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早上坚持慢跑半小时,另一个人晚上坚持步行一个小时,结果如何?

日期: 2023-05-17 12:02:06|浏览: 414|编号: 1504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一个人早上坚持慢跑半小时,另一个人晚上坚持步行一个小时,结果如何?

说到运动,很多人都会想到跑步或者步行。 这两项运动都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对任何一个群体都没有太多的限制。 长期坚持,可以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好处。

如何选择取决于个人的想法和身体条件。 有些人会很好奇,想知道坚持跑步和走路哪个对身体更好?

从两个不同的案例中,或许可以得知答案:

秦先生今年35岁。 从25岁开始,他就有了锻炼的习惯。 他一直坚持早起,早上跑半小时。 他每天6:30准时起床。 跑步后,他为自己准备早餐。

可以说他的生活还是很有规律的,很少熬夜,按时就寝。 但实际上,在25岁之前,秦先生的生活方式非常糟糕,不喜欢运动。

直到查出轻度糖尿病,而他的母亲患有糖尿病,医生才告诉秦先生,如果不想病情加重,就得及时治疗。 虽然还是初期,但是血糖比较容易控制,所以暂时不要用。 吃药,只要通过日常调理可以改善即可。

秦先生听了医生的话,自己查了很多资料。 知道利害关系后,他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以前,他基本上每天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他还喜欢喝碳酸饮料,饮食也不合理,没有规律的作息。

很重要的一点是,懒于运动最终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再加上遗传因素,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更快。 考虑到遗传因素,秦先生也坚定了调整生活方式的信念。

所以,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坚持晨跑,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0年。 身体上发现的变化,也让秦老师更加坚定了继续晨跑的决心。

坚持晨跑半年之后,他的血糖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医生也说秦先生做得很好。 可以看出,他前期坚持每周3次左右监测血糖,日常饮食也经过专门研究。 从他的血糖记录本上就可以查到。

医生还说,他会把自己的血糖记录本分享给学生或患者,让他们向秦老师学习。 坚持晨跑后,秦先生不仅血糖稳定,体质也有所提升。 他很少出现感冒、咳嗽、发烧等问题。

而且,秦老爷子发现自己的状态还不错,精神状态也不错,尤其是老是被表扬的时候。 他今年35岁,看起来像个20多岁的年轻人。

姚伯伯今年70岁了。 从前年开始,他就一直在晚饭后散步一个小时。 他也受到他的朋友的影响。 他听其他老朋友讨论他每天走多少步。

每天都能走在第一位的人,会觉得很自豪。 看着他们热烈的讨论,姚伯也渐渐的有些兴奋起来。 他一开始没放在心上,但听多了,难免想不出主意。

于是,他也开始了夜间散步。 这一个小时,大叔巴不得自己能走两万步到三万步,这样他微信步数也能排第一,好炫耀一下。

我刚刚开始走路,所以我可以比他们更好。 就这样,姚伯伯每天走的路都很多,而且经常排在第一位,一直到现在都是这样。

不过,儿子早就跟姚叔叔说过,走路可不像他这么随便,而且这样的走路方式不会给身体带来好处,反而会摆脱一些毛病。

姚伯伯不听劝说每天早上跑步一小时,说他身边很多老人都是这样走路的,他也没看出他们有什么不妥,但其实姚伯伯并不知道其他小伙伴不是这样走路的一次执行许多步骤。

就是逐渐增加走路的步数,走路的时候虽然也会数步数,但是不要太用力,不舒服了就会调整。

不像姚伯伯那样一味的追求步数,而忽略了身体的一些变化。 很久以前,姚伯伯走路就感觉腿脚疼,尤其是膝盖疼的更明显,不过休息一下就会缓解。

不仅如此每天早上跑步一小时,有时候,姚伯伯在散步之后,会感觉心跳明显加快,心脏仿佛要跳出来,还伴随着头晕。 这些表现,其实都是他身体发出的信号,说明姚爷爷运动量太大了。

最近,姚伯伯的膝关节越来越不舒服,心跳也渐渐不正常,有一段时间没有走路了。

儿子听说后,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姚伯伯的膝关节已经严重受损,再这样下去,膝盖可能就要报废了。

此外,还发现姚伯伯的血糖有些波动,但姚伯伯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医生听说姚伯伯每天要走一万多步,很是无奈。 他说,老人不要太挑剔步数太多,反而容易伤身体。

以秦先生和姚伯伯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晨跑半小时,还是夜走一个小时,其实都会有些利弊。 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合理地锻炼。 最好不要像姚叔叔那样运动。 不能盲目,也不能操之过急。 合理正确的锻炼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