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cadence跑步专用音乐faded完整版(新手应该追求180 cadence)
什么是180步和30厘米步幅,180步步幅对照表
提高步频,跑起来轻松无伤。
很多跑友都很关注步频这个数据。
因为步频的高低会影响很多方面,比如配速、步幅、跑步效率甚至心率等等。 而且跑步用的手机节拍器,步频的高低与跑伤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并且与体重、肌肉类型和更大的摄氧量等影响速度的因素相比,提高步频要容易得多。
那么什么是节奏?
步频(Beat Per)是指步行或跑步时每分钟的步数。 例如:1分钟内,左右脚各走150步,那么你的步频就是150步/分钟。 走180步,则步频为每分钟180步。
跑步速度可以用一个简单粗暴的公式来计算,速度=步频X步幅。 因此,如果您想提高步速,可以增加步频,增加步幅,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给定的速度下,您的步幅频率由您的步幅长度决定。 原因很简单。 同样的速度,你的步幅越大,需要的步数就越少。 因此,慢步频是步幅过长的一个指标。 其实对于初学者来说,两者必有其一弱,更多时候两者都弱,没有高步频和大步幅。
跑步是一项双脚在地面上不断切换的运动。 一旦开始跑步,身体向前的冲力会使身体的重心超出原来的重心,所以另一只脚必须向前跨出一步,以防止身体摔倒。 因此,向前运动是通过双脚的连续交替运动来实现的,而双脚开关频率的快慢,即步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跑步的效率。
1、步频180左右,跑步效率更高
每分钟180步的步频被认为是跑步的最佳步频。 这个数据的原始来源是,研究人员在研究1984年奥运会时发现,那些中长跑运动员的步频在每分钟180步左右,但在短跑的时候,步频会是增加到200倍。
事实上,亚洲跑者的步频普遍高于非洲精英运动员。 比如中国长跑名将孙英杰,步频可达200步甚至220步以上。 为了追求180的踏频,很多跑者还专门找了踏频节拍器来练习。
为什么是 180 步/分钟? 因为很多研究认为,当步频在每分钟180步左右时,双脚的效率会更接近车轮的效率,着地点也会更接近重心,跑步的效率和经济性会更高。大大改善。
可能有人会问,每分钟练190多步不是更快吗? 如果刻意提高步频(190以上),缩短步幅(1m左右),速度更快,虽然可以获得更小的垂直振幅和更好的机械效率。 但是,可能会有更高的心率爬升。
因为脚转得越快,下半身肌肉的参与就越多。 下肢肌肉受累越多,对血液的要求就越高,对心脏的压力就越大,心跳越快,心率就会越高。 跑步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精英运动员可以轻松达到每分钟 180 步,但初学者可能已经难以达到每分钟 160 步,因此提高步频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步频达到每分钟180步甚至更高,速度自然会提高。
对于初学者来说,刚开始跑步时,不要一味追求每分钟180步的步频,而是先找到跑步的节奏:心跳的节奏、呼吸的节奏、摆臂的节奏、迈腿的节奏等等。
限制步频提升的主要问题是呼吸,因为过快的步频会扰乱呼吸,打乱自己的节奏。 当你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适应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后,就可以逐步提高步频。
2. 180步频率比4%的速度提升更有效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将步频从每分钟 170 步提高到每分钟 180 步,那么第二最大耗氧量将减少 11%。
这项研究对跑步者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最大摄氧量是衡量一个人跑得快不快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一般来说最大摄氧量是很难达到的,所以对于中长跑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第二大在摄氧量下进行。 也就是说,能否保持次最大摄氧量是衡量一个中长跑运动员水平的重要标准。
根据上述研究的结论,如果步频增加到180步/分钟,那么第二最大耗氧量(相当于第二最大摄氧量)会下降11%,也就是说,增加步幅频率可以让你多出11%的空间跑到第二个最大耗氧量,这意味着你可以跑得更快更远。
该研究由新罕布什尔大学运动机能学教授蒂姆奎因领导。
他邀请了22名经验丰富的女大学生长跑运动员。 他们的平均步频为每分钟170步,5000米的平均时间为19分50秒。
他将这些女运动员分成两组,一组按照正常方式训练,另一组在跑步机上按照节拍器的节奏将步频提高到每分钟180步,然后在跑步机上按照180步进行追踪。 经常训练。
两组球员的训练内容是一样的。 在为期 10 天的训练期结束后,研究人员在跑步机上以 4 分 22 秒的配速测量了他们的次最大耗氧量和心率数据。
结果发现,步频提高到每分钟180步的组,与对照组相比,耗氧量降低了11%跑步用的手机节拍器,心率降低了5倍。
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都是女性中长跑运动员,但我相信它也适用于男性中长跑运动员。
那么次最大耗氧量减少 11% 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知道耐克4%鞋可以减少4%-5%的能量消耗,增加步频可以减少11%的能量消耗。 它还可以减少6.6%-7-7%的能源消耗。
所以,想要跑得快,提高步频真的很关键。 如果你的平均跑步配速是每分钟180步,你基本上就是一个成熟的跑者。 如果再加上超级跑鞋的加持,就能跑得更快。
3、步幅小,频率快,有效减少伤害
事实上,提高你的步频不仅能让你跑得更快更远,还能让你减少受伤。
下面我们来看看156步频和172步频落地重心的区别。
从力学角度看:跑步时,在同样的速度下,如果步频慢,说明步幅大,也就是跨步,跨步势必会导致重心投射的位置更远观点 。 此时小腿与地面呈锐角(受向后方向的摩擦力)。 步频越慢,步幅越大,小腿与地面的锐角越小,水平剪切力越大。
很多跑者为了提高速度会本能地加大步幅,但是步幅的增大很容易给肌肉和膝关节造成负担。 步频的增加可以减轻膝盖的紧张和压力,减少膝关节和肌肉受伤的机会。
同样的速度,高频率意味着小步幅。 小步幅缩短了飞行时间和改变落地角度,关节的压力会比大步幅小很多。 并且高频增加着地次数,更容易在跑步过程中调整和保持稳定的跑姿。
因此,初学者如果想提高速度,提高步频是比较容易和安全的方法。 从小步高频率开始,增加着地次数,可以减轻每次着地的压力,然后逐渐增加步幅,你会跑得越来越快。 初学者可以直接大步前进,大步幅冲击大,容易造成伤害,得不偿失。 因为步幅过大的缺点很明显:制动效果明显,支撑时间长,振动传递明显增加(容易伤膝、伤腰,甚至伤背部)。
所以,同样的速度,高步频更安全,受伤的概率也更低。
如果您的膝盖或脚踝曾经受伤,您应该缩短步幅并增加步频。 因此,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跑高手,都应该提高步频,减少步幅。
四、步频很重要,如何提高?
1.了解你的节奏
要想训练自己的步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现状。 使用手机跑步应用程序或运动手表进行低强度有氧慢跑。 跑步后,你基本上就会有关于你的步频的数据。
2. 每周每分钟提高 5 步
每周尝试增加每分钟5步,直到达到满意的步频并稳定下来。 在调整步频的初始阶段,很多跑者会觉得节奏被打乱了。 这个时候,没必要郁闷。 请记住,跑步是在寻找平衡。 步频、步长和呼吸相互配合。 在此前提下,慢慢增加步频,找到自己的节奏。
3.关注步伐和呼吸
提高步频属于变换动作的训练。 刚开始跑步时,我们习惯于以自己喜欢的步频和步幅跑步。 很随意,往往由天生的肌肉力量决定。
提高步幅频率,需要有意识地关注步幅,增加换腿频率,而不是整体速度。 另一个重要的点是你的呼吸。 呼吸分几步根据强度不同而不同,但是高频往往会让你的呼吸更紧凑,锻炼更多的心肺功能,而高频呼吸也需要锻炼。 一段时间后,习惯了高频率的跑步,稍微增加步幅,就能轻松提速。
4.要提高步频,离不开摆臂的加速
很多跑者为了跑步时的摆动而摆动手臂,并没有为跑步提供更多的帮助。 提高步频离不开摆臂的加速。 一旦摆臂加速,步频也会增加。 也有跑者跑到某一点手臂下垂,或者与步频不匹配,最终导致步频难以提升。
肘部弯曲90度,手臂在更高的位置摆动,会带动肩胛骨的运动,传递到骨盆,从而带动腿部。 踏频快的时候,摆臂位置比较高,踏频慢的时候,摆臂位置比较低。
5、借助外力:节拍器和主控器
在手机上下载一个节拍器软件,调到你需要达到的步频,按照节奏跑步。 在心里默默喊口号:121、121、121……可以看看表,用30秒内喊的次数计算频率,不断调整到理想的静音频率。
如果你身边有专家,可以请专家带领你跑步,调整你的步频和步长。 尤其是刚开始调整步频的时候,建议找高手和自己一起练习,帮助自己找到更好的节奏。
6.选择一首适合你节奏的歌曲
有的歌曲适合配速180,有的适合160,有的适合120,跟着音乐的节奏跑步也是一种锻炼方式。 当然,不能像京剧一样敲锣慢走,只能跟上节奏来锻炼身体。
7.加强力量训练
因为步频加快,脚着地的时间缩短,所以对相关部位的强度要求增加。 在进行一般的跑步力量训练时,要加强下半身的力量,使脚步落地的声音越来越轻柔; 加强你的脚踝力量和脚趾抓地力训练,使落地的瞬间稳定有力。
推荐给大家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下半身力量和节奏的运动——弓步跳:
参考:
1.
2. *** s.13228
新手追求180步频,步频175怎么提高到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