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腿痛? 这可不是小问题!
很多热爱跑步的朋友应该都会面临一个情况——在跑步一段时间后,身体开始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膝关节疼痛、膝外侧痛、腘窝痛、脚踝痛等等。
腿痛的原因有很多。 除了拉伸之外,地面太硬、落地动作不正确以及缺乏缓冲等,都可能导致小腿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导致小腿疼痛。 如果不是以上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跑步运动量增加过快。
过快增加运动量会导致小腿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肌肉会持续受累,导致小腿胫腓骨膜撕裂,骨膜和骨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或出血,骨膜增生。 这种小腿疼痛称为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严重者小腿内侧或踝关节以上局部肿胀,皮肤有烧灼感,踢腿无力,剧烈疼痛,行走困难。
1.强度太大
要知道跑步时我们的腿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身体的重量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腿部。 时间一长,我们的腿就很容易受伤。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跑的时间太长太快,冲击力太大,腿就会疼。
2.腿部肌肉无力
其实我们在跑步的时候,大部分的冲击力是作用在腿上的,而这些冲击力大部分都被肌肉吸收了。 如果我们的肌肉不强壮,更多的冲击力就会作用在大腿骨和小腿骨上,造成疼痛。
3.乳酸堆积,肌肉损伤
另一种可能是我们在长时间跑步的时候,无氧呼吸的比例比较大,从而产生乳酸,导致腿部疼痛,而在跑步的时候,我们的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受到的冲击过大。 发生了很大的破坏。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我们的大腿和小腿疼痛。 通常,这种疼痛发生在跑步后的第二天。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冷敷缓解
当我们使用冰块时,它会刺激附近的血管收缩,从而减少新陈代谢,减少受伤组织的肿胀,减轻组织炎症,减轻疼痛。 跑步后可以马上冰敷,用冰袋在酸痛处敷12-15分钟每天跑步小腿疼,超过12小时需要用热毛巾。
按摩缓解
肌肉按摩可用于腿部酸痛。 按摩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利用外力有效缓解肌肉紧张,让新鲜血液带走肌肉中多余的乳酸,从而减轻跑步腿部的酸痛感。 可以在痛处擦红花油,按摩时注意顺着肌肉线条,不要推到关节处,否则会加深受伤的机会。
降低跑步强度
对于突然加大运动量的跑者每天跑步小腿疼,如果出现腿痛,可以先降低训练强度,改善腿部软组织,增加核心力量。 当跑步腿痛的症状消失后,可以通过走跑相结合的方式慢慢增加跑步强度。
症状缓解后,可以进行一些替代运动,有利于伤势的快速恢复。 最好的替代运动是游泳和骑自行车,减少腿部的重量。 它们可以锻炼心肺功能和耐力,帮助跑者在伤病期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伤病并不可怕,糟糕的运动习惯更可怕。 因此,跑步者在锻炼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 如果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