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努力打造绿水青山中的“运动休闲之城”| 特别关注
编者按:
2019年,省体育局启动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工作。 现在,这三年的工作正迎来重大考验。
目前,包括杭州市西湖区在内的全省共有17个县(市、区)通过技术评审,迎来终评验收。 本报陆续推出系列报道,走访17个县(市、区)创建工作,见证体育现代化建设如何成为我省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抓手现代化建设,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安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祥地。 也是国家级生态县和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 地处长三角几何位置的中心,生态资源十分丰富,秀丽的山水资源使这里与体育结缘。
近年来,安吉县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产业发展。 先后完成创建全省体育强县、全省首批“四个提升四覆盖”试点县、省体育休闲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获得“中国户外运动基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聚焦全民健身,提高群众身心健康
在安吉营盘山体育公园的广场上安吉休闲旅游,近千名广场舞爱好者跳动着青春与活力; 篮球场上,年轻人汗流浃背; 郁郁葱葱的美丽风景区正在上演。 “每天晚上,所有的体育馆都座无虚席,每天的接待能力都是几千人。” 安吉县递铺街道长乐社区党支部书记温兴元自豪地说。
与普通公园不同,公园还拥有众多体育设施,包括悬崖秋千、多彩滑梯等20项,是安吉全面加快体育场馆空间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吉先后出台了《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和《全民健身工作补助奖励办法》,按照3:3:4的比例,在县、乡、村建设体育设施。 同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体育场馆、体育旅游景区、体育休闲基地等建设运营,有序推进场馆低收费、不收费开放。 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100%,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达到80%。 全省率先推出新建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人均“室内0.1平方米+室外0.3平方米”模式。
据悉,安吉县现有室内体育场馆3500平方米,大型多功能全民健身活动中心3个,体育项目12项以上,省、市全民健身广场88个,省级多功能健身中心中心。 有运动场38个,省级小康体育促进村104个,省级公共体育馆18个,万平方米以上大型体育公园3个。 全县体育设施总面积已超过185万平方米,人均运动场地面积达到3.17平方米,实现了“十分钟”健身圈全覆盖。
加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体教结合
去年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安吉健儿大显身手。 他们9人参加决赛,获得1金2银2铜。 这些荣誉的背后,都离不开安吉体育中心(少体校)的努力。
目前,学校配备符合省高层次后备人才基地标准的专职教练员、专职科研人员16人,科研设备齐全。 体育项目9项,实际学员182人,资助率100%。 安吉县体育中心(小体校)连续四周期被评为“浙江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培养了包括世界冠军徐亚萍在内的一大批体育名将,为国家队、省队和高校输送了近百名优秀运动员。 已成为浙北地区培养世界冠军、全国冠军的重点体校。
近年来,安吉县以中小学和体育俱乐部为依托,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不断深化“体教结合”,积极创建体育人才培养基地。 建立了“以小体校为龙头、业余训练点为支撑、以县中小学为依托”的三级培训网络,形成了上下联动、点地结合的良好局面领域。 除了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安吉少年体校外,安吉昌硕高级中学、安吉实验初中、安吉第三小学也被列入浙江省体育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传统项目学校。
以体育融合为抓手 聚产业动能
“照片无法展示云上草原的美,只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它有多好玩!” 这是很多到过安吉云上草原的游客的感慨。
云上草原立足辽阔的风光和惊险刺激的极限运动,致力于打造以“春季登山、夏季夏季、秋季观星、冬季滑雪”为核心的高山四时度假新体验,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三-维度体验。 一站式旅游度假计划也是安吉近年来大力发展体旅融合产业、创新开发体旅融合产品的成果之一。
2020年,安吉将成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通过社会资本运作和政府资金跟进投入,安吉将持续推动体旅融合产业高质量发展。 先后建成了五峰山运动村、江南天池滑雪场、欢乐风暴水上乐园、主题公园、龙王溪高尔夫球场等一大批体旅一体化项目。 此外,安吉还积极顺应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体育与优质山水融合,大力发展漂流、滑雪、骑行、露营、徒步、越野等体育产品。 、户外拓展,辐射带动餐饮、民宿、健康。 健康养生、文化体验等多业态发展。
据安吉县文体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底,安吉累计吸收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综合性体育场馆设施超过100亿元,参与建设和管理体育设施400多个。 全县现有各类体育企业369家,其中,以上体育服务企业23家,以上体育生产企业27家安吉休闲旅游,以上体育批发零售企业22家。
制作人:郭碧文
审稿人:唐一红
体育报记者:卢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