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的时候痛,吃饭的时候痛,检查心脏,看皮肤? 让你“大开眼界”!
河南省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平台,点击上方欢迎订阅
省医疗卫生
你的“胃痛”跟医生很复杂
俗话说“十个人九有胃病”,胃部不适可能是人们最常感受到的不适。 胃痛、腹胀、反酸、胃灼热……
因为太常见了,很多人家里总是备着消食止痛药,靠“自食其力”来缓解症状。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晓芳一天门诊要看70多个病人。 患者最常听到的表达是“胃部不适”和“胃痛”。 然而,这些“胃痛”患者在医生眼中却大不相同。
“饿的时候肚子疼”
为了减肥而不吃晚饭的爱美人士,往往“饿死贴背”。 很多人咬紧牙关坚持,但也有人坚持不下来——因为一旦饿了,就会感到胃痛不适,所以要及时进食,这种不适很快就会缓解或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行呼气试验,通常会发现幽门螺杆菌呈阳性; 做了胃镜检查,很可能会发现十二指肠溃疡。
因为人在饥饿的时候也会分泌胃液,但此时没有食物,胃液直接进入十二指肠,刺激溃疡面而引起疼痛。 进食后,可中和胃酸,减少刺激。
一般通过规律的饮食和药物调整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吃完饭肚子疼”
与减肥者“饿到肚子痛”的经历相比,有些人的痛苦更大。 他们吃饭时胃痛。
如果进食后疼痛持续加重,并有反酸、烧心、嗳气、腹胀等症状,休息后可稍有缓解,此类患者在胃镜检查时也可能出现胃溃疡,需要使用抗酸药,胃粘膜保护剂等医药治疗。
日常饮食中忌食硬、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每餐吃七八饱或少食多餐,减轻胃部压力。
胃周围的问题
还会引起“胃痛”
一位“啤酒肚”中年男子在门诊就诊时说,自己之前时不时“胃痛”。 这一次,前一天请朋友在家露天烧烤喝啤酒后,“胃痛”突然加重,难受极了。
根据他长期的烟酒史,医生给他做了上腹部CT,并让他检查胰腺。 对于暴饮暴食后出现上腹痛的肥胖者,一般应排除急性胰腺炎和胆囊疾病。
当患者说“胃痛”时,其实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哪里痛。 胃周围的器官包括十二指肠、部分小肠、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肾上腺、横结肠等,这些内脏器官联系紧密,神经系统相互关联,所以“胃痛”也可能是这些周围器官的疾病。
被“胃痛”掩盖
其他疾病
“胃痛”检查心脏?
一位五十多岁、身材很好的男性患者向医生描述,可能是这几天没有按时吃饭。 .
经会诊发现,患者有近10年的高血压病史。 疼痛持续时间短,频率与三餐时间不一致。 高度怀疑与心脏有关。 建议先做心电图等心脏相关检查,排除心脏问题后再考虑消化系统疾病。
医生详细解释:“胃痛”心脏检查绝非超范围检查。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感觉“胃痛”是一种常见的表现。 如果不经鉴定就直接用消化内科药物治疗,可能会耽误病情。
“胃痛”看皮肤?
对于一些感到“胃痛”或“胃痛”的患者,医生发现疼痛部位的皮肤上有小疱疹。 这种疼痛很可能是带状疱疹引起的,一般需要到皮肤科就诊。
一名中年男性患者报告胃痛,特别是在拉伸时。 医生详细询问得知,患者进食或运动前后无明显疼痛变化。 结合体检(皮肤表面无异常),初步判断其不适与胃部无关,建议去疼痛科做深入检查。
精彩回顾
作者丨尹元元
美国编辑丨梁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