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慢后快”的跑步方法,让你“肉眼可见”的进步

日期: 2023-05-13 23:02:59|浏览: 405|编号: 1461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先慢后快”的跑步方法,让你“肉眼可见”的进步

有跑友问老王:因为平时工作忙,每次只能跑10公里。 这么固定的训练量,他怎么能让训练效果更好呢?

老王给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先慢后快”的方法。 这个方法其实很多大师都用过。

具体操作方法也很简单。 比如你每次跑10公里,那么前8-9公里就按照平时的配速,比如600配速。 最后1-2公里,可以逐渐增加配速15-30秒,比如增加配速到530。

也就是说,在跑步训练的最后阶段,适当增加负荷来完成这次训练。

无论是通常的短距离还是长距离(LSD)都可以加上这个方法。 在不增加训练次数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训练强度,时间的积累对整体跑步能力的提升会有明显的效果。

1.加快步伐

在跑步的最后阶段,跑者应根据自身能力适当提高配速,使心率突破巡航平均心率,并短时间保持较高水平的心率,有利于提高最大心率,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疲劳能力。

相当于做一次短距离间歇跑,对提高跑者的配速大有裨益。 尤其是对于有志于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者来说,可以防止后半段速度明显下降。 让你有更多的空间来保持既定的步伐。

2. 刺激心肺,提高耐力

前面主要阶段的慢跑锻炼的是有氧能力,最后加大配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入混氧或无氧状态,可以有效刺激心肺,因为加速后人体对氧气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训练跑步的方法,这打破了以前的心肺系统。 平衡,产生新的刺激训练跑步的方法,从而提高心肺自耐力。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上来就急。 二是量力而行。 注意自己身体的状态,及时做出调整。

3.锻炼肌肉力量

如果你一直以恒定的速度跑步,那么对肌肉的刺激一直都是相同的负荷。 你会发现,刚开始跑步的时候,跑完肌肉会酸痛一阵子,但是跑多了,肌肉就完全没问题了。 但如果你比以前多跑50%的距离,腿部肌肉又会感到酸痛。

“先慢后快”的跑法同上。 在最后阶段,对肌肉给予新的刺激,使肌肉以不同的强度来回运动,使其上快或慢下来。 一种锻炼,两种效果。

4.锻炼意志力

长跑除了平时的训练外,在比赛的后半段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 尤其是想要PB的时候,没有意志力,很容易失去速度,无法保持。 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增加训练的难度。 如果每次都跑的游刃有余,那么在游戏中遇到各种不适应的时候就很容易放弃。

在训练的最后阶段,任何人想要加快步伐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经过上半年的消耗,无论是体能还是状态都下降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兴奋调动起来,一个加速无疑是对意志力最大的考验和提升。

如果你能在训练中站起来,那么你在比赛中就会有信心,不会惊慌失措。

还要补充一点,最后的“加速”不是“冲刺”。 不是让你跑最后一段用力,而是适当加大配速,匀速跑完最后一段。

需要注意的是,“先慢后快”的训练方式更适合已经有一定跑步经验的跑者,在体能和心肺功能方面要有一定的基础。 如果您只是初学者,请以稳定的速度跑步,并保存此方法以备后用。 加多少也因人而异,可以先少加,以后逐渐加多。

你知道还有什么提高训练效果的方法吗?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