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坚持跑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日期: 2023-05-22 22:05:16|浏览: 464|编号: 1579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那些坚持跑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坚持跑步并不容易。 天气、酸痛、时间……任何一个小因素都可能成为你放弃的理由。

但坚持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它正在一步步改变你的生活。

今天小G就给大家分享3位小伙伴的例子,看看他们因为跑步发生了哪些变化?

1年的运行

/ 180斤到120斤/

“这365天里,我一共跑了285次,总共跑了将近1523公里……”。

薛刚手中的245,记录着他跑的每一步,也见证了他体重的变化。 这是薛刚20年来第一次摆脱人们口中的“小胖子”形象。

开始总是最困难的。 薛刚查了很多资料——“如何减肥”、“每周跑多少”、“注意事项”等等。

由于体重过重,薛刚决定先从椭圆机开始,目标是坚持30分钟。 从10分钟到20分钟完成目标,随着汗水一次次的倾泻而下,体重开始慢慢下降。

但很快遇到了瓶颈,薛刚请教了之前减肥成功的前辈,了解到减肥需要通过运动和饮食来控制。 当消耗量大于摄入量时,可逐渐减量。

同时学长还教了他一个很好减肥的小窍门——监测心率,把心率控制在有氧范围内。

椭圆机的运动强度已经不能满足薛刚现在的状态了。 他决定开始跑步,买了一台可以查看当前心率区间的245。

表盘上显示的蓝色和绿色区域是有氧心率区间。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245 在跑步的早期阶段对他帮助很大。 极速里面有很多减脂减肥的训练计划,选择对应的计划导入手表即可。

按照计划,从0开始跑到前5公里,薛刚上手很快。 手表记录的配速、心率、时间、消耗的卡路里、距离等数据也一再刷新。

这个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因为薛刚总是一个人在跑,有段时间薛刚跑累了。

但是在公司就不一样了。 他经常参加最好的速度比赛,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获得坚持下去的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好,甚至在校运会的1000米比赛中获得了好名次。

在饮食方面,薛刚放弃了运动后的零食。 在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同时,增加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

对于薛刚来说,今年最好的礼物就是让自己的体重从180斤降到120斤,告别肚子。 此外,我还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对于同样想减肥的大家,他总结了两条经验供大家参考——

▎ 循序渐进

对于急于减肥的人来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认为坚持高强度的训练就能瘦下来,从而一味地增加运动量,最终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并让他们对跑步感到厌倦。 .

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周增加1公里左右的运动量,并在此基础上保持2-3周,达到渐进效果。

▎注意三餐的营养均衡

减肥的基本原则是消耗大于摄入,了解食物和运动的卡路里值会有所帮助。 关于这一点,小G在《》一文中有详细的解释~

3年跑步

/成功脱离亚健康/

吴佩从事新媒体工作。 和大多数编辑一样,追热点、写稿子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 除了睡觉的时间,她几乎都是电脑和手机陪伴。

在互联网第一线工作,她需要时刻绷紧神经。 可不知不觉,失眠、头痛、乏力等症状开始出现,身体越来越差。

吴佩决定从规律运动做起,简单的跑步成为他的首选。 这样的奔跑持续了三年。

工作繁忙的吴佩几乎把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用跑步占去了。 “如何安排工作与运动的比例”成了她最大的难题。

好在该系列的身体电池和经期管理功能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吴佩选择它的原因之一。

能够及时了解当前身体能量储备情况,工作之余更容易休息或锻炼。 并提前告知月经期的到来时间,以便安排运动时间。

坚持总会有回报的。 定期运动与手表的久坐提醒和实时压力评分相结合。 在避免久坐的同时,还能提醒她在压力大时进行深呼吸练习。

久而久之,吴佩发现,以前经常出现的乏力、心情不好、头疼等症状,离他已经很远了。

长时间的长跑也给吴佩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跑步时,他偶尔会感到膝盖和脚底疼痛,尤其是在后半段。

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跑步不仅仅是跑步,还是力量训练。 于是在跑步计划中,吴佩还加入了肌肉训练。

跟着屏幕动画的一系列引导,吴佩很快就上手了。

坚持跑步并不容易。 关于如何养成跑步的习惯,吴佩有话要说——

▎写出计划

刚开始跑步时,可以写出或打印月/周计划表,完成一天后打“√”。 定期回顾并回忆未完成的原因。

▎边跑步边听音乐/偶尔换个新路线

跑步的过程大多是乏味的,但你可以找一些外界的刺激来帮助你。 比如跑步的时候可以听一些“燃”的歌曲。 吴佩的系列里全是她的最爱。

偶尔可以尝试一条新路线,不同的风景可以带来不同的风味。

▎加入力量训练

身体是肌肉、肌腱、韧带和结缔组织的综合系统。 单纯的跑步不会让你变得更强壮,相反,你可能会因为过度训练而受伤。

力量训练就像建筑物的地基。 地基稳固了,房子才能建起来。

6年跑步

/跑步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已经跑步6年的人来说,跑步就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会儿没跑,全身都在抗议。

刘源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每两天和跑友们见面训练,每年参加3到5场马拉松比赛。

此前,刘源的马拉松最佳成绩是4小时左右。 为了突破自己的PB,他开始了强化训练。 热爱研究的他,不断分析运动数据,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跑步能力。

手腕上的 945 是他运动数据的来源。 借助手表,他调整了跑步姿势。

通过加强关节、肌肉和核心稳定性的能力,刘源逐渐提高了步频,降低了垂直步幅比,获得了非常经济的跑姿。

比起堆积训练量,他更看重跑步的质量。

所以每次结束的时候,我都会第一时间查看手表上显示的训练效果,看这次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 并以此为依据,为接下来的训练做调整。

每一点点的进步,最终都会体现在成绩上。 在最近的比赛中,他成功刷新了自己的PB,跑到了400。

关于“训练效果”的具体使用,小G之前已经全面介绍过:《》。

在不久前的杭州马拉松上,刘源成功跑进400大关,创造了新的PB。 为了明年能有更好的突破,刘源已经开始了冬训期的准备工作,为来年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有氧耐力的基础上,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慢成长”,主要是建立良好的体质基础。 一般情况下,刘源会以最大心率70-80%的强度进行训练,也就是手表上的“有氧耐力区”,时间约为1小时。

室外天气不好的时候,刘源就会转战室内健身房。 增加力量训练以减少因增加跑步而受伤的机会。

偶尔,我也会在跑步机上进行间歇性的跑步锻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跑步能力。 刘源会提前制定好训练计划,并导入到手表中,你只需要按照指示去做就可以了。

今年是刘源坚持跑步的第六个年头——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每一个时间节点都记忆犹新。

他享受着自律带来的快乐,也梦想着自己能一直奔跑下去。 对他来说,跑步不仅仅是一种爱好,而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刘源经历了从小白到跑圈“老手”的每一个阶段。 以下是他给出的一些建议——

▎培养良好的跑步姿势

跑步过程中保持上半身稳定垂直,重心前倾,落地点靠近身体重心投射点的下部,双腿抬起,双腿发向臀部。

更多关于跑步技术的信息,包括如何修正步频、步幅等数据,可以查看“”。

▎时刻倾听身体的“声音”

跑步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或异常疲劳,建议立即停止跑步。 休息后,从低强度开始,逐渐恢复到日常水平。

▎ 提高成绩,光有氧耐力是不够的

当我们想要提高成绩时,往往会先增加每天的慢跑距离,从5公里增加到10公里,甚至15公里。

但一段时间后,长距离慢跑的好处就会逐渐衰减。 这时候就需要在训练中加入新的刺激来进一步提高,可以是间歇跑,也可以是短距离重复跑。

最后小G想说,量变导致质变。 这个道理大家在初中课本上都学过,但破茧成蝶的过程并不容易。

但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跑1年、3年、5年……永远。

快来聊聊小G——

你跑了多少年了? 说说你的故事吧~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