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休闲农场发展模式探索未来两大新趋势

日期: 2023-05-15 22:01:08|浏览: 486|编号: 1485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研究休闲农场发展模式探索未来两大新趋势

第一部分:国外休闲农场发展模式

从国外来看,休闲农场最早出现在欧洲,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855年,巴黎的贵族们有去乡下度假的习惯。 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和旅游协会”。 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休闲农场迅速发展,涌现出一批为游客提供登山、骑马、徒步、划船、农业体验等休闲服务的农场。 同时,他们还提供农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开创了全球休闲农业的先河。 之后,在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和日本也出现了提供类似商业服务的休闲农场。 一般来说,国外的休闲农场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日本模式:日本城市农场主要为游客提供农耕式休闲体验服务。 游客可在农田内进行插秧、收割、放牧、挤奶、捕鱼等农耕活动。 深受城市居民欢迎,开发了相当数量的游客。 .

韩国模式:韩国农场主要出现在一些大城市的周边地区,主要以“观光农场”和“周末农场”为主,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农耕体验、休闲娱乐等多种服务。 韩国政府为休闲农场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形成规模化的农业旅游经济。

美国模式:美国休闲农场主要利用郊区广阔的土地空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开设露营、垂钓、骑马等休闲娱乐服务。

法国模式:法国成立了休闲农业产业协会,在农村和城市周边的农场提供美食、观光、品酒等休闲娱乐活动。 休闲农业经济年产值超过700亿法郎。

德国模式:德国城市周边及远郊大量“度假农场”,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场度假服务。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农家生活,还可以近距离接触人与自然,领略乡间独有的田园风光。 超过1/2的游客逗留一周以上,60%以上的游客每年来休闲农场2-3次。

第二部分:我国休闲农场的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市场逐步形成并快速发展,休闲农庄的数量和规模也显着扩大,形成了以下几种共同的发展模式。

北京模式:北京模式主要是通过更加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和场所、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娱乐活动、具有教育意义的休闲农业体验,多方面满足居民休闲度假的需求。 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朝阳区政府提出《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1996年,北京将观光农业纳入全市农业发展六大重点产业。 目前北京比较有代表性的休闲农场有“小汤山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锦绣中华农业科技展示馆”、“庞各庄西瓜采摘园”、“妙峰山樱桃园”等。为游客提供农业观光、农业体验等休闲娱乐项目。 此外,北京还打造了密云瑶桥峪村、怀柔神堂峪村、昌平朴萨路村等民俗文化旅游村,为游客提供吃、住、游、娱等一站式休闲旅游服务。

上海模式:上海主要通过休闲农庄、观光农庄吸引城市居民参观、体验、购物、游玩。 目前上海休闲农场比较有代表性: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主要提供农业科技展示、果园采摘体验、观光游览等服务; 崇明岛绿色农业生态园,主要提供农耕体验、观光游览、农家乐等服务内容; 康登园艺农场、中国花卉培训基地以花卉为主,提供园艺、观赏、休闲旅游; 松江菜园打造田园景观游和绿色蔬菜销售,吸引了大批游客。

广州模式:以参与、体验、采购为主题,依托农、林、果等休闲农业资源,开展采摘、品尝、观光等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和文件休闲农业市场规模,鼓励和支持休闲农场的发展。 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农场有以下几种类型:顺德陈村花卉世界开展以花卉为主体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 番禺百万葵园主要提供农业观光、休闲、采摘娱乐项目; 农业大观园是现代农业综合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此外休闲农业市场规模,番禺恒驰度假农场还为游客提供住宿、美食、观光和休闲旅游项目。

成都“农家乐”模式:成都“农家乐”主要依托环城农村的人文自然资源开发休闲农庄,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周末休闲度假服务。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郫县友爱乡农科村,依托当地花卉、盆景、苗木生产资源,开发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果园休闲农庄,如龙泉驿书房村的桃园、梨园,为游客提供采摘、旅游、水果销售等服务; 自然风景区的酒店类型,如都江堰、青城山等风景名胜区的乡村开发的乡村酒店。

第三部分:我国休闲农场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休闲农场融合了国外休闲农场、主题公园、露营地、园林、微型度假村等多种业态,是我国的特色产业。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教育与养老一体化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1 农业+教育

大量实践证明,开发建设农业科普教育科研基地是加强我国农业科普教育和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越来越受到小学有关部门的重视。和中学,受到亲子游家庭观众的青睐。 因此,“农业+教育”是未来休闲农场的发展趋势。 农业科普教育基地是利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动植物、乡村生活、文化等资源,设计体验活动,以农业科技、知识普及的形式完成的休闲农业基地。休闲和放松的心态。 主要服务于对农业知识、科学自然知识感兴趣的儿童、青少年学生、城市游客,兼顾知识传播和休闲娱乐的双重功能。 科普教育主题休闲农场根据其内部景区教育主题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德育与乡土教育、文化艺术展示、动植物认知展示、素质拓展等。 以德育和乡村文化教育为主题,如乡村历史文化、古代农机具展示、特色产品展示、农事作业、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徒步旅行、团队探险等。主题是地方文化艺术教育。 如美术作品展示、插花、压花、编织、陶艺、根雕、异石、瓜果雕刻、观赏鱼缸设计、住宅设计装修等。以生物认知和技能训练教育为主题,包括对各种动植物的认知和户外拓展训练。

2 农业+养老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农业+养老”将成为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模式和发展方向。 “康养农场”将以养生休闲度假为主,发展休闲农业、养生娱乐、医疗服务、养生度假等功能。 首先,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房屋在度假屋的规划上相对灵活,配备了老年人需要的生活设施,定期或不定期出租给城市中想要养老的老年人。他们的健康和休假。 其次,提供耕地租赁体验,储备部分农用地,按需出租耕地,对有耕作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三是开展参观、采果等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此外,还可以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为有需要的老人制定养生食谱。

作者丨刘志华、田一辉、关海燕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综合服务平台

中农大学农业规划设计院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