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应该总是女性俚语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国队排名第四,无缘一枚奖牌。 赛后,先出场的“洪荒少女”傅园慧蹲在地上。 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被队友扶起,双手却轻轻捂住腹部,身体不由得微微弯曲。
记者:“你现在肚子疼吗?”
傅园慧:“是啊,因为我昨天来例假了,所以还是觉得有点累,很累,但不是这个原因,是我没游好。”
傅园慧只是把月经期当成普通但又无法避免的不便。 由此,很多人都知道生理期可以带着卫生棉条游泳,在公众场合说出生理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据统计,女性一生大约要经历450次月经,相当于2500多天。 在这2500多天里,女性必须要有经期产品的贴心陪伴。
过去,亲密的伙伴往往是卫生巾; 现在,它也可以是卫生棉条、月经裤和月经杯。
事实上,它们比卫生巾更古老
与我们认知顺序不同的是,真正用胶条固定的卫生巾其实是1969年就推出的,卫生棉条和月经杯早在30年代就已经发明,而月经裤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一个保护性的1960 年代的衬裙。
这些看似时髦的选择,原则上并不难实现。 这些卫生巾代用品在现代的重新流行,更象征着观念的解放和女性对自己身体的关注。
▲《我的心跳》剧照。
内置月经产品
卫生棉条是插入阴道以吸收经血的棉质圆柱体。 与卫生巾相比,它体积更小、携带更方便女性日常活动。
受形状、使用方式和社会观念的制约,棉条总会输在起跑线上,但它的步伐却在不断加快。
在我国女性卫生用品中,卫生棉条占比不到1%,但据智研咨询统计,2013年至2018年,我国卫生棉条销售额从6700万元快速增长至4.08亿元,其中1.8至24岁人群——老年女性消费群体增长迅速。
宝洁旗下棉条品牌已三度进入中国市场。 第一次是1989年,第二次是1999年,但都因当时的整体社会观念而退出; 2017年1月16日,《归来》,除天猫、京东外,还进军线下渠道; 2019年10月,女艺人张子枫代言。
就像两次离开的原因一样,“不敢用”和“不能用”仍然是大多数女性对卫生棉条望而却步的原因。
本地卫生棉条品牌“”是由性科普节目《硬糖视频》出品。 它家的主打卫生棉条是长导管卫生棉条——绿色手柄的小卫生棉条,对新手比较友好。
▲ 棉条。
以硬糖视频科普为背景,主要品牌核心是:
我们希望通过卫生棉条产品,鼓励女性主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对经期羞耻说不。 最终目的是回归普及性教育的初衷,让产品与内容和谐相处。
一方面,“硬糖视频”将继续承担性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责任; 另一方面,会在导尿管、棉芯、包装等方面进行差异化设计,使其更适合国内女性,比如“小绿柄棉条”就采用了更细长的导尿管,新手更容易上手使用。
齐佳第一次用卫生棉条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在参考了几个视频和帖子后,他第一次成功了,没有任何不适。 甚至可以说非常好:
卫生棉条和卫生巾的使用真的很不一样,因为卫生棉条是放在身体里的经期不能跑步吗,使用者感觉不到经血流出的感觉。 同时,皮肤不需要长时间接触沾有经血的卫生巾,比卫生巾舒适多了。
▲日本脑洞喜剧《生理酱》剧照。
然而,卫生棉条的不灵敏性有时会让齐家忘记及时更换,更换卫生棉条需要6个多小时; 当第二天或第三天的月经量比较多时,有时经血会突然流出,所以她选择交替使用卫生巾和卫生棉条。
许多女性对卫生棉条最大的担忧是它们是否会损坏处女膜。 处女膜的医学名称是阴道瓣膜,大多数都有一个圆形开口,经血从中流过。 卫生棉条通过开口不是问题,也不会损坏阴道瓣。 而且,身体只属于自己,没有必要被传统观念绑架。
▲ 1990年银条广告。
不过,卫生棉条可能存在TSS(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的风险,但在现代却非常罕见。 选择合适的吸收型号,一次使用不超过8小时,一般可以避免。
月经杯和卫生棉条一样,是插入体内的经期产品。
它是由无毒、低过敏性和抗菌医用级硅胶制成的杯子。 它被插入阴道以在月经期间收集经血。 它可以放置在体内长达 12 小时。 每天取出1-2次。 倒出经血,注意消毒清洁,可反复使用长达10年。
▲ 月经杯折叠捏法。 图片来自:茹丽
月经杯可能没有卫生棉条那么受欢迎,但是一旦掌握了操作方法,放在体内也是无意义的,而且月经杯不会让经血和氧气接触产生难闻的气味,也不会像卫生巾一样闷热,容易滋生细菌。
值得一提的是,旧金山的Loon Lab推出了全球首款智能月经杯,它由传感器、电池和蓝牙天线三部分组成。 传感器可以感知液体的量和颜色,并将数据实时传输到移动终端。 帮助女性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吸汗防漏经期裤
即使用惯卫生棉条或月经杯的人说都好,新手也很难心存恐惧将这些“异物”放入阴道。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关注身体的这个部位,也不敢去接触和了解,甚至不知道经血和尿液是用两条通道的。
如果您对月经杯和卫生棉条感兴趣,请尝试一下,如果您不感兴趣,请不要勉强自己。 知道了棉条的优缺点,齐家还是极力推荐棉条:
使用卫生棉条后,我觉得我更了解自己的身体。
吸汗防漏经期裤
从形状上来说,类似普通内衣的月经裤可能比卫生棉条和月经杯更容易被接受。
月经裤不是“睡衣裤”等一次性裤型卫生巾,而是采用多层提裆技术的可重复使用的功能性内衣。 视经血量而定),使用寿命约2-3年。
月经裤的裤裆由至少3层功能性面料组成。 第一层瞬间吸收,抑菌除臭; 第二层吸附力强,气味清新; 第三层可防止渗漏、吸湿排汗且透气。
▲ 经期裤的吸收性能。 图片来自:茹丽
据 Vogue 报道,到 2026 年,全球经期防护内衣市场预计将达到 13 亿美元。美国 Thinx、加拿大 Knix 和澳大利亚是知名品牌。 与国外月经防护服市场的饱和相比,国内市场还比较空缺。
2020年8月,内衣品牌“内外”推出国内首款科技型生理裤产品“PRO Very Pants”。
“如丽”是中国第一家科技经期裤品牌,主打经期科技和功能性服饰。 它的名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帮助女性解除经期带来的烦躁和烦恼。
半裹臀款、平角款、易脱款、黑科技款、云朵感经期裤……这些款式为了满足女性在不同月经期和生活场景交叉时的特殊需求而细分,比如经期健身、跑步、搭配贴身的衣服,同时探索消费者对不同风格的接受程度。
▲「如离」拆解方便。
如丽创始人EMMA告诉爱范儿:
未来除了拓展月经期场景外,还将拓展差异化运动无缝内衣、旅行速干内衣、速干运动背心、防撞吊带等功能性服饰,减少月经期换衣需求更多场景切换,让出行更舒心。 方便快捷。
真的不会漏吗? 这是消费者对月经裤最好奇的地方。
▲月经裤使用场景。
一般来说,经期裤的承载量是足够的,但当经血量较多时,最好搭配卫生棉条、卫生巾、月经杯一起使用。 也适用于产后漏尿等非经期场景。
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在今年6月推出了“Stay in Play”月经护腿。
“Stay in Play”——阿迪达斯专为每一位想在月经期间继续锻炼的女性而设计。
但“Stay in Play”的设计更侧重于运动性能而非吸收性,它只是提供了一层额外的防漏保护,仍然需要与卫生棉条或护垫一起佩戴。
虽然经期细分品类众多,但我们不能忽视经期贫困的存在,下沉市场仍以“散装卫生巾”和“贴牌卫生巾”为主。
事实上,卫生巾的原材料成本并不高,真正导致卫生巾价格高的是营销流程和分销网络。 高端产品线意味着更好的材料、外观和质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低端产品线不符合产品标准。
在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卫生巾市场,“实用”和“规模”依然是关键词。
如何更好地满足女性的需求?
谈到卫生巾以外的经期用品,难免会有概念和功能上的争议,比如“这个真的有用吗?” “这不适合未婚女性吗?”
多了解,多经历,而不是忙于追问,或许是更好的化解纷争的方式。
▲ 末路狂花剧照。
同样,当我们看到一款服务于女性需求的产品时,首先应该判断它是否符合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被传统观念所局限,先入为主地去反驳。 女性玩具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国内文艺品味品牌创始人南麒麟在刚入行时发现,从业者默认性感产品的主要受众是四十岁左右的女性,她们常说“三十如狼,四十如狼”。老虎”。 出来的详情页也像色情网站一样,极力玩弄边缘。
▲“猫爪”。
而且当时的淘宝数据显示,情趣用品的主要购买者是男性,即使是女性玩具,男性购买者也超过了70%。
“我觉得趋势不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一开始,我把自己定位为高学历学生和女性白领,年龄在18-30岁之间。” 南麒麟告诉爱范儿。
目前超过70%的用户是18-26岁的女性,她们对产品要求高,有一个方面不好会给差评,但也愿意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改进建议。 当需求出现冲突时,南麒麟选择先做外观,再想方设法降低声音,提升品质:
“只是在功能上,情趣用品有差异,但差异不会太大,9.9包邮的产品都是一样的。而高质量的自慰或性生活需要全方位的体验,从打开包装,声音、视觉、触觉,各方面都很好。”
▲《窃喜》。
然而,一些以女性需求为出发点的品牌,却未能避免皱眉、混淆的行为。
主打“舒适好穿”的无尺码内衣品牌Ubras找来脱口秀演员李诞代言。 在文案中,“让女性轻松躺下赢取职场的装备”遭到了众多网友的反对和批评。 “躺赢”全称“躺赢”,意思是什么都不做也能赢。 一名男子公开表示,内衣让女性在职场“躺赢”,太容易让人联想到职场性骚扰和潜规则。
苏菲的“暖暖卫生巾”也让人哭笑不得。 它的初衷是暖小腹,但在实际使用中,不一定能贴在小腹上,反而会导致敏感部位发热、发痒,血腥味会更明显。 有博主亲自评价后,给了一个贴切的比喻——“行走的毛血”。
▲B站UP@小兔宝宝。
女性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产品是否到位是很难伪造的。 品牌应该更加了解他们的产品服务于谁。
保留“她”,见“她”
女性购买卫生巾时,店员往往用黑色塑料袋包裹; 女性在公共场所取出包里的卫生巾前,可先留意附近是否有男性; 你“那个”先来哦,天哪,这是一种关于月经期的交流方式。
▲《想见你》截图。
正如这些熟悉的生活场景所暗示的那样,尽管很多产品已经满足了女性作为生理性别的需求,但由于某种社会潜意识的存在,我们仍然不能大方地谈论它们。
致力于性教育的卫生棉条商家依然选择私下配送,也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私产是因为我们觉得需要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拒绝经期的耻辱并不冲突,完全打破经期的耻辱还需要时间。在此之前,作为品牌,我们还是需要考虑用户。”
同样,卫生巾广告中的液体往往是蓝色的,营销中很少见到月经的红色。 红色垫子第一次出现在广告中是在 2014 年——距现在仅七年。
▲经期红。
2020年10月,国际色彩标准组织与瑞士卫浴品牌合作,设计了名为“月经红( Red)”的全新色号,表达自信、积极和冒险精神,让女性以生活为荣你与生俱来的活力。
是的,它只是一种颜色。 当它最终暴露在世人的目光中时,依然能简单有力地传达出这样的理念:月经本来就是红色的,月经本无忌讳。
2016年,英国卫生巾品牌做了一个“滴血”的广告。 它并没有着眼于月经本身,而是展现了女孩在运动中粗糙的伤疤和血迹,包括芭蕾舞、拳击、登山等,表达了这样一个主题:
没有血能阻止我们。 不要让你阻止你。
▲ 广告。
看到“血战”的姑娘们,应该是看得出来这般矫健的姿态吧。 值得肯定的是少女力本身,不是月经可以阻止的,也不是其他因素可以阻止的。
尽管我们希望每个人的经期都像宣传的那样舒适,甚至像宣传的那样灵活,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许多女性在经期都会受苦。
当“她经济”兴起,迎合女性消费者成为趋势,“踩雷”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在提出满足女性需求的解决方案之前,必须对女性的痛苦产生同理心。
▲《伦敦生活》截图。
英剧《伦敦生活》第二季第三集中,一位58岁的职场女性对33岁的女主角说:
女人的痛是与生俱来的,是我们生理上注定要承受的罪恶经期不能跑步吗,姨妈痛、乳痛、产痛……当你终于可以接受的时候,更年期终于来了,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事情虽然是真的骨盆会塌陷,即使你变得很娇嫩,也不会有人取笑你,但你是自由的,你不再是生殖机器,只是一个单纯的女白领。
当我们谈论“无性别”时,我们也想缩小两性之间的差距,寻求两性之间的共性。 “无性别”绝对不是说看不到“她”,而是“她的需求”不再是眨眼和掩饰。 不再需要和一些过时的观念和狭隘的观念挂钩。 女人天生有痛,但不应成为阻碍。
▲《少女的反义词是什么》截图。
新锐内衣品牌“”的一则广告“女孩的反义词是什么”启发了我。 女人的反义词不是男人,没有一种学说可以一概而论。 我们需要看到具体的人、具体的问题和具体的需求。
“啊,月经期”的反义词是“是的,月经期”,能有这样的变化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