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总结的800米跑训练方法
多数初中生提到,800米的感受是被支配的恐惧,刚走两步就肚子痛的生理反应,后半段腿不是自己的,想放弃每一步。 几乎每所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进行一次800米的体能测试,这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800米跑成绩呢?
800米跑是一项既需要速度又需要耐力的运动,也是典型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的运动。 800米跑对有氧和无氧供能要求都很高,体能消耗大,容易使消化系统功能减弱。 根据高中考生训练的特点要求,结合自己的训练实践和平时的观察结果,对800米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重视启动技术的训练
中考中,800米跑一般采用无车道跑。 这导致考生在比赛开始后为了抢占有利位置而相互拥挤,撞倒、踩踏、踩鞋等事件频频发生,部分考生因此无法完成800米测试。 . 因此,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启动训练。 由于800米比赛是从弯道起跑的,所以800米比赛的起跑技术关键在于在弯道起点处抢占位置。 从技术角度来说,从外侧起跑时,起步后应沿跑道进入弯道切线方向,迅速发展速度,迅速争取直线领先。 进入弯道后,力争在弯道内侧占据有利位置。 带头后,做一些调整,控制跑动节奏。 如果起步后不能争夺领先位置,就不要强行超车。 你应该跑在领先者后面,抓住机会,在直道上出其不意地加速或冲刺,以超越对手。 从内侧起步时,一定要尽量发挥速度,争取抢占有利位置。
二
有很好的节奏感
对于作为中考项目的800米跑来说,良好的节奏感是训练的重点,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根据800米跑的过程特点,800米跑的节奏可以分为4个200米赛段。 前200米是加速段,就是起步后迅速发展速度,快速奔跑,直到抢到有利位置。 第二个200米是延续赛段,途中开始有计划、有节奏的跑。 第三个200米是攻坚克难,就是如何应对“极限”的问题。 第四个是200米短跑阶段。 为取得好成绩,考生在前200米要跑得比较快,在第二、第三个200米要适当调整减速。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也逐渐达到最高水平,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应该毫无保留地全速奔跑。 如果按照两次400米跑来计算,前400米应该和后400米略快或者基本一样。 也就是说,在800米测试中,“匀速跑”的体力分配方式是最好的。 因为“匀速跑”的节奏和呼吸是稳定的,可以保证需氧量和供氧量的平衡,能量物质源源不断地输入组织,使身体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有的考生要么因为把握不好节奏起步太快,结果无力回天。 要么是起步太慢,后面身体素质发挥不出来。
如何进行节奏训练:
1、首先测量每位考生200米、400米、600米、800米、不同长度的成绩。
2、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并确定200米、400米、600米、800米的训练目标(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
3、根据设定的成绩,进行200米、400米、600米的反复练习。 并根据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计划,适当增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4、对200米、400米、600米进行规律的训练方法,确定800米跑的节奏,反复练习,建立和形成更正确的个人800米节奏。
5、与水平相近或技能稍高的考生一起训练,采用跟进的方式加强节奏。
6、逐步将各段的节奏训练融入到800米跑中,与800米跑的节奏相结合,提高成绩。
7、教师根据每位考生的基本特点和条件,按发力顺序设计前200米、第二个200米、第三个200米、第四个200米的跑法,设计每200个- 计分。 该段的速度强度。
8、在不同场地、不同气候、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800米训练和测试。 经过上述反复长期训练,考生逐渐建立起节奏感,形成动态刻板印象。
三
注重弯道跑的技术训练
弯道跑和直线跑在技术上有很大的区别。 弯道跑的正确技巧:身体向内侧倾斜,右臂摆动幅度比左手稍大,右脚掌全部向内。 在800米训练中,弯道跑技术应作为一项特殊技术进行训练。 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学员可以逐渐掌握转角跑的技巧和技巧。 另外,跑弯道时要养成不要超人的习惯,因为超人要从外圈通过,会增加跑的距离,浪费体力。
转角跑技术要领:
1.右腿向前摆动时,膝关节微屈,前脚内侧着地
2. 左腿向前摆动时,膝关节稍向外,前脚掌外侧着地
3、右臂的摆动力量和幅度要大于左臂。
曲线跑训练方法:
1. 弯道变速跑:直道轻松跑,入弯道加速。
2. 弯道起跑:起跑器安装在跑道右侧沿弯道切点方向,使起跑后有直线加速距离。 跑到切线位置时,身体向左倾斜,进入曲线。
3、原地摆臂练习:双脚前后站立,身体略向左侧倾斜,右臂摆动幅度大于左臂。
4、加速入弯练习:运动员在距弯道30米左右,开始加速入弯,达到最大速度,以正确的身体姿势完成弯道跑。
5、放松跑出弯道:从曲线的一端加速到弧顶,靠惯性开始放松跑出弯道。 走出弯道时,放松身体,体验身体的自然调整,练习弯道与直道的衔接。
四
“极端”的做法
跑800米时,由于内脏器官供氧不能满足肌肉活动,跑到一定距离后,会出现胸闷、呼吸节律紊乱、呼吸困难、四肢无力、跑步困难等现象。 对于“极端”。 作为中考项目,发挥自己最好的成绩很重要,所以在训练中,应该把“极限”的处理方法作为训练内容,那么如何体现“极限”的一般方法呢?训练中的处理:加强呼吸深度,适当放慢跑步速度。 但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控制因人而异。 在训练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和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差异。 最后,每位同学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确定和掌握合理应对“极端”的方法和技巧。 为了早日度过“极限”,“第二次呼吸”,最终取得好成绩。
五
影响800米跑的因素
1、一定要让身体适应这种强度。 任何第一次长跑的人都会感到不舒服。 这不是肺活量的问题,而是你的身体不习惯。 一定要坚持长跑,让身体适应。
2.温度因素。 一般中考的时候气温都很高,高温对体力的消耗很大。
3、临场心理真的很重要。 当你想到跑步时,你必须让自己非常兴奋,而不是因恐惧而感到厌烦。 如果真在考试的时候当场爆炸,你想都想不到。
4.饮食问题,不吃油炸食品,正常饮食,均衡营养。
5、跑步方法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前面快还是后面快,只有你自己知道。
6、调整呼吸,肺活量好的分三步吸气,不好的分两步分两步呼气(我用分两步),分两步呼气。 通过鼻子吸气,通过嘴巴呼气。 这样做永远不会让你喘不过气来,至少比你随意的呼吸要快。
对于参加体育中考的学生来说,训练内容很多,800米训练只是其中之一。 在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在训练计划的安排上,要统筹安排,分阶段突出重点,确保每项活动都能取得好成绩。 即使在800米跑的训练中,训练的内容、方法和侧重点也是因人而异。 要使培训有针对性、有目的性,首先要清楚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和个体特点。 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确定训练内容、方法以及每次训练的运动量和运动量。 力量。 使培训工作尽可能高效,使学员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