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大亨传记:“狠人”郁亮

日期: 2023-05-14 13:07:14|浏览: 410|编号: 1469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地产大亨传记:“狠人”郁亮

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郁亮又讲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9月25日,在郁亮最爱的云南抚仙湖畔,万科举办了一场“银河故事会”。 地产资本了解到,在会上,俞亮指出,“三条红线”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不亚于2012年的土地招拍挂制度,并表示,“所有今年开发商又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之前的一切都归零了。”

已经带领万科走上行业巅峰的郁亮,为何敢说“全归零”?

从楼市资本理论来看,这是因为郁亮隐忍低调的性格被大写了“狠”字; 正如现代职场决胜三大法则所说:“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成为房地产行业龙头万科的掌门人,俞亮显然擅长前两点。

部分

01

“狠”读

韩非子曾说:“将军必从军,丞相必从国。”

置业资本了解到,1965年出生的俞亮来自江苏苏州一个普通家庭。 他的母亲是一名工人,父亲是一名工程师。

或许是天赋的缘故,郁亮的理科成绩非常好。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时,他的数学成绩堪称满分。

读大学时,郁亮最喜欢的书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托弗》和威廉·曼彻斯特的《荣耀与梦想》——他对约翰·克里斯托弗的奋斗人生极为着迷; 《荣耀与梦想》所描绘的美国王朝历史,让他认为,一个从混沌中崛起的时代,才是凡人成就的最佳舞台。

80年代的深圳街头

那时,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充满了淘金的热忱、冒险精神和经济崛起的冲动。 一群梦想家和淘金者试图在蓝图上建立“乌托邦”。 而多次在报纸上看到深圳故事的于良,认定这就是他一直寻找的大展拳脚的舞台。

1988年大学毕业后,郁亮来到深圳,加入了深圳外贸集团公司。

部分

02

“狠”官

然而,余亮还没来得及大干一场郁亮跑步,他供职的外贸公司业务就萎缩了。

经过万科同学的推荐和厚厚的“商链模式”建议,郁亮于1990年成功加入万科,主要工作是证券和投资。

郁亮虽然为人低调干练,但很快就展现出了“狠官”的一面,豪爽得让人难以想象。

在万科才两年,郁亮就走进王石的办公室提出升职要求,并提出了详尽的分析和大胆的建议。 王石对他大加赞赏,郁亮成为万科第一任董事会秘书。

成为董事会秘书后,俞亮也迅速崭露头角:1993年5月28日,万科4500万股B股上市发行,共募集资金45135万港元,俞亮是其中一位领导人。

凭借这一资本优势,万科攻城掠地郁亮跑步,上海、深圳、北京、天津、青岛、沉阳等地的房地产项目遍地开花。 那是万科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代。

而此后每隔几年,郁亮就会主动出任“大官”:1993年,郁亮出任万科财务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1994年出任万科董事,1996年出任万科财务顾问。万科副总经理; 直到2001年担任万科总经理时,郁亮才36岁。

郁亮出任副总经理的背后有这样一个“笑话”:1994年的一天,郁亮来到王石的办公室,直接问他:“为什么我不是副总经理?” ”王石答道:“是啊,为什么?你还不是? 两年后,郁亮升任副总经理一职。

郁亮曾说,他个人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进入了正确的万科。

但从地产资本论的角度来看,或许万科也在庆幸郁亮这个豪放重臣带领万科走向了更高的发展。

部分

03

“无情”的改变

2001年,万科的销售额只有65亿元。 刚从高峰期出来,公司里山也很多。 许多万科人对此表示不满。 为什么会选中有金融背景、没有房地产专业知识的郁亮?

顶住多方压力,“狠人”郁亮直接喊出“千亿计划”——就连一向被外界视为冒险家的王石也来问郁亮:“是不是步骤太大? ”

于良没有动摇,直接将枪口对准了里面,开始了由内而外的变化。

1、人员管理:

2000年,万科为中海制定了“海盗行动”的招聘计划。 余亮亲自与他沟通,三年内吸引了近50名中海骨干加盟万科。

2007年,以“007工程”吸引跨国公司管理人才加盟万科。

2.行政管理:

着眼执行层面,郁亮制定了“7090战略”和“5986制度”; 其中,“5986制度”是指征地后5个月内开工,9个月内销售,首月80%的销售额,60%的产品为住宅。

如此快速周转的模式,不仅让万科在2008年实现了478.7亿元的销售额,还大大提升了市场份额。

3、资金管理:

凭借在金融领域的专业技能,郁亮筹集了六轮融资,用尽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方式,为万科的快速扩张补充了百亿资金。

郁亮在为万科注入并购、金融创新等基因时,也勾勒出郁亮版万科与王石独资时代的区别——从2004年开始,王石开始让万科去郁亮。

2004年(万科成立20周年)

很快,俞亮漂亮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2010年,万科销售额达到1081亿元,成为中国第一家突破千亿元的房地产企业。

楼市资本论感叹,至此,万科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部分

04

“猛烈”减肥

当然,郁亮不仅在工作上“狠”,在生活中也对自己“狠”。

身高1.71米的郁亮,曾经是个胖子。 他最胖的时候有80公斤。

房地产资本主义有意思的是,2009年某杂志刊登了一张他赤裸上身站在南极的照片,三言两语将大腹便便的郁亮形容为一个不太敬业的领导者。 之后,心烦意乱的余亮决定“狠狠”给自己减肥。

加入万科时,他用了两年时间将体重从75公斤减到64公斤。

郁亮主要靠跑步来减肥。 每次出差,他都会约万科当地公司的长跑协会第二天早上一起跑。

这一跑,郁亮坚持了10年。 就连这次在云南抚仙湖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俞亮还组织媒体在早上一起跑:一圈3.67Km,圈数随意。

到2011年,于亮已经成功减重14公斤,可谓言而有信。 之后,他又为时尚杂志拍了一组“运动型男”的写真,惊得不少人惊掉下巴,他的解释是“终于有这么好的身材了,就是想炫耀一下”。

在郁亮看来,只有能控制自己体重的人,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男人能戒烟,女人能减肥,据说最可怕。 因为这两类人都是意志力超强的物种,极度偏执,不达目的不罢休。 他们在潜意识层面与人们的欲望作斗争。

从地产资本论的角度看,在领导这样一家龙头地产公司的同时成功减肥的郁亮,确实是一个“狠人”。

部分

05

“悲观”

2017年6月,随着王石正式宣布退休,郁亮接任万科集团董事长,成为万科这艘巨轮的新掌舵人。

王石宣布退役,朋友圈配图是他和郁亮在珠峰脚下的合影

然而,当他逐渐走出王石耀眼的光环后,却露出了郁亮“狠”之外的另一面——悲观。

从楼市资本理论来看,郁亮的悲观情绪或许与其财务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为财务会计的保守主义原则。 不要高估资产,也不要低估负债。 也就是说:要充分考虑可能的损失,而对可能的收益视而不见。

置业资本注意到,这不是俞亮第一次呼吁行业拐点的到来。 早在2014年6月,郁亮就在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我国楼市进入“白银时代”》的文章。 基于此,万科制定了一个大方向:多留现金,少留地,为过冬做准备。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2015年五次降息加五次降准,房地产330新政于2015年3月30日出台。很快,深圳房价年年翻番,房价跨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该国普遍上涨了40-80%。

“少拿地”的万科手握千亿现金,眼看错失快速发展良机,股价承压。 低市值也引来“野蛮人”入场搅局,一度让公司发展陷入波涛汹涌的危机。

如今,距离万科进入郁亮时代已过去三年。 在此期间,万科不仅放弃了行业老大的地位,还从一家敢言、敢为天下先的企业转变为一家谨小慎微的企业。

从万科2020年发布的半年报来看,上半年,万科实现营业收入1463.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5.05% 和 5.6%。 值得注意的是,万科的销售额正在下滑。 上半年,万科合同销售额3204.8亿元,同比下降4%。

不能说这与以俞亮为首的万科管理层采取的“保守做法”无关。

所谓投资先投人。 2020年初以来,万科股价累计跌幅超过20%,动态市盈率不足7倍。 投资者用脚投票,可能是郁亮的“悲观”预期导致万科过于“保守”的打法,进而损害其成长性。

从楼市资本论来看,怀旧或遗憾,都抵挡不住时代的车轮。

大变革时期,俞亮或许需要更多的勇气去破局。 楼市资本论也期待郁亮带领万科重拾强劲上升势头,成为行业的灯塔。

- 你可能还想看 -

商务合作,请联系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