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要加快有序复工复产,浙江要这样做
因为疫情,农村休闲旅游也受到了冲击。 好久没有乡村清新的空气,美味的饭菜,安静的夜晚了。
3月3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印发通知,加快推进乡村休闲旅游行业有序复工复产,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的影响。 ' 收入。
农家乐、民宿、休闲农业等乡村休闲旅游业态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山”转型的重要路径,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点。 加快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复工复产,对于盘活乡村资源,激发乡村活力,助力“两进两回”,带动农村创业就业和农产品销售,促进乡村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各地迅速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支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复工复产。
简化企业复工流程
各地要切实简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复工复业手续,取消审批环节,实行备案制、承诺制和网上办理。 要组织农业农村(渔业)、卫生、文化、旅游等部门对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帮助有条件的经营主体复工复产。尽快解决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 阻碍。 要支持和帮助员工复工、做好招工工作,严禁设置卡口无故阻碍业务人员和游客进出。 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经营者掌握必要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知识和能力。 鼓励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村庄和景区开展统一组织游客、统一组织测温、统一发放防护用品、统一上门消毒等个性化服务。 要深化“三服务”活动,将农家乐、民宿等经营主体和乡村休闲旅游资源集聚村、景区、小镇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助力解困解困及时。
指导落实防疫措施
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快编制乡村休闲旅游复工复产指导手册和应急预案,指导复工经营主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乡村休闲旅游复工复产等各项防疫措施。场地消毒、人员测温、散餐,并配备必要的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防护用品。 加强在岗人员健康管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手册,实行“一进一码、一测一报”制度。 疫情防控期间,棋牌室、KTV等场所暂停开放,提倡户外游玩,防止人员聚集。 要采用成熟的智能控制手段,建立游客登记制度,实行购票实名制; 实行预约制接待游客,提前检查游客健康状况,适度控制游客流量。 要加强对防疫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抽查,发现问题要督促整改。
加强旅游资源推介
各地要利用电视台、报纸、广播等渠道,以及微信、微博、抖音等大流量平台,加强与驴妈妈、携程、途牛、马蜂窝等专业旅游平台的合作,增加地方特色。乡村休闲旅游资源 鼓励出台门票减免、食宿优惠等优惠措施,吸引城乡居民开展乡村休闲旅游。 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定期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抖音上发布精品景区线路。 要加强区域间合作,发挥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促进游客互流。 要利用农村优美独特的田园风光和生态宜居的资源禀赋,升级推出一批乡村康养旅游产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乡村康养旅游目的地。 要将符合条件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休闲旅游企业优先纳入工会休养接待范围,积极倡导安排机关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下乡休养,特别是为医护人员和他们的家人。 旅游体验。
为乡村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各地要突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重点村,组织开展乡村保洁美化推进行动,继续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落实乡村保洁制度,确保村内垃圾清扫干净。一次,厕所得到管理,污水不乱排放,村庄得到改善和升级。 村庄的面貌。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除鼠、蟑螂、蚊子、苍蝇等病媒滋生环境。 宣传普及健康卫生知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手册,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舍内外、舍前、舍后卫生。 同时,加强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洗手液等人性化服务,提高游客的舒适度。 结合春季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环境整治,让乡村风光更加整洁美丽。
加强农村治安管理
各地要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复工复产前要组织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符合经营条件和安全管理要求。 要加强乡村休闲旅游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日常抽查检测工作,特别是乡村采摘旅游产品的抽查检测工作。 严禁经营单位收购、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要积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经营者与相关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直供合作关系,利用“网上农博会”平台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和同城配送,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更好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确保政策落地
各地要加强财政资金统筹,完善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复工复产的奖补政策,允许农家乐休闲旅游专项资金用于补贴返乡职工和旅游者的保险费。扶贫专项资金支持具有扶贫功能的经营主体复工复产,将职工培训纳入农民培训计划,给予补助。 要加快资金支付进度,提高先行支付比例,有条件先行支付。 将乡村休闲旅游经营主体列为小微企业和旅游企业,在金融、金融、税费、用电等方面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要加强金融支持,开辟信贷绿色通道,尽快发放贷款,最大限度给予优惠利率,纳入贷款贴息范围。 在丽水等地推广政策性保险实践,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复工复产。 对相关经营主体租用国有资产经营性使用的,最大限度给予租金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