝莓等特色果品产业,江西昊南公司投资建设农业生态观光园,都是成功运营的鲜活范例。

(2)可采取“农业园区(公司)+农户”的方式,通过旅游企业的介入和推动,吸收农户参与农业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 农民利用闲置资产和剩余劳动力开展各种农业活动,向游客展示乡村文化。 其推广模式为“公司+社区+农户”,当地村委会协调双方关系。

(三)“个体农场”改造自己的园艺农场,建设旅游项目,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点),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

第四部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情况报告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报告

发展休闲农业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xxxxx定位于旅游休闲、宜居xxx建设,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现将近年来观光农业的发展情况报道如下。

一、生态观光农业现状

截至2011年,我街道共发展休闲农业企业8家,从业人员82人,2011年接待游客24万人次。以辖区内规模较大的“xx家”为例。 “xx家”是我们办事处所在的xx村,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总投资700万元,占地面积105亩,现有职工45人。 日接待能力800人。 2011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规模建设的不断完善,周边环境的不断美化,“潞水人家”将被称为我市重要的农业休闲观光园。

二、休闲农业发展条件

xx辖区共有13个村、社区。 境内xx景区森林茂密,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自然资源丰富; 靠近市区,交通便利,游客众多,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扩大市场需求,提升景区质量,办公室将以文化景区建设为契机,把休闲农业打造成西山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xx村xx人的生态农场项目和民俗风情园已对外开放,建成了面积150亩的农业园区。 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成为世人关注和向往的地方。 在做好接待服务型景观和人文旅游的同时,积极发展农业参与型休闲旅游,在五里屯形成了以“住农家、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村庄。 休闲旅游点。

三、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位置不明。 辖区内各地建设了各类休闲观光公园,但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引导,休闲观光公园建设定位不正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 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设想,虽然开发点很多,但都是分散的,没有连成片,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二是资金不足。 缺乏资金,投资小,主要以家庭作坊形式为主,规模小,设施简单,内容单调。 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档次低,社会知名度不高,吸引力弱; 另一方面,由于内容匮乏,容易受制于农业季节性瓶颈,造成资源闲置、利用率低、效率低、驱动力弱。

三是特色不强。 农业观光园的生存和发展在于其特色农业。 目前,大部分观光公园以垂钓、娱乐、餐饮为主,缺乏长期发展的特色农业基础,容易出现盲目重复建设。

Part 5:台湾休闲观光农业【推荐】

台湾休闲观光农业

关键词:台湾 休闲观光 农业 时间:2010-05-31 阅读:2454次 字号:

大中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