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盘热“退潮”的背后是休闲运动的蓬勃发展

日期: 2023-05-29 14:06:18|浏览: 445|编号: 1647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飞盘热“退潮”的背后是休闲运动的蓬勃发展

新华社西安4月26日电(记者郑鑫、李艺博)春暖花开。 在广场、公园、露营地,人们放下一天的劳累,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放松身心。 经常活跃在这些场合的人,回想起去年此时的情景,难免会嘀咕:“飞盘去哪儿了?”

无论是线上搜索、网购数据,还是线下参与人数和赛事规模,去年异军突起、频频上热搜的飞盘运动,在又一个春天来临时又陷入相对沉寂。 对于“流量”和“人气”带来的潮水是否已经退去,还是“鲸鱼一落万物生”的自然循环,业内和专家意见不一。

线上线下“退潮”趋势明显

漫步在西安市中心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这里有垒球、太极、风筝、慢跑等适合不同年龄层的各种健身项目,却不见飞盘的踪影。

“去年我打了两个月左右,锻炼的时候都是这里的年轻人教的。” 退休铁路职工罗民亮告诉记者,他开始和老朋友一起扔飞盘健身,后来又转回踢毽子、国标舞等身心休闲活动。

“国庆假期,我玩的时候把盘子摔坏了,然后就再也没有玩过。” 他说。

记者查询发现,网上购买飞盘及相关器材的人数较去年大幅下降。 同城生活平台多场飞盘团建活动单月零购买,体育专业网站飞盘讨论区流量直线下降。 至于搜索引擎的人气指数,在去年3、4月“起步”,8月见顶后迅速回落。 目前的指标还不到峰值的三分之一。

线上飞盘购买量、讨论量和搜索量的萎缩是线下飞盘活动锐减的背后原因。

去年,飞盘热度达到顶峰之际,官方赛事——首届中国飞盘联赛,在首站西安曲江的精彩纷呈后落下帷幕。 今年是否重启、何时重启,经记者多方咨询,仍未得到明确答复。 民间飞盘活动方面,参加人数仅为去年的20-30%,这是东西方众多城市飞盘爱好者的共识。

2022年8月6日,中国飞盘联赛首站将在西安开赛。新华社记者李艺博摄

新人少,“老人”硬核,蓝海变红

在西安曲江新区的运动场上,去年因场地问题引发争议的足球迷和飞盘爱好者,如今正在相应的场地内奔跑追逐。

“现在招新人太难了。” 站在一旁的田世普叹了口气。 她曾在西安一家主流飞盘俱乐部负责,她回忆说,飞盘最火的时候,俱乐部四大群500人提前三天发出活动通知,几分钟内名额就被抢光了。 “现在不仅活动从每天一场变成了每周两三场,名额有时也不够用。”

她指出,整个飞盘行业一度瞄准了30多岁有时间和消费能力的上班族。 ,新球员的增加是不可持续的,“已经影响了一些俱乐部的生存。”

“看来从一开始就不把大学生作为这个项目的潜在群体是错误的。” 世界休闲运动协会轮值主席李相如指出,对于任何一项运动,大学都是不断贡献初学者的摇篮。 在飞盘运动的鼎盛时期错过这个群体是飞盘运动发展的损失。

正是“硬核玩家”的固化,减少了一个身体的两侧和新人。 老玩家们已经围成一个小圈子。 如果没有足够的服务意识和友情,是很难接受初学者的。 成都一家飞盘俱乐部教练乐平表示,近期怀着“猎奇”心态参与飞盘运动的人数明显下降,但“铁杆玩家”的粘性更高。 介于高手和“新手”之间的普通爱好者是需要保留和扩大的主要群体。

不少从业者也指出,今年以来,国内休闲体育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势。 在马拉松快速回暖的同时,射箭、飞镖等同样具有社交压力的运动开始复制去年飞盘的发展路径,这必然会挤压飞盘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国内不少体育俱乐部都在筹划与户外露营等场景相匹配的项目。 比如射箭圈正在以对战的形式推广“攻守箭”的玩法,将原本硬核的游戏方式“软化”,抢占了飞盘的受众。

射箭爱好者正在体验“攻守箭”项目。新华社记者郑欣摄

练内功建体系,飞盘飞得高

在秦岭脚下的西安体育学院虎驿校区,体育与休闲学院的新生正在学习“户外运动”课程。 本课程主要选取当前流行和有潜力的休闲运动进行教学,其中飞盘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有飞盘知识、规则的学习和实践。”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院长杨建设表示,飞盘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小众走向大众。 人才少,教学浅,管理组织不到位。 随着高校和俱乐部加强教育培训,不仅可以弥补这项运动在专业性方面的短板,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潜在观众。

专家和从业者认为,飞盘热度下降后,只有“刻苦训练”才能谋求发展。 整个行业都必须仔细分析这项运动为什么能“火”起来,为什么会很快“降温”,从而更能适应受众快速快速的发展。 不断变化的需求。

“男女分开的比赛越来越多,这是我们过去不提倡的。” 刚刚在宁波参加全女子团体赛的田诗普说,“飞盘所强调的融合、公平、自主的价值,不仅仅是墨守成规。”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休闲学院学生在进行飞盘训练。新华社记者郑欣摄

在李相如看来,飞盘运动从火起来到沉寂似乎很短暂,但却符合休闲运动的生命周期。 他说:“就像在1990年代(20世纪)红极一时的呼啦圈,现在的人气远超飞盘,但很快又回归小众项目。”

“有了社交网络的支持,飞盘不会重蹈覆辙,但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空间的大小取决于人才培养、组织建设和文化赋能。”

“应该清楚地看到,随着更多易用性、社交性和趣味性的运动不断涌现,飞盘很难再回到去年的红火,但这项运动培养了很多人的健身意识。” 李相如说道。

“标准化、系统化的飞盘运动,未来还是可期的。” 杨建设坦言,“它不仅能助推各项工程开花结果,还能成为满园春天的一朵明艳之花。” (文中田世朴、乐君平为化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