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晨跑(5-2)
早上起床看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夸奖自己,提前一周就知道了,正在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那么,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几天你可能都不能出去跑步了。 今天早上抓住最后一次机会,再次跑步。
与前两天的体能相比,身体略显疲倦,昨晚9点30分入睡。 感谢早日更新,我不用强迫自己写日更文章,也不用熬夜。
一旦你跑步,就会有新的每日更新主题,并且会持续出现与跑步相关的主题。 说是跟跑步有关,其实是对日常认知的回顾和练习。
比如在老年大学班练习示范步时,需要提臀迈步。 今天跑了6公里突然想到这个方法也可以让臀部停顿0.00001秒(我猜的)。
当一个运动刚刚开始发展时,它必须被放慢和分解。 对我来说,平时拖拖拉拉的走路,也不习惯翘臀走路。
要改变,要和以前的走路姿势不同,首先要用大脑思维机制中的 2来控制自己。 把它分解成练习。 练习多了,系统2自然会变成系统1,成为一种本能,一种直觉。 以后就不用刻意控制了。
所谓 1和 2的应用,灵感来自于阅读《思考,快与慢》一书。 翘臀迈步是高三示范班老师授课时的要求。 两者都可以在实践中使用。
因此,跑步不仅仅是一种跑步,更是一种对生活状态的回应。
今天的计划是跑6公里。 跑完第一个2公里的时候,我的身体还没有三天前第一次晨跑时全身各处的肌肉丰满有力。 但要知道,这正在打破你自己的忍耐力。 所以,鼓励自己先完成3公里的小目标吧。
跑了3公里,向前跑了一会儿,跑到固定的红绿灯处,开始折返。
当身体有点累的时候,用1公里的小目标再跑1公里来激励自己是很有效的。 我们不想去想遥远的目标,只想着眼前可以实现的目标。
5公里的小目标完成了,要不要让自己休息一下,步行完成最后的1公里?
突然,灵光一闪,我想到了翘臀再往前走。 瞬间感觉大腿更有力了跑步姿势分解app,小腿和膝盖的压力减轻了,感觉跑步速度也变快了。
果然,听app的播报,最后一公里是当天最好的成绩。
今天用到了keep、Apple Watch和咕咚三个跑步工具。 仍然会有一点不一致。 在最短的时间内保持广播我的 6 公里。
事实上,它们只是参考数据。 最重要的是,今天又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跑进小区后,碰到一个男同事,一天跑5公里,风雨无阻,也进了大门。 我热情地和他打招呼,不禁感叹:半年没见了,比上次见他小了整整一圈。 曾经浑圆的小肚腩完全消失了跑步姿势分解app,变得挺拔了。
他得意地说,他身边的同事王某、李某现在都下定决心要再跑了。
我好奇地问,视频里他们不是和刘某某一起跳舞吗? 他说他又换了,就是瘦不下来,但他还是觉得跑步挺好的。
的确,就人类的基因而言,人类是最持久的哺乳动物。 实验表明,人的耐力比马强。 提供耐力的线粒体位于肌肉中。
跑步,活动身体,激活我们擅长的耐力。 效果自然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