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在研究了 100 人脚底的老茧后,他们发现了赤脚走路的惊人好处
穿鞋的脚(左)和赤脚的脚(右)(来源:)
走路穿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赤脚走路有一个惊人的好处:脚底的老茧不仅提供保护,而且与穿着相比减震鞋,赤脚患者脚底的触觉敏感度更高,对膝盖的冲击力更弱。 或许,有些同学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走路的方式。
作者 | 吴飞
走路穿鞋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柔软减震的厚底为我们的脚提供了一层保护,防止脚底被地面上的异物刮伤,让我们即使在碎石路上也能奔跑自如。 但是当我们回溯到人类的完整进化过程时,我们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大约 600 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用两只脚站立; 30万年前,出现了最早的智人。 但直到4万年前,古人类学家才找到了我们祖先穿鞋的最古老证据:通过周口店天元洞人修长的指骨,推测穿鞋的行为改变了指骨的结构。 最古老的鞋子是由植物纤维简单编织而成的凉鞋,发现于 10,000 年前的美国西部古人类遗址。
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的祖先都是赤脚走路和奔跑。 相对舒适和减震的运动鞋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 鞋子的出现,除了改变人类走路的方式外,对人类健康还有什么影响呢?
赤脚跑步背后的奥秘
这个问题引起了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的注意。 穿鞋行为背后的科学一直是研究的主题。 2010 年,他和他的同事比较了穿鞋跑步和赤脚跑步时双脚着地的方式。 研究发现,赤脚或穿薄底鞋的跑步者倾向于用前脚掌或整个脚掌着地; 穿跑鞋的跑步者更容易着地。 相比之下,赤脚跑步可以提供更好的缓冲,从而减少关节的压力。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2010年1月号,并成为本期封面文章。
在那之后,对该主题的兴趣仍然很浓。 他喜欢跑马拉松。 每年跑完波士顿马拉松后,他都会脱下现代跑鞋,赤脚或穿薄鞋开始长跑。 随着赤脚跑步的次数增多,脚底逐渐长出一层老茧。 这时候感觉老茧出现后脚接触地面的触感还是很灵敏的。 于是,他开始意识到,这背后或许还有赤脚行走的另一个秘密。
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研究小组揭开了赤足行走对足部健康的另一层影响。
灵敏度不变
就像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手上会长老茧一样,人类长期赤脚走路,脚底也会长出厚厚的老茧,即老茧。 脚底的老茧真的会影响脚底的触觉敏感度吗?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等人。 招募了100多名志愿者。 其中,81 人来自肯尼亚; 其余 22 人来自波士顿。 在这群志愿者中,既有每天赤脚走路的,也有习惯穿鞋的。
研究团队首先通过超声波测量了所有志愿者脚底老茧的厚度。 正如预期的那样,赤脚志愿者前脚掌和脚后跟的老茧厚度比穿鞋志愿者高出约 30%。 此外,肖氏硬度计测得的脚底硬度也显示,赤脚的硬度要高出30%。 那么,更厚、更硬的老茧会对他们的脚造成什么影响呢?
人们普遍认为,老茧会降低脚底对地面的敏感性。 这个想法很直观,因为跟布满触觉感受器的脚底皮肤相比,老茧是由坏死的表皮细胞组成的角质层,敏感度似乎差了一点。 我们很容易想到的例子是,给别人脚底挠痒痒时,抓挠娇嫩的皮肤往往会让人笑得抽筋,而抓老茧则让人反应迟钝。
然而,这项研究得出了意想不到的结论。
该团队使用振动装置来测试脚底上两种类型的机械感受器(感觉到触摸、压力和振动的区域)的灵敏度。 其中,触觉小体分布于真皮乳头,是一种触觉感受器; 环状小体是一种压力感应小体。 研究小组使用振动装置来模拟行走时与地面的接触。 结果令人惊讶:赤脚者脚底厚厚的老茧并没有影响他们对脚底的触觉,表现出与穿鞋者不相上下的敏感度。
用于测试脚的触觉灵敏度的专用设备(来源:)
更多的影响
老茧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研究人员认为,关键是愈伤组织的硬度。 前面说过,赤脚的人脚底硬度比穿鞋的人高30%。 当脚底感受到的机械刺激在较软的皮肤中传递时,就像击打海绵一样,海绵(也就是脚底的皮肤)吸收了一部分能量; 损失少了很多,触觉信号可以传递到神经末梢,即触觉小体和环状小体,再将触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相比之下,当我们穿上鞋子时,缓冲良好的鞋底会阻碍脚底的触觉敏感性。
这样一个看似违反直觉的结论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双足人类和其他灵长类动物,脚底具有灵敏的触觉对于生存至关重要。 良好的触觉不仅能及时提醒我们地面上的危险,帮助我们避开可能导致足部受伤的物体,还能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平路面时及时调整平衡和步态,防止跌倒。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区别可能并不明显。 即使穿着厚底的增高鞋,我们在走路的时候依然能够把握住平衡。 然而,对于触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老年人来说,保证足够的触觉灵敏度很重要。 研究人员指出,为了降低走路时跌倒的风险,老年人可以选择鞋底更薄、鞋底更硬的鞋子,以模拟赤脚时对地面的敏感度。
此外,研究发现,穿鞋行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能不止于此:鞋子可以影响脚与地面接触时的反作用力,进而可以向膝关节传递更多能量. 目前,我们不知道这些变化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然而,人们注意到,二战后,人类膝关节炎的发病率迅速上升; 这恰逢新技术的出现和鞋子缓震性能的显着提高。 当然,以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还有待考证。
虽然相隔近十年的两项研究指出了赤脚行走或跑步的诸多好处,但作者并不建议您盲目脱鞋出门。 毕竟,在长出厚厚的老茧之前,您的脚可能早已伤痕累累。 不过,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尤其是对于某些人群,如老年人),选择合适的鞋子可以大有帮助。
原论文:
脚不权衡
参考链接:
脚和穿鞋
在你的鞋底
走对鞋底有好处
万物科学主题Tee开启预售
7月正式发货
Tee原价128元/件
目前价格仅为98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