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抓手:美丽休闲乡村
农村要振兴工业,就必须振兴
//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农村部继续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评估工作。 12年后,美丽休闲乡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和抓手。
2010年以来,全国大部分省(市、市、自治区)确定了近1500个“美丽休闲乡村”。 这是多年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入利用农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建设、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等功能是推动新城融合乡村农业和休闲旅游,乃至农村三产融合的重要举措。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以行政村为主体,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升级中应具有鲜明的优势、完善的服务设施、良好的民俗风情、明显的品牌效应。
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地方文化、民俗风情、人居环境等优势,探索新功能新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搭建新平台新格局载体,转型升级乡村休闲旅游 旅居产业功能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利益联结机制紧密,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相
2010年以来的12年,“美丽休闲乡村”的定义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2010-2013 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每年定义的“美丽休闲乡村”涉及的区域和村庄数量不变,增长率为0。定义初期,标准维度小,最终村庄数量选择相对有限。 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政府对所辖村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2014-2018年均匀生长期
2014年以来,定义为“美丽休闲乡村”的数量较初期大幅增加,至2018年呈均速增长态势。 从总量看,建制村比上年每年增加20-30个,增速在20%-25%之间。 美丽休闲乡村定义的标准维度增加,地方政府也逐渐开始重视乡村的推广和扶持,促进了定义数量的增加。
2019-至今快速成长期
现阶段,各地界定的“美丽休闲乡村”数量激增。
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60个村获推介。
2020年推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46个村落。
2021年推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54个村落。
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达256个。
定义标准
12年来,定义标准项逐渐增多。 第一阶段,更加关注村庄的周边情况,包括村庄的经营状况、经营场所布局、从业人员素质、主要产业发展状况等; 第二阶段开始包括村庄自然生态环境、精致村容、文化内涵要求; 第三阶段,将更加突出村庄在生态、自然、人文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村庄的知名度、知名度、内部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的地方性。 象征。
覆盖类型
包括民俗风情特色村、民居特色村、历史文化古村、风貌新村。 这一变化也体现了农业农村部对“美丽休闲乡村”的重新定义。 在保障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美丽休闲不仅可以包括特色建筑的外观、丰富的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还可以包括新村的新气象。
四大特点
农业农村部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近年发布的美丽休闲乡村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充分挖掘优势资源。 自然环境优美,传统村落保存完好,田园风光别具一格。 95%的村庄拥有宜人的自然风光资源。 乡土风情充分发达,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57%的农村民族民俗风情突出。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耕文化传承散落,民风淳朴和谐。 77%的村庄拥有文化或农业遗产。
二是业态不断丰富。 60%以上的村以特色民宿、地方美食为主要经营项目,40%以上的村围绕农耕体验、休闲养生发展休闲农业。 另有30%的村开展亲子研学、红色旅游、民族风情、科普教育、拓展训练等系列活动,共同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休闲之旅。
三是三农联动成效显着。 每个村庄平均每年接待数十万游客。 休闲农业占全村村民可支配收入的近一半。 各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高出近40%。
四是配套设施齐全。 各村完善观光、餐饮、住宿、体验、康养、休闲等服务配套设施,探索发展定制化、智能化的特色服务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发展云旅游、直播等数字化新渠道流与货物。
申报时间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时间:2019年8月; 2020 年 1 月; 2021 年 7 月; 2022 年 5 月; 2023年4月。申请日期需随时关注,预计每年12月公布晋升名单。
激励措施
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领域,加大奖补力度,明确扶持措施,有力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育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
申报流程
1.村级申报;
2.县级审查;
3、省级推荐;
4.部级推介。
美丽休闲村的定义,是对村落自身条件的肯定。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绿化的目标,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共同努力. 在“共谋、共建、共享”中,让乡村真正发展振兴。
资料整理:安业农村建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