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认识一个奥运冠军
『本文为英孚教育初稿,有补充。』
在国际田径赛场上奔跑十三年,获得两枚奥运金牌、一枚奥运铜牌、四枚世锦赛金牌。
去年 7 月,她在美国奥林匹克代表队选拔赛中跑完了职业生涯的最后 400 米。 礼堂内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这位饱经风霜的34岁老将致敬。
退役后,他有了新的身份:英孚奥林匹克品牌大使。 有幸在去年10月份的公司年会上认识了她。 我们事先什么都不知道,当她跑起来的时候,全场沸腾了。
身材修长,浑身上下都是精瘦的肌肉。 她的个人网站上有张自我介绍照片,体脂率6%!
凭借她独特的个性和温暖的黑人女孩口音,每个人都立即爱上了她。
图 | 两金一铜奥运奖牌
她不仅跑得快,而且很会说话。 她人生故事的跌宕起伏如此具有感染力,以至于我们都哭了。 她大方地把三枚奥运奖牌传给了我们,还叫我们自拍。 晚上她参加我们的希腊长袍主题派对,一起喝酒跳舞。
回到房间,我遇到了她,聊了聊。 她说她正在写自传,希望趁自己还有点火的时候出版。 她说她很清楚世代有才人,很快就会被遗忘。 我自荐说,写完了我可以帮你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 她高兴地答应了。
图 | 和她有正面合照,怕是不会放过她的粉丝
上个月离开EF的时候,我写了一封邮件,告别了我熟悉的其他国家的同事,也给她写了一封信。 我从没想过我会收到回复,但她很快就回复了:
或者我会把她的故事从头讲一遍。
//
我从小就对篮球着迷。 十岁时,她的梦想是在田纳西大学打篮球。 整个中学时期,她都是学校女篮的主力,带领球队创造了佐治亚州不败的奇迹。
她在赛场上惊人的奔跑速度也引起了田径教练的注意,于是她开始跑步。 高中毕业时,她带领女子4X400米接力队夺得州冠军。
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田径奖学金进入田纳西大学,开始专注于跑步。 大三的时候,因为跑得太快,她开始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 大学还没毕业,22岁的她就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联赛田径冠军。 毕业后,她以一匹黑马的身份通过了2004年美国奥运代表队选拔赛。
对于从未出过国的人来说,即使在梦中,也不敢想象第一次出国,身披美国国旗,参加雅典奥运会。
//
在雅典,这是美国4X400米女子接力赛的第一站。 她发挥出色,49.19秒跑完400米。 四个女孩的默契配合很顺利,美国队夺得冠军,比亚军快了整整一秒。
我第一次出国是参加奥运会,第一届奥运会就拿到了金牌。 到目前为止,我的生活只能说是非常顺利。 2004年,她的排名升至世界第四。 回国后,她在美国和世界上屡屡夺冠,频频夺金,并于次年与她签订了一份为期五年的合同。
2007年一个黑人奥运会跑步,她在美国田径锦标赛上再次获得女子400米冠军,49.64秒的成绩是2007年的世界最佳纪录。
,似乎即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女子田径运动员之一。
//
2008年,就在美国国奥队选拔赛前两个月,他照常训练和休息,但第二天醒来时,发现左膝肿胀成足球大小。 带着疑惑,她来到了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她,情况很严重。 手术是必要的。 手术的成功率只有10%。
恐慌。
对她来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已经成为过去,四年来她努力的方向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 她不仅要拿女子4X400米接力金牌,还要拿个人金牌。 如果这个时候动手术,她肯定会无缘2008年奥运会。
她忍着疼痛求医生帮她控制住病情,因为她要去北京,回来还要动手术。
医生勉强同意了,并且老老实实地告诉她,她的身体状况比以前差了很多。 他只能帮忙控制住疼痛,她能跑多快,就看她能承受多少。
由于膝盖几乎无法使用,他勉强参加了美国国奥队的选拔赛。 第一局她是倒数第一,所以她参加了第二局,依旧是倒数第一。 领跑世界级赛事的她,不相信自己在美国无法赢得奥运代表队选拔,第三次参选。
连续三场,而且这场比赛正在全美现场直播。 数以百万计的观众看着这位前冠军在电视机前倒下。
心灰意冷的她此时也不得不面对事实:2008年奥运会的梦想破灭,北京没有给她机会。
更糟糕的是,郑在悲痛欲绝的情况下接到了经纪人的电话,她遗憾地被告知,她将被取消下一场预定的美国比赛。 因为直播的困境,组委会都看在眼里。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悲伤退休的时候了。 经过手术保持健康的身体,作为曾经的奥运冠军,开个健身房或者写本书,可以换一份工作过上好日子,也可以像中国运动员一样上真人秀节目。 毕竟膝伤严重,再训练四年,她就30岁了。 她的身体素质和体力怎么可能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但是对于李来说,“放弃”这个词在她的字典里是没有的。
她从未放弃。
膝盖肿到足球大她不放弃,全国直播三项选拔赛垫底不放弃,多次夺金不放弃甚至连参赛资格都没有。 在世界排名逐年下滑,所有人都以为她要死的时候,她没有放弃。
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嘀咕。
二十年前,当她十岁梦想去田纳西大学时,那个声音在她耳边低语。 20年后,她从人生赢家沦为失意患者一个黑人奥运会跑步,隐藏实力,静候时机,但那个声音依然萦绕在她的心头。
那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她在说:
#你是.你是冠军#
2008年,她接受了膝关节大手术,处于三年休养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训练水平。 但她没有放弃,在身体承受的范围内拼尽全力。 随着她膝盖的康复,她的排名上升了,并重新获得了代表美国参加 2012 年奥运会代表队选拔赛的资格。
2012年在伦敦,她特地把自己的脸画得很美,自信地站在T台上,展现最美的自己。 伦敦的观众亲切地称她为“面容闪亮的战士”(Face)。 雅典熟悉的一幕又重演了:在跑完第一根接力棒后,接力棒以近10米的优势交给了队友,美国队再次夺得金牌!
从2004年雅典到2012年伦敦,两枚奥运金牌之间,有八年风风雨雨,从未放弃。 是她心中的冠军,带领她战胜病痛,走出低谷,重新站上领奖台。
//
说点题外话。 除了狂奔十几年,她还有着丰富的业余生活。 比如,她创办了两个NGO组织,分别叫“Test Me I'm Clean”和“ ”,都是针对运动员的反兴奋剂组织。 许多人认为运动员必须使用兴奋剂。 她希望改变这种观念,树立正面形象。 她还成为了美国反兴奋剂组织的形象大使。 尴尬的是,她所在的雅典接力金牌队的考克斯后来被发现在当年使用了兴奋剂,自己的冠军头衔被禁赛,但其他选手和全队的冠军资格却保留了下来。
手术后的休养期,训练量不能太大,加上太忙有点闲,就参加了全国运动员模特选拔大赛,获得了第一名。
图 | 2012 伦敦奥运会,Test Me I'm Clean 腕带
对于从来没有很努力工作过的我来说,很难想象多年来为一件事情全力以赴的感觉。 从小到大,似乎什么事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了,自己也没有那种非得当第一的强烈自尊心。
这个故事很励志,但还没有励志到让我改变自己。 我到现在都觉得,一个人十几年都在跟自己的跑步速度作斗争,这太不可思议了。 但她是一个可爱又可敬的人,说不定有些读者会受到她的启发呢? 所以把这篇文章翻过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