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日期: 2023-04-28 01:01:35|浏览: 466|编号: 1276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摘要】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方式。 陕西省杨凌地区作为休闲农业示范区,其成功经验体现在:制定休闲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休闲农业的功能,形成以农场集群为主体的发展模式。以休闲农业发展体系为载体,着力立体构建。 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在科学定位的前提下,长期坚持休闲农业的发展,特别要注重载体的创新选择和突出区域发展特色,丰富和确立休闲农业内涵功能。 完善的开发体系。

关键词:休闲农业; 发展模式; 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经济转型战略的推进,休闲农业成为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 为带动全国休闲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将部分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确定为示范区,以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位于陕西省的杨凌示范区,在休闲农业领域硕果累累,形成了具有“杨凌”特色的休闲农业经济模式。 杨凌地区休闲农业以现代特色农业为基础,以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支撑,以农场集群为支撑。 杨凌地区休闲农业依托各类农场建设,形成了集种植养殖休闲农业、采摘体验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为一体的多主题、立体化特色,进而集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绿色健康、休闲娱乐、文化沉浸。 一是极大丰富了休闲农业的内涵。 杨凌地区的休闲农业不仅为杨凌地区打造了一张独特的名片,也带动了杨凌地区各产业的经济发展,走上了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深入剖析陕西杨林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进而总结出对其他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

一、陕西杨凌休闲农业示范区成功经验分析

陕西杨凌的休闲农业因其成功经验众多,已成为全国示范。 其中,核心有三点:一是制定休闲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二是形成以农场集群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三是注重休闲农业发展体系立体构建。

一、制定休闲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早在10多年前,陕西杨凌地区就围绕“科技杨凌、人才杨凌、花园杨凌、富裕杨凌”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现代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特色农业,确立以集群为载体的现代农场休闲农业发展战略。

在杨凌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规划中,农业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融合。 因此,杨凌地区的休闲农业注重农产品加工、新型农业装备的使用和休闲农业配套服务建设。

为实现农场集群式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杨凌地区制定了《杨凌现代农场经济集群总体规划》,2015年至2017年重点建设30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农场,推动休闲农业发展。 目前,尚特美庄园、野猪林-刘氏庄园、华西园、盛源农场都已成为杨凌地区休闲农业的名片,吸引了大批游客和学习者。

可见,杨凌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并非决策者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可行方案,并长期坚持。 十年的坚持,铸就了今天的杨凌休闲农业示范区。

2、形成了以农场集群为基础的发展模式

杨凌地区休闲农业最大的特点是以现代农场集群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这些农场各具特色,使杨凌地区的休闲农业丰富多彩,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

Manor在杨凌地区,是一个充满欧洲农场特色的农场,向国人呈现出浓浓的欧陆风情。 庄园里,一望无际的牧场上种植着各种水果和蔬菜,包括草莓、葡萄、猕猴桃、花苗。 绿草如茵间,奶牛三三两两悠然漫步,也可为游客提供挤奶体验。 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可以饱览农家风光,体验种养经营的乐趣,还可以入住农家别墅,真正放松身心,度过一个休闲假期。

林科“移动”农场是一个充满现代农业科技信息的农场。 在林科的“流动”农场里,到处都是容器苗和容器果树。 这些容器都是可移动的,从而为您带来一个真正的移动农场。 主题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创意的科技产品,再加上各式各样的容器和移动种植方式,让林科的“移动”农场成为科技培训、科普教育、观光体验的重要休闲场所。

盛唐酒庄是以酒业为主题的农场,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展示理念。 在这个庄园里,你可以学习到葡萄种植、采摘、葡萄储藏、酿酒的各种技术和管理。

此外,更具代表性的农场还有:集种植、休闲观光、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华西园; 以东北风情为主题,集吃、住、观光、休闲采摘于一体的野猪林刘家庄园; 是一家专业从事果品种植、苗木培育、初加工及深加工、仓储物流的现代化龙头企业。 会城苹果园集种植、采摘、观光、科普、教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 拥有农业技术服务、新品种引种繁育 杨凌欢乐森林庄园是集生产、销售为一体,集生态养鸡、特种养鸡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养殖场。

三、注重休闲农业发展体系立体构建

杨凌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是一个立体工程,体现在产业维度、功能维度、空间维度、时间维度的全方位立体构建。

从产业看,杨凌地区的休闲农业并不是孤立发展的,而是兼顾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种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关系。

从功能上看,杨凌地区的休闲农业实现了观光休闲、果蔬采摘、文化体验、科技展示等多种功能,为来往游客提供休闲娱乐,实现了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文化和农业技术。

从空间上看,杨凌地区的休闲农业以农​​场为载体,30多个农场几乎实现了杨凌地区的空间全覆盖。

从时间上看,杨凌地区休闲农业全年都有活动,主题不断变化,如:“春游杨凌,体验健康生活”、“休闲农业科技城,绿色健康之旅”, “新农业、新生活、新梦想”、“吉祥暖冬,福载农科城”。

二、杨凌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启示

杨凌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其丰富经验也为其他地区休闲农业建设提供了借鉴。 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休闲农业对杨凌地区的启示:在科学定位的前提下坚持长期发展休闲农业,注重载体的创新选择和突出特色。应根据区域发展特点,丰富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功能,建立完善的发展体系。

一、在科学定位的前提下长期坚持发展休闲农业

本区休闲农业发展到什么程度、发展到什么水平是一个目标问题,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施方案休闲农业的功能,还要根据本区现有的农业经济水平和其他发展条件。

因此,首要问题是合理评估本地区自身情况,准确定位未来发展目标。 只有定位合理,充分立足本地区现有条件,才有可能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 过高、过大、超出本地区可承受的发展预期,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无法完成。

此外,休闲农业建设非一日之功,杨凌地区坚持了十几年。 因此,要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目标,必须有合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坚定不移地加以实施。 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休闲农业的预期目标才能实现。

2、注重载体创新选择,突出区域发展特色

在杨凌地区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现代农场集群”的发展战略。 农场形成了单元载体,30个农场共同组成的载体网络,促进了杨凌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 这些农场之间,既有相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特点。 它们相互支持、相得益彰,为休闲农业搭建了最坚实的发展平台。

在其他地区休闲农业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载体的选择。 这种选择不能照搬示范区模式,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该载体的选择应易于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也便于分解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任务。 这是各地休闲农业发展中值得决策者认真思考和努力的重要问题。

此外,发展休闲农业要突出区域特色。 杨凌地区已形成特色农场集群,其他地区也各具特色,亟待开发。 因此,在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区域特点,进行深度开发、包装和宣传,形成具有较大市场号召力的休闲农业品牌效应。

三、丰富休闲农业的内涵和功能,建立完整的发展体系

杨凌地区的休闲农业内涵十分丰富,功能十分多样,这就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休闲农业是否仅仅能够实现休闲?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休闲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农业经济,而休闲只是休闲农业最吸引人的卖点。 因此,发展休闲农业,必须丰富休闲农业的内涵,拓展休闲农业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休闲农业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显然,不同地区会对这一内涵和功能形成不同的解读,仍需适应地域特点。

根据区域特点定位休闲农业的功能后,分别实现,形成完整的休闲农业发展体系。 从杨凌地区看,休闲农业已成为具有休闲功能、娱乐功能、示范功能、市场功能等一系列功能的重要经济载体和农业科技载体。 在其他地区,也应建立这种多功能支撑的休闲农业体系,使休闲农业的效益发挥更大。

参考:

[1] 重庆市政府网. 重庆潼南区坚持农旅融合打造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区[J]. 南方农业, 2016, 1: 17.

[2] 夏玉慧.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典范——江西省快速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实录[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4: 50-53.

[3] 高金玉,姚俊强,王德峰,张继明. 建设国家宝鸡(扶风、梅县)休闲农业示范区的启示[J]. 两岸, 2014: 1-2.

[4] 潘经纬,姚亮. 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重庆市北府区绿色休闲旅游农业亮点[J]. 重庆市政府: 公众人物, 2016, 6: 86-87.

[5] 方月贤,叶建华.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推全区美丽乡村建设[J]. 中国乡镇企业, 2013, 7: 73-76.

[6] 赵尧. 基于旅游发展导向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设计研究——以贵港市合美潭塘农业示范区为例[J]. 江西建材, 2017, 14: 1-5.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