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runner:漫山遍野,日日夜夜
一年跑20场200多公里越野赛,他们在国际上宣传广州
:漫山遍野,日日夜夜
近年来,随着越野跑在国内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中国跑者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完成了自己的“追梦之旅”。 广州就有这样一群“超级跑者”。 马拉松对他们来说就像一道“开胃菜”。 他们痴迷于比马拉松还强的极限运动,每年都在各地参加各种长度超过200公里的越野赛事。 ,动不动就在户外跑3天3夜,在外人看来,这几乎是“自虐”,但他们乐在其中。
对于跑者林海丹和姜良军来说,这样的生活已经坚持了十几年,他们也参加了这场全球十个国家的长距离越野比赛。 在参加国际比赛的同时,他们也不忘带上广州的土特产品,向外国友人推介广州这座花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图/受访者提供
程序员爱上越野跑
训练50公里“起跑”,一个月最多跑5场马拉松
林海丹是广州一家越野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 长期高强度的训练,让他身体强壮,皮肤黝黑。 广州的高温并没有影响他锻炼的热情。
据林海丹介绍,中国每年举办各类越野比赛约1000场,其中200公里以上的约有100场,他每年参加200公里以上的越野跑约20场。
林海丹的工作是程序员,2012年爱上跑步,因为长期加班和熬夜,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听朋友说跑步可以改善睡眠,于是决定加入跑步圈。 “没想到跑步会上瘾,一开始就停不下来。”
林海丹开始每次跑3公里,两个月后增加到每次10公里。 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他已经可以一次跑20公里了。 经过半年的耐力训练,他已经做好了跑马拉松的准备。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林海丹开始参加国内的马拉松比赛。 在他参加次数最多的时候,他曾尝试过一个月跑完5场马拉松。
后来,随着“跑步能力”的提升,林海丹渐渐觉得跑马拉松还不够,需要更上一层楼。 “越野是一项极限运动,条件比马拉松更高,难度也更大,所以我选择了100多公里的越野跑作为挑战。” 由于跑步距离和时间长,林海丹经常要一个人跑一天一夜以上,在外人看来,这纯粹是“自虐”。
如今,在火炉山脚下的越野俱乐部训练基地,队员们经常在这里组织集训,围绕火炉山开展山地跑。 他们每天的训练一般从50公里开始,一般跑到100公里左右,跑10到15个小时。 他们从早跑到晚,或者从黑到黎明是很常见的。 “所以在火炉山一带,经常能看到大清早还在绕山跑的学员,这些人大多是我们俱乐部的会员,他们在做长跑耐力训练。” 林海丹笑着说道。
越跑越上瘾
去高原训练去国外跑越野赛
自从迷上了越野跑,每当国内外举办长距离越野赛事,林海丹都会密切关注。 只要能安排时间,他都会尽量参加。 “参加这种极限跑,会上瘾,一个月不跑,会觉得空虚。” 在没有越野比赛的日子里,他基本上每周跑2、3次50多公里的长跑,以维持肌肉记忆和节奏。
为了提高自己在极端环境下的耐力,林海丹还前往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 他告诉记者,高原训练是提高耐力的重要途径。 跑步者在高海拔缺氧环境中会加快呼吸频率和心率。 一般很快,但适应一段时间后症状就会消失。 高海拔训练可以快速提高有氧代谢。
11年后,林海丹先后在全球十个国家参加过200多公里的长距离越野赛事。 他还总结了自己参加越野比赛的经验。 “只有赛后尽快消除疲劳,才能保持充足的体力参加下一场比赛。” 这些年,林海丹苦练“睡功”。 再吵的地方,他也能很快入睡。 “我晚上基本上是把头靠在枕头上睡着的。”
《意志的训练》
曾经坚持6天完成一场超级越野赛
近年来,林海丹和队友们参加了世界上最大的越野赛事——法国巡回赛勃朗峰超级越野赛(UTMB)PTL比赛中难度最高的比赛。 全程约300公里,累计爬升约26000米。 参赛队伍由2~3名选手组成,需在151.5小时内完成穿越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的旅程。
据林海丹介绍,本次比赛的首要难度是冰川、悬崖等复杂险要的技术地形。 参赛者将体验高空、险崖、落石、碎石路、隧道、斜坡等挑战,考验团队的综合能力; 二是天气复杂多变。 在6天不间断的越野跑中,跑者将经历各种天气; 三是强制安全负重,因为比赛非常危险,所有参赛选手必须携带5公斤以上的安全装备,包括帐篷、保温毯、食物、水、急救药品、止痛药等。
林海丹表示,由于比赛难度太大,目前国内选手完成比赛的不超过10人。 而他和队友姜良军是广东第一支完成越野赛的队伍。 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比赛的时间:变幻莫测的阿尔卑斯山,寒风,暴雨,浓雾,风雪摇曳,陡峭的岩壁,遍地的流沙,无限生长的草地参差不齐的岩石都在这里。 一个接一个,在前进的路上,每一位挑战者都时常跑着走着,走着走着,走着爬着,用尽了每一分力气。 白天烈日当头,晚上山风刺骨。 直到比赛结束前3个小时,仍有30多支队伍在赶往报到点乃至终点线。 最终,林海丹和队友姜良军历经6天5夜的长途跋涉到达终点。 “这是意志的磨炼。” 林海丹说,这6天,他们一共睡了15个小时,正是因为挤占了睡眠时间,换来了更多的上路时间,他们才最终跑完了比赛。
此前,林海丹曾两度参加过欧洲顶级越野跑赛事之一——TDG Giant Tour。 2018年9月的赛事中,林海丹翻越了25座2000米以上的山峰,总距离339公里,累计攀登30908多米。 冰川区的能见度只有两米,他不得不戴上头灯,小心翼翼地小步向前。 当他在冰川上奔跑时,脚掌落空,身体一个踉跄向前。 好在他的另一只脚已经踩在了旁边裸露的岩石上,他赶紧双手撑住,抓住旁边一块凸起的石头逃了出去。 随即查看地图,惊奇地发现,自己刚刚踩在地上,差点从冰川边缘数百米高的悬崖上掉下去。 “要完成这样一场超级越野赛,光有长跑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爬坡技术、身体平衡能力、滑雪常识、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
向国外宣传广州
《欢迎来到美丽的花城》
每次出国参加越野赛事,对林海丹来说也是一次开阔眼界的机会。 虽然比赛的所有费用都是自费,但林海丹还是乐在其中。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林海丹对广州情有独钟。 每次出国参赛,只要有机会,他都会竭尽全力为广州做宣传。 “遇到外国朋友,我会主动向他们介绍,我来自中国广州。这里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最热闹繁华的城市之一。” 有时林海丹和队友们会带一些广州特产,比如鸡糕、老婆饼,还有一些粤绣作品会带到比赛现场,让外国友人品尝广州美食,了解广州特色文化。 “作为体育爱好者,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弘扬广州的历史文化。”
林海丹还告诉记者,每次出国参加比赛,他都会在包里放两张中英文横幅,上面写着“我来自广州”和“欢迎来到广州”,热情地向外国选手介绍广州。作为一个美丽的鲜花之城。 . 不过,为了控制开支,林海丹每次比赛结束后都不会在国外呆太多。 基本上比赛当天他都会在当地吃顿饭,然后直接回广州。
林海丹说,他原本以为这几年的跑步热只是在国内,但当他到国外参赛时,才发现跑步热已经在全世界掀起。 在他参加的200多公里的各种越野赛事中,他甚至遇到了六七十多岁的选手。 “我真的很敬佩他们,他们花甲之年还能参加越野挑战,他们的活力和挑战精神令人惊叹。” 而这让林海丹意识到,年龄从来都不是跑者的阻碍。 借口。
今年9月,年近50岁的林海丹准备第三次挑战TDG巨人巡回赛。 如果他最终完成比赛,他有望成为中国第一位三度完成这项超级越野赛的跑者。
《跑步的乐趣》
期待在广州举办一场300多公里的国际越野赛
如今,林海丹的越野俱乐部已有2000多名会员,他们都是越野运动的资深爱好者。 记者了解到,这些“超级跑者”来自各行各业。 他们之所以“求虐”,是因为他们在跑步中找到了乐趣。
姜良军是一名跑者,曾与林海丹组队出国参赛。 “越野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新时尚。但越野跑绝不是高收入人群的垄断,普通人只要有热情,也能成为精英越野跑者。” 姜良军参加越野跑已有十多年。 他说,每次跑50多公里,可能需要10多个小时。 如果有同伴一起跑步会更好玩,有人在旁边看着更容易坚持。
姜良军说,参加超级越野跑是一个“求虐求乐”的过程。 6天的翻山过程中,在欣赏壮丽赛道的同时,还要经历生理上的“睡眠不足”、“膝关节肿胀”、“受伤”、“饥饿”、“缺乏”等多重身心挑战水”等。还有心理上的“幻觉”、“孤独感”、“迷失方向”等。
和林海丹一样,姜良军也以在国际上宣传广州而自豪。 “我们想让大家知道,广州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时尚的城市。” 姜良军告诉记者,他们在跑友中的宣传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像我们在从化举办的越野赛,现在有很多国际友人参加。”
如今,林海丹在广州组织了“从化100”越野挑战赛,每年都有超过2000名越野爱好者参与。 他说,从化及周边地区有十几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广州完全有能力承办300公里以上的国际越野赛事。 而他的目标是未来在广州组织一场300多公里的国际越野挑战赛。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