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跑步让我告别慢性病,“百日跑”让我快乐跑步
1969年,我出生在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海拔1400多米的偏远山村。 地处县城边缘,山大坡陡。 90年代以前,是县城典型的封闭落后地方。 年轻时,因家境贫寒,身体多处烧伤等外伤,营养不良,多病。 刚上初中的时候,班主任因为不习惯冬天的早操,很着急。 后来到涪陵读中专。 由于无法适应酷热的天气,我因流鼻血住院了一个多星期。 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身体也不缺营养。 但是,由于工作繁忙,经常熬夜加班,经常应酬喝酒,生活没有规律,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2009年体检时,我第一次查出高血压。 舒张压高达1,收缩压也差不多。 但是工作比较忙,没有注意及时调整。 2013年开始,我患上了慢性过敏性鼻炎和高尿酸血症。 鼻炎严重的时候,我几乎常年处于感冒状态。 我的鼻子清清爽爽的,稍微受到刺激就会不停地打喷嚏。 日常生活和工作都非常困难。 这引起了很多麻烦; 尿酸超过420微摩尔,常引起拇指、踝关节和膝关节发紧、肿胀甚至肿胀,严重时甚至走路一瘸一拐。
一步步熬过疼痛和不适,开始“继续奔跑”
2017年秋天,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跑步,希望能改善自己的亚健康状态。 一开始,我早上6:00起床,到滨河公园快走,偶尔慢跑,一天两三公里,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运动时,鼻炎似乎暂时被“遗忘”,但运动后症状依旧; 令人恼火的是,由于尿酸偏高,导致运动后拇指、脚踝、膝关节不时疼痛。 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左右,但由于脚踝和膝关节肿痛加剧,连走路都疼得难以忍受,只好按下了“跑步暂停键”。
半途而废从来不是我的作风。 关节肿痛消失后,我进一步放慢了走路和跑步的速度,早上仍然坚持锻炼。 同时,一旦感到膝盖和脚踝有些紧张,就服用秋水仙碱(一种降低尿酸的药物),以防止关节肿胀和疼痛。 就这样,一边吃药控制,一边咬牙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日复一日。 一天早上跑步后,我在滨河公园的堤岸上伸了个懒腰。 只见大汗淋漓奔跑归来的矫健姿态。 清晨,我凝视着被薄雾笼罩的江边美景。 一首诗(姑且称之为诗吧)激发我继续奔跑的决心:
他铁了心要听鸡起舞,狠狠地捅了屁股一刀。
江边气满,师傅汗归。
通过不懈的坚持,我从天天吃药变成了三五次才吃一次。 三个月后,我不再需要吃药了; 我的锻炼方式逐渐从走走跑变成慢跑,平均配速从八九分钟增加到六七分钟。 随着耐力的逐渐增加,跑步距离也逐渐从两三公里增加到5公里,到2018年下半年,可以跑完10公里。 虽然鼻炎还是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血压也还是有点高,但总算是熬过了跑步难受的时期。
坚持最重要,告别慢性病,养成“跑步的习惯”
“跑步不是和别人的比赛,而是和自己内心的较量。” 熬过病痛带来的不适期后,我知道跑步不是一蹴而就的。 科学运行。 为了克服惰性,做到长久的坚持、一生的坚持,我开始实行有计划的“跑、歇、歇”。 跑步量一般保持在每次10公里左右,休息日适当进行一些力量训练。 我购买了运动腰包、手表等专用装备,在华为《运动与健康》中认真学习了相关的跑步知识,并选择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课程来加强锻炼。 每次跑步前,都要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 跑完后做一些自重深蹲、引体向上、俯卧撑等力量训练,做好跑后的伸展运动,避免或减少受伤。
为了保证跑步计划的有序实施,跑步当天下雨的时候,我撑着伞出去慢跑。 有时雨小,连我在雨中奔跑,都觉得没意思。 2020年的秋天,一天早上,我穿上跑步机下楼,发现下着小雨,街上空无一人。 我毅然决定冒雨奔跑,后来写了一首小诗来纪念:
沉沉的睡去,不知道窗外发生了什么,醒来才知道雨街空荡荡。
立志逆行蛮体,浸秋雨敢战冬。
通过坚持执行跑步计划,我逐渐养成了规律运动的习惯。 即使在3月9日寒冷的冬天,我也不再是早起的“困难户”。 如果没有按照计划好的跑步日跑步,心里还是踏实,逐渐将跑步融入生活,实现从“坚持跑”到“习惯跑”的转变。 通过跑步锻炼,2020年9月血压恢复正常; 2021年的秋天,我惊奇地发现,往年这个时候出现的鼻炎症状没有再出现,困扰我多年的烦恼也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
养成习惯,享受“百日跑”,实现“快乐跑”
跑步锻炼的“意外收获”让我兴奋不已。 这无疑更加坚定了我跑步的信心和决心。 从此,跑步似乎融入了我的生活。 不再是负担,不再是只能坚持的东西。 它是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一直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今年5月,偶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原县委组织部领导周一发。 共有1、2、3、5、8公里五组进行打卡跑。 无论你是跑步高手还是菜鸟,都可以参与。 “分散的卓越也可以拼凑出灿烂的星河。” 与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学习、互相鼓励,推动跑步成为全民习惯,意义非凡。 为此,我欣然应邀报名,并决定参加第十八届百日跑。
报名后,我加入了石柱土家族马拉松协会三姐队组和协会组织的周末跑团。 在这些组别中,既有配速4分钟左右的高手,也有配速7分钟左右的高级跑者。 他们不仅对跑步有着无穷无尽的热情,还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心得谈”。 和他们一起跑步,向他们学习,汲取他们的长处,不仅受益匪浅,也深深地爱上了他们阳光明媚、朝气蓬勃的影响,让我更加精力充沛、更加快乐,我觉得跑步是快乐的开始天。
在百日跑活动中,我及时调整了跑步计划,将每周“跑一次休息一次”改为“跑四次休息三次”,并在当天上午主要进行“快走+力量训练”休息日。 计划调整后,在跑友们的鼓舞下,我坚持早睡早起,几乎每天都到户外晨练。 跑步日,我至少跑了10公里,偶尔也和跑友一起跑了20+; 一公里多后打卡,再做半小时左右的力量训练。
第十八届百日跑,我们团队100人完成了100%的比赛,其中60多人完成了全时打卡,我也实现了120天的全时打卡。 运动频率和运动量的增加不知不觉让我突破了原来跑步减肥的瓶颈。 我身高 162 厘米。 这几年跑完之后,我的体重从最高峰的70公斤下降到60多公斤,一直徘徊在612公斤左右。 我肚子上的脂肪很难减掉。 第18次百日跑后,我的体重从61.8公斤下降到55公斤左右,腰腹部的“游泳圈”彻底没了。 这绝对是“百日快乐跑”的意外收获。 在此,让我以一首“顺口溜”——《百日奔跑赞》结束我的分享:
全民健身百日跑,菜鸟高手都打不过。
道教合作能量正,交流互鉴氛围好。
坚持和循序渐进才是最重要的,养成习惯并不靠谱。
厚积薄发,从容成长,健康快乐地老去。
重庆石柱土家族马拉松协会三姐队队员冉光池2022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