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品牌”唯美畅想观光休闲农业潜力无限

日期: 2023-05-02 07:00:51|浏览: 436|编号: 1333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生态品牌”唯美畅想观光休闲农业潜力无限

广西观光休闲农业潜力无限——

八桂村风光无限。 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我区享誉世界的灵山秀水和自然风光。 恭城桃花、龙脊梯田、阳朔山水、巴马长寿河,以及众多古村落民居,都是壮乡不可多得的瑰宝。 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功能,关键是要用好这些极其丰富的乡村特色旅游资源。

据统计,去年全区建成休闲农业景区、农家乐旅游点3020个,接待游客3600万人次,工业总收入超过148亿元。 前景十分喜人。

如何利用活“土”资源? 日前,广西特色乡村建设示范工作方案发布实施。 今年至2017年,我区计划重点抓好既有建筑就地化改造、新建建筑就地化引导、农村环境要素就地化改造,不搞“画”、“大楼”。 以拆建为基本原则,建设15个示范县、200个示范村,引领全区特色村落建设。

广西优良生态蕴含巨大价值——

石山翠绿,流水潺潺,白墙青瓦,瓜果飘香……深秋的田阳县纳曼镇鹿美村,依旧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国际生态旅游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

村党总支书记黄军告诉记者,项目的成功引进,主要得益于这里及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地貌。 “克服了上山砍树种芒果的冲动,村民们的观念早已从‘求温饱’转变为‘求环保’。”

一个好的生态值多少钱? 北京市2013年测算,全市1万平方公里土地农业有形增加值400多亿元,但无形生态服务价值超过8000亿元。 广西幅员辽阔,森林、水面、湿地众多,其中蕴含的生态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良好的生态需要不断的呵护。 目前,广西正在全区自然村开展“绿色乡村”创建活动,以“绿色环境、绿色建筑、绿色生产、绿色生活”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美化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村山林长青、水源不断。 清澈秀丽的田园风光常在。

广西民间农耕文化底蕴深厚——

壮族乡房的“杆栏式”建筑家喻户晓,“飞檐角马头墙”的瑶族民房特色鲜明; 高跷钓鱼等,都是怀旧的记忆载体; 庄乡“纳”文化在亚洲稻文化圈具有重要影响。

“山水”好卖,“文化”更好吃。 近年来,广西民族地区农村更加注重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建设地域文化名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2011年以来,全区共推进90个特色乡镇建设,目前大部分乡镇已通过自治区验收。

三大功能集于一网,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和经济“绿色增长”。 越来越多的八桂农民正在收获“绿色财富”,谱写更加精彩的“美丽”篇章。

这是一场“美丽”的长跑——

“清洁”启动,“生态”接力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向“宜居”跃进,向“幸福”奔跑;

这是一项“美丽”的事业——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艰苦奋斗,农村面貌发生了全面不可逆转的根本变化;

这是一场“美丽”的约会——

让“优美环境”、“甜蜜生活”、“和谐乡村”为村民走上小康之路。

始终怀着“行百里半九十”之心,勇敢探索中国乡村建设之路,“美丽广西”不止步,美好想象还在继续……

一村一案一蓝图

古色古香的古民居诉说着百年古村的历史与沧桑; 苍翠挺拔的古林,彰显着顽强向上的生命力…… 走进柳城县古寨仫佬乡大湖村,原始的民风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2012年,柳城县编制了古村落民俗风情旅游区规划,在保护中开发百年老屋、千年古树、万亩红枫。 在改善乡村“面貌”的过程中,建设的“工程师”和规划的“设计师”总是“齐头并进”。 两年后,这里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

然而,与古村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区仍有部分村落“只见新房不见新村”。 由于缺乏规划引导,部分农民盲目随意建房,污水管网未设计、同步建设,为美丽乡村建设埋下了一些艰难的“伏笔”。

其实,我区早在几年前就开展了集中整治村镇规划的行动。 目前,已编制1.1万个行政村和4.4万个自然村规划。 但从总体规划结果来看,区域间质量差距较大。 有的规划只有一两张图纸,不能真正指导乡村建设,增加了改善人居环境的成本和难度。 此外,还有约3200个行政村和60000个50户以上的村尚未规划。 同时,截至2013年底,广西仍有约82万间农村危房,计划到2020年完成改造,这些房屋如何规划建设也是一大挑战。

他山之石,可以借鉴。

浙江安吉2008年启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将全县187个村庄规划为“大村庄”。 整个安吉就是一个大风景区,每个村庄都是风景区,每个农民都是一幅小品,最终形成了“秀丽竹城、魅力小镇、美丽乡村”三级体系。

一村一案一蓝图,安吉的经验值得借鉴。 作为后开发区,广西如何赶超?

“管理机构的缺乏和技术人才的缺乏是我们面临的两道坎。”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处长彭新堂坦言。

在2000年前后的机构改革中,全区1127个乡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基本撤销。 虽然近两年有所恢复,但这些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

在崇左市,全市村镇规划建设站(所)平均每个乡只有1人左右。 一个人面对几十个上百个村,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突出。

“要打破城市规划人才下不去、本地人才用不上的体制束缚,建立乡村规划师制度。” 自治区农村办负责人建议。 他认为乡村规划者要懂农村、懂农民,知道农民需要什么,什么样的规划更适合农村。

“近日,住建部门印发方案,广西将构建‘县—乡—村委会—村’4级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实行农村规划建设许可制度,探索农村规划建设许可制度。建立乡村规划师与乡镇试点、乡村建设工匠牵头试点的衔接机制。” 彭新堂透露。

活动放弃“一阵风”

太阳能驱动,无需投入消毒剂。 污水净化后可直接排入农田,无二次污染。 由于采用了新的污水处理工艺,贵港市石卡镇东新屯700多户村民结束了世代将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的历史。

当地政府明确项目所在村负责后续管理,委托村代表全程参与设备的调试、维护和使用,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广西各地摒弃过去“一阵子活动,管理真空”的现象,不断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贵港市引入北控水务集团生态观光休闲农业,投资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收运设施,由企业运营,实现了全市三城区城乡垃圾收集全覆盖。

桂平、屏南、蒙山等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定期对城乡垃圾进行定点清运和处置,有效缓解了垃圾清运车短缺等问题。

共诚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承包给第三方公司。 公司与村里签订合同,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资金由政府补助和村民自筹共同解决。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设施建设是基础,长期管理维护是保障,村民受益是目标。

1970年代开始在韩国产生深远影响的“新村运动”,40%以上的资金来自社会捐助,成功实现了由民间主导、政府扶持到完全民间主导的转变。 这对广西进一步推进乡村建设很有启示意义。

鹿寨县在探索中提出,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可以尝试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谁享受,谁承担”的原则,引导农民或民间投资者自主投资现有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和自愿,实行联管、联营、联利。

作为企业经营者,北控水务(广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丹认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全依靠政府财政补贴是不合适的。 服务理念。

“我们可以探索建立按照现代管理制度运作的投融资主体。” 例如,周丹的想法是,设立新农村建设旅游发展基金,以市场化方式经营农村供水、污水处理、道路、路灯、农村住房等。 旅游项目的改造、规划、建设等,实现“一揽子”建设和主体经营。

一网三用

美丽乡村建设,广西潜力巨大,空间广阔。

优美的山水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广西的金字招牌,也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重要支撑。

“生态牌”怎么打?

“要把发展农业新功能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强调。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具有粮食安全、原料供应和就业增收等功能。 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三大功能正在悄然改变着农村生产。 生活方式。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