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休闲农业,武清为何入选“国家队”?
打造休闲农业,武清为何入选“国家队”?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在入选的60个县(市、区)中,武清区榜上有名,成为天津市唯一入选区.
摄影:陈雅玲
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种新形态。 集田园风光、自然生态、村落建筑、地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特色农业生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 按照科学规划、适度开发、合理布局,实现农旅结合。 . 发展休闲农业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践行“两山论”的重要抓手,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
武清区地处京津冀直辖市的中心位置,是京滨综合发展轴的重要节点。 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优质的特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具有先天优势、后天优势和深远潜力。 现在是时候了。
下面小武给大家介绍一下
入选国家休闲农业重点县
武清的“家底”是什么
得天独厚的“水、绿”自然生态环境
武清区河流纵横交错,渠网纵横交错。 一级河流有永定河、北运河、青龙万家河、龙凤河4条,全长184.8公里。 中宏老路、沣河西支、龙河、龙北新河、机场排水河、朗尔沃河、龙沣河老道等7条次级河流,全长82.91公里。 区内有上马台水库、王庆沱水库、鱼庄水库3个,总库容5320万立方米。 近年来,武清区始终牢固树立环境保护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水域绿色生态独特优势。 有永定河古道国家湿地公园、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万亩金杯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南湖绿博园景区等多个自然景观休闲旅游区。
摄影:高云鹤
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资源
武清,古称泉州,汉代为泉州、永奴两郡之地。 唐天宝元年,永奴县改称武清县。 是天津文献记载最早建县,也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县之一。 一。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武清区,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武清因区位优势和运河水运而繁荣昌盛。 水运、商贸、武术、书法、饮食、民俗、宗教、农耕等各方面和层次的人力资源丰富多彩,相得益彰。 京杭大运河带来的悠久、丰富、繁荣的发展历史和南北文化的交融,共同积淀和造就了武清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摄影:于泽
特色突出的农业资源
武清区是天津市农业大区、农业强区。 现代都市农业凭借自身区位、交通、资源优势,发展迅速,成效显着。 围绕粮食、蔬菜、乳制品三大主导产业,形成蔬菜、水果、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 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国家级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县”、“2019年全国乡村清洁行动先进县”、“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典型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荣誉。”。
摄影:胡作伟
目前,武清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70万多亩,灌溉用水利用率达到0.72以上,农产品产地抽查合格率稳定在以上98%;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 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平显着提高; 培育区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200多家,打造了“五清果蔬”、“小兔拉”区域公用品牌 水果萝卜、“小雀等”口味番茄、“小熊白白”鲜玉米子-品牌、天民蔬果、鱼森鲜桃、永北金果梨等35个“金农精品”品牌。
摄影:淮导
农旅融合发展
武清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建设了永定河古道国家湿地公园、4A级南湖绿博园景区、3A级金溪桃园、金杯森林公园、大黄堡湿地等自然生态景区。自然保护区。 同时,围绕武清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业,积极开展乡村特色村落和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利达仁庄特色农业旅游村、天民牧业农科院、建成科技示范园、曼森霍农场等。 农业旅游特色产业园。 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然生态景区与特色农业旅游产业园区的衔接,初步形成了以“民俗旅游、休闲采摘、生态观光、观光旅游、养生保健”为主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摄影:游世珍
摄影:陈久之
看看我家乡的这些“宝物”
你有没有像小五一样挺起胸膛?
您对武清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吗?
这个蓝图是什么样子的?
小吴带你先睹为快!
未来,武清区将以“西产、中和、东行、南康阳”为空间规划结构,重点打造现代粮食种业开发区、优质蔬菜产业区、优质瓜果产业区、绿色优质奶源供应基地等特色农业产业布局,集聚优势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厚植特色农业遗产,为休闲农业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什么是“西方制作”?
整合武清区河西坞镇、高村镇、大王古镇、白谷屯镇、大孟庄镇等西部农业重镇,坚持走质量兴农、科技兴农之路,实施粮食安全战略,坚持以地藏粮,以科技藏粮,重点发展粮食、蔬菜、奶业。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水利设施完善改造,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做强蔬菜种植传统优势农业,丰富“武清果蔬”等品牌内涵,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种植,加快推进设施棚生产基地、蔬菜标准园区等。 借助乳品产业集群建设,发展高端乳制品生产加工,全面提升畜牧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批智能化智慧农场,打造智慧农场。 数字牧业,着力推进规模经营。 通过资源整合、品牌引领、实力提升,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基地、优质农业综合体、牧区综合体,推动农业建设优质高效发展。
什么是“中和”?
创新运河文化产品,挖掘发展运河文化。 围绕武清区北运河片区,整合运河周边农业产业资源,加强武清大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开展运河文化旅游线路和景区建设,打造文化名片武清。 以“通物朗运河文化共享区”为基本框架,做好河西坞石狮仓等北运河沿线重要遗迹的考古发掘、展示和利用,利用沉船、粮仓等考古遗存展示大运河历史风貌,提升北运河。 运河文物古迹展示利用综合水平。 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等纪念日和节假日,开展具有北运河武清段文化特色的节庆、展览、民俗等品牌活动,将运河故事融入活动内容,并以丰富多彩、通俗易懂的形式讲好运河故事,扩大了公众参与北运河文化活动的范围,将“关于运河的事”、“关于运河的情”传播到千家万户,提升运河文化品牌效应。
什么是“东游记”?
以南蔡村镇、大良镇、河北屯镇、崔黄口镇、大建厂镇、下吴起镇等重要配套和农业强镇为依托,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模化种植面积 ”以优势特色蔬菜”、奶牛现代养殖示范区”为主要依托,着力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科普示范带”和“美丽武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形成科技创新、试验示范、规模化生产、产品加工转化、品牌化、农文旅互动、文化营销与文化旅游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重点打造武清区休闲农业采摘、农业观光、农业科普精品线路,构建特色农业旅游多点布局,形成以农旅游、以游促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什么是“南康阳”?
整合永定河古道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南湖绿博园景区、国家3A级“锦溪桃园”景区、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万木锦北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等自然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显着、地域特色鲜明的自然绿色资源,对接佛罗伦萨小镇、创意米兰、V1汽车世界等时尚文化体验景点,打造集生产、生活、生态、生态为一体的“三生一体” 、休闲、文化、康养“四位一体”“生态型”现代都市农业体系,构建了城乡休闲旅游、周末度假的健康养生之所。
摄影:陈久之
春意盎然,东风来。 未来,武清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方向,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格局。 这一理念与农业优质高效、农村宜居兴业、农民致富目标密切相关。 扬长避短、补短板、惠民生、兴农业、富农村,为推进市委市政府和区“十大行动”贯彻落实委员会“3+1+1”工作思路,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