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国外休闲农业模式

日期: 2023-04-26 22:01:35|浏览: 441|编号: 1240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五种国外休闲农业模式

在呈现多层次创造性发展的农业大产业中,农业与旅游业如何混合搭配,其他产业要素又该如何融合?

以下是国外五大休闲农业模式:

国外5大创新模式

01 英国模式:旅游环保

英国是世界上农业旅游发展的先行国家。 一方面,高度发达的城镇化为农业旅游提供了巨大的目标市场。 另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催生了农业旅游。

1992年,英国共有农场景点186处,葡萄园81处,郊野公园209处,占英国人工景点的十分之一。 每个农家乐景点都为游客提供了参与乡村生产生活、体验农家风光氛围的机会。

虽然农业旅游的收入可能大于农业生产,但农业生产的主体地位并未削弱,农业旅游一直是农场经营多元化的一个方面。 各景区从农场经营规模、经营效率、市场需求特点出发,坚持小规模经营、民营化经营方向。

02 德国模式:功能性社会生活

19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在提倡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 主要形式有市民农场和休闲农场。

市民农场利用城市或附近地区的农田,并计划将小块土地出租给市民。 租户可以在农田上种植花草、蔬菜、果树等,也可以经营家庭农场。 通过个人修养,市民可以享受到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乐趣。 种植期间,绝对禁止使用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

休闲农场主要建在林区或草原上。 一些企业还将团队合作培训、创意培训等项目从公司封闭的会议室搬到了开阔的森林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 慕尼黑郊区因独具特色的“骑行疗养项目”和“绿化带项目”系列行动计划的实施,成为人们向往的休养地。

03荷兰模式:高科技赚外汇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家。 相对恶劣的农业条件促使荷兰不断创新农业,从而走上创意农业之路英国 农村 休闲农业,成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居世界第三位。

荷兰创意农业的科技含量世界领先。 在发达的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的基础上,集约化生产高附加值的温室作物和园艺作物,拥有完整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 荷兰的花卉产业世界闻名。 花卉产业发展战略以科技为核心,强调适度规模经营、高度集约化管理,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占领科技制高点。 荷兰创意农业创汇经济功能突出。 荷兰许多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西红柿、土豆、干洋葱等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蘑菇、乳制品、禽蛋和鲜花生产国。 世界花卉进出口贸易的67%来自荷兰。

04法国模式:环保

法国的农业非常发达,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其农业产量和产值均居欧洲首位。 在法国,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每个人都对农业有着天然的亲和力。 法国创意农业是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为主体的创意农业。 以大田作物为主,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农场生产,逐步减少小规模农场。

巴黎大区是法国第三大玉米产区英国 农村 休闲农业,也是水果、蔬菜和花卉的主要产区。 然而,巴黎的创意农业对城市食物供给的作用并不明显。 因此,巴黎的创意农业突破生产自给,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用农业将高速公路、工厂等污染区与居民隔离开来。 隔开,营造安静、干净的居住环境。 以农业作为城市景观,或种植居民需要的新鲜水果、蔬菜、花卉等产品,有的作为市民的运动休闲场所,有的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05 日本模式:多功能致富

针对日本农业面临的发展困境,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农业专家今村奈良光于1990年代首次提出“第六产业”概念,指出农产品可以通过三产融合。 增值,改变农业发展前景。 “第六产业”是日本目前大力推广的新型农业。

日本的创意农业以“多功能富集”为特点,大力发展生态、体验、休闲等农业功能。 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是创意农业的先驱。 该县因地制宜,将一些自己独有的东西打造成日本乃至世界名牌产品。

日本的创意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即东京地区、大阪地区和中京地区。 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生产为主。 主要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满足绿色环境需求。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