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跑步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吗?
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长距离训练后,很多跑者都会出现脉搏或心率下降的情况。 去医院检查后得知是窦性心动过缓。
那么窦性心动过缓到底是什么? 心肿了吗?
窦性心动过缓对我们的运动技能甚至身体健康有害吗? 这个问题成为了很多跑者心中的疑惑。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窦性心动过缓”。
“心跳”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心脏的工作原理。
人的心肌细胞并不像骨骼肌细胞那样更准确地受到意识的控制。 心脏的跳动甚至不是由大脑发起的,而是由一群具有自动节律的独特分化的心肌细胞发起的,无论我们是否愿意。 愿他们都按照一定的节奏认真工作,收缩放松,为我们的身体供血。
那么,谁是引领心肌细胞产生节律的“排头兵”呢?
它就是“窦性心律”的“窦”——窦房结。 窦房结节律比一般传导组织快得多,恢复时间也最短。 就好像每个人都在看一本小说,而有一个人总是比其他人读得更快,所以这个人就在所有人之中。 剧透在看之前就开始了,所以每个人都在他的节奏中。
窦房结也是如此,它总是在其他有节律性兴奋的组织自发兴奋之前刺激它们,从而统一了心脏的节律性。 窦房结受不同神经支配,分别促进或抑制其放电冲动,是心脏的神经调节。
此外,在许多其他因素(如紧张、恐惧、忧虑、特殊生理期等)的调节下,固有心率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一般来说,成年人的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 临床上,静息时心率超过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运动诱发的心动过缓
长期、系统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人,静息心率较慢,长期从事以耐力为主的项目(如长跑、游泳等)的人,心率特别低。明显的心率减慢。 因为这部分人群的心脏结构发生了变化。
长期规律的耐力运动后,与以前相比,窦房结在安静状态下的抑制调节增强,兴奋调节减弱,从而使心率减慢。
其次,这部分人群的心脏结构发生改变,心室壁略微增厚,心室腔容积明显增大,以增加心脏每次输送的血量,以满足身体在耐力项目中对氧气和氧气的需求。 对能源物质的大量需求。
运动引起的心率适应性下降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在安静状态下,身体的需求减少,但心脏的输出能力增强,所以心率呈现适应性调整,即适应性下降。 窦性心动过缓区别于病理性心动过缓,其本质是心脏功能增强。
对于人体来说,窦性心动过缓是在休息时,因为心率下降,所以心脏的耗氧量减少,心肌的疲劳度也随之降低。
心肌舒张时间适当延长,心肌收缩力增强,射血能力也增强。 同时,窦性心动过缓不影响最大心率。 因此,在静息心率和最大心率之间,心率增长的空间增加,这意味着在相同运动强度下,心脏工作能力的潜力增加。 ,从这个方面来说,也说明了这种对运动的适应性改变,对心脏的功能是有好处的。
既然“窦性心动过缓”不是坏事,那么担心的跑者是不是都松了一口气呢? 不过小编在此提醒大家,跑步虽然可以塑造身体器官,但并不是每一种跑步方式都能强健心脏。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跑步训练体系中,一个优秀的重塑心脏和血管的跑步方式,也是跑者追求健康最常使用的跑步方式。
跑“大招”重塑心血管
在跑步训练体系中,有一种对跑者心脏和血管的塑造能力极佳的训练方法——“轻松跑”。 所谓“轻松跑”,就是强度为最大强度的59%-74%,或最大心率的65%-78%的跑步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对心肌很有好处,因为当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时,心脏每次跳动的力量就会达到最大。
当你跑得更快时,心率和每搏输出量(心脏每次跳动泵出的血液量)都会增加,但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即使心肌在努力工作,也没有感觉疲劳,所以它可以很好地塑造心肌。
同时,这种方法还可以增加我们身体周围的毛细血管数量,从而在运动时更好地为肌肉提供能量和氧气。 这样,肌肉中的肌纤维可以获得更多的氧气,可以更充分地燃烧脂肪,达到减脂瘦身的效果。
《轻松跑》小贴士
频率:原则上,一周(7天)的长跑训练,至少要在相对高强度的训练计划中穿插两天的轻松跑,或者安排一天的放松。
时间:至少30分钟,最好不超过150分钟。
配速:最大运动强度的59%-74%,或最大心率的65%-78%,有时快一点或慢一点。
注意事项:最重要的是全程尽量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和方法,因为“轻松跑”持续时间长,跑的距离长,所有潜在的问题都可能被放大。
看完小编的科普,担心“运动性心率过慢”的跑友是不是都松了一口气呢?
最后,小编还是想说一下,如果你心里还有很多疑惑呢。 没关系,请关注我们的跑友微信搜索“跑步问答”进入跑步问答小程序。 如果您有任何跑步问题,我们的教练会尽快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