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时快走5公里和30分钟慢跑5公里有区别吗?

日期: 2023-05-31 20:01:45|浏览: 506|编号: 1667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每小时快走5公里和30分钟慢跑5公里有区别吗?

同样是跑5公里,快走1小时和慢跑30分钟有区别吗? 我们先抛开具体的运动距离和时间,直接比较快走和慢跑的区别。

区别一:慢跑比较累,对心肺的压力更大

在运动中,只要有包含“跳”的动作或动作,就会使人更加疲劳,对心肺的刺激也更大。 如跳绳、深蹲、蛙跳。

慢跑看似不是“跳”,但其实跑步与步行的本质区别在于:跑步,有一个双脚同时离地的瞬间,即“跳”。 所以,跑步本质上是一种连续的向前跳跃运动。 因此心肺压力大,表现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难以忍受。

快走通常是一种低强度的运动。 普通人的快走比日常步行速度要快,心肺压力要小得多。 除非锻炼者将步行速度提高到慢跑的水平,否则心肺压力将与慢跑相似。

差异二:想要保持稳定的速度,走快更难

快走虽然速度慢,运动强度小,但要保持快走速度的稳定性并不容易。

慢跑时,只要能保持跑步的动作,就有一个维持的最低速度。 快走只能靠锻炼者自己的主观判断和身体素质来维持一定的速度。

当体力下降时,如果没有人监督和保持速度,对于普通锻炼者来说,随着体能的消耗和下降,速度下降是100%无意识的行为,很可能会减到差不多与日常步行速度相同的水平。 这会大大削弱快走的训练效果。

区别三:慢跑时对下肢的冲击更大

这种差异几乎不需要讨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直接感受到。 研究表明,跑步时产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是步行的3~5倍。 因此,当锻炼者体重较大时,慢跑可能更容易造成下肢运动损伤。

据统计,75%的跑步损伤发生在膝关节及以下,其中:膝关节占20~30%,小腿和胫骨占20%,足底占10%。 因此,超重或肥胖的人在参加跑步锻炼时要慎重。

区别四:快走运动强度小,身体更容易适应

许多人开始跑步只是为了减肥。 减肥的效果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

减肥虽然可以采用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且运动方法得当,效果也会不错。 但由于快走运动强度小,身体容易适应,进入高原期的时间会更早更快,因此减肥效果不一定理想。

其实身体也适应了慢跑。 一旦身体适应了,减肥等运动效果也会停滞,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更长的时间。

我应该选择慢跑吗?

从以上4点不同看来,我们应该选择跑步来锻炼吧? 不总是! 运动项目的选择绝不是二分法,非此即彼。 运动效果的好坏与运动目标、训练方法等诸多因素有关。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谈谈“1小时5公里快走”和“半小时5公里慢跑”。 事实上,加上诸多影响因素后,两者几乎没有可比性。 例如:

运动目标会影响训练计划的选择。 处于减脂期的力量训练者,早上起床后很可能会选择快走等低强度运动,目的是燃烧卡路里。 慢跑对心肺的压力很大,消耗的能量也很大,不利于一天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后进行有氧运动时,更倾向于30分钟以内的慢跑,避免长期有氧运动导致肌肉流失。

训练方法会影响训练效果。 如果快走1小时5公里,选择很多起伏大角​​度的坡,那么对心、肺、腿、臀的锻炼就相当不错了,不亚于慢跑。

因此,“1小时5公里快走”和“半小时5公里慢跑”,虽然表面上看都是有氧运动,都是走5公里,但实际上可比性并不高。

只要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哪种运动或哪种运动项目适合自己,就选哪个吧! 我想你已经知道,“1小时5公里快走”和“半小时5公里慢跑”哪个更适合你。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