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长钦:要想提高成绩,首先要避免伤病

日期: 2023-06-09 06:00:32|浏览: 423|编号: 1743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丁长钦:要想提高成绩,首先要避免伤病

丁长钦专栏是马拉松助手正式推出的第五个名人跑步专栏。 在这里,众多知名跑友将与跑者就跑步技巧、训练、恢复等话题进行交流。 本期,女子中长跑、马拉松运动员丁长琴结合自己的职业经历,分享了自己在马拉松训练中的技战术心得。

如果大家有关于跑步的问题,欢迎在文末留言,我们会请丁长钦及时回复。

马拉松助理专栏作家

丁常勤

中国女子中长跑运动员

中国马拉松选手

2015重庆马拉松PB:2:26:56

那是2015年的重庆马拉松,也是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的资格赛。 备战时,我们的国家队正在非洲埃塞俄比亚集训。 一个训练计划,然后全力以赴安心训练。

世锦赛前,我们会根据本轮集训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比赛策略,比如:比赛节奏的安排; 提前查看比赛轨迹,预测比赛天气情况; 认识其他竞争对手。 天气炎热时,会准备帽子、眼镜等防晒降温用品。

比赛期间,将根据场上临时情况做出应急反应。 是跟着,按照自己的节奏跑,还是找一个适合自己节奏的队伍一起跑,都是临时决定的。

然后是补货。 每一个固定的能量补充和饮用点都不能错过。 临近饮水点时,要有意识地提前变换姿势和节奏去取水。 在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情况下,我跑出了那场比赛的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26分56秒,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女子马拉松的最好成绩。

比赛结束后,我不会立即停下来。 我会继续慢跑或步行一段时间。 心静下来后,我会补充一些糖原蛋白粉,并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

1.加入贵州省队,进入国家队

我1991年出生在历史名城遵义,说我从小就喜欢跑步,这似乎是不真实的。 小时候,我就像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喜欢跳绳、扔沙包……从小学到初中正常上学,这让我真正喜欢上了跑步。 体育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是从2003年的非典中崛起的。

当时非典很严重。 学校经常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 每天,他们都会在学校的200米操场上跑2到4圈。 就这样我爱上了跑步。

其实我小时候很调皮,也很争强好胜,从不放弃。 记得那时候,我最喜欢跟男生打赌。 放学后,我看谁先跑回家。

从那以后,我一直在跑步,直到一次中学生运动会,贵州省队的教练选中了我。 2006年,15岁的我进入了贵州省队。 我按照教练的安排练习。

2016年全国田径锦标赛

由于成绩突出,2009年11月,我进入国家队,成为中国田径队的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直到今年的全国田径大奖赛,我一直在坚持中长跑和马拉松。

马拉松最好成绩:2小时26分56秒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国际冠军

半程马拉松最佳成绩:74分38秒 贵州镇宁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

10,000 米最佳成绩:31 分 53 秒 韩国仁川亚运会银牌

5000m最好成绩:15分12秒韩国仁川亚运会季军

2008年南宁国际半程马拉松10公里第一名

2008年贵州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团体一等奖

2009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第一名

2009年全国青少年田径锦标赛5000米第一名

2010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第一名

2011桂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一等奖

2011年中国贵州黔东南超级百公里国际挑战赛第一名

2012年,中国贵州雷公山100公里国际挑战赛第一名

2013中国贵州金沙全国山地挑战赛50公里第一名

2013年第十二届中国运动会女子马拉松第二名

2013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第一名

2013莫斯科世锦赛马拉松中国区第一名

2014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第一名

201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10000米第一名

201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5000米第一名

2014韩国仁川亚运会10000米银牌5000米亚军

201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10000米、5000米冠军

2015重庆国际马拉松国际一等奖

2015贵州镇宁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第一名

2015北京世锦赛马拉松中国第一名

2016年全国田径锦标赛5000米第一名

2016年中国盘县杜鹃杯山地马拉松半程第一名

2017年全国田径大奖赛10000米、5000米第一名

中国田径协会备案

2.专业的团队生活

职业运动员总是长时间枯燥地训练,常常让人感到身心有些疲惫,尤其是在训练的瓶颈期,比赛状态处于谷底的时候,这个时候会让人觉得跑累了,而且他们会继续奋斗和奋斗。

每次来到这种时候,我都会对自己做一些调整,比如训练时听听音乐,改变训练地点或训练方式,或者练习瑜伽来调节自己的心情。

运动损伤在专业团队成员中非常普遍。 因为长期的运动和高强度的训练刺激,肌肉和关节组织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拉伤。 职业运动员日复一日不间断地训练,所以受伤是很难的。 恢复一般是边训练边恢复,所以恢复期比较缓慢,甚至常年伴随。

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我经历过胫骨骨膜炎。 这是每个职业运动员在训练初期都会遇到的问题。 主要是由于缺乏强健的骨骼肌、腱膜和肌力所致。 只要加强这方面的力量,核心组练习就可以帮助。

职业运动员的比赛也不同于普通跑者。 我们的比赛有任务、有目标、有要求。 主要目的是为国家或省争光。 因此,一般备战比赛,都需要详细、科学、合理地制定这个训练周期。

通常这个周期是2-3个月。 我们的训练量以周为单位。 每周最大跑量约为230公里,最小跑量约为每周170-180公里。 一般是两周练一星期或者三周练一星期。 每周主要上三节课,其余时间是恢复和核心肌群力量练习。

三大班的主要课程有混合氧、间歇跑、有氧跑、

混氧类:跑12公里,

节奏跑:配速从3分50秒到3分40秒到3分30秒;

间歇跑:400米73秒一次,间歇1分30秒或1分钟,或法特莱克训练(加速跑和慢跑交替进行的中长跑训练法);

有氧课一般是3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耐力训练,一般以4分钟配速或3分钟50分钟配速开始。

因为我第一次接触运动的时候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当时的训练量大约是每周130公里,主要是速度和爆发力。 青少年不适合训练量太大。 因为心肺功能和内脏还没有发育成熟。

经过多年的打基础,在身体机能各方面都能支持高强度高刺激后,平均每周总跑量在190公里左右,还会有2-3次高强度高速有氧运动每周进行一次耐力跑专项训练,以刺激心肺功能。

话虽如此,这里有一些给跑步者的建议:

(1)一般想要提高成绩的跑友,每周跑130-140次左右即可。 他们可以保持每周30公里或30公里以上的长距离耐力跑。 训练强度要根据自己比赛的时间来控制。 前两周不建议全力以赴训练,以自身80%的能力完成训练即可。

(2)跑者在平时的训练或比赛中需要了解热身的重要性。 要知道跑步前后拉伸肌肉和活动关节是有区别的。 跑步前要注意激活肌肉,活动关节,调动神经,让肌肉开启运动模式。 跑后拉伸肌肉,有助于肌肉快速排除新陈代谢,防止肌肉疲劳和损伤,防止肌肉打结,帮助肌肉恢复弹性。

3.跑步技术要适合自己

目前流行的跑步技术有非洲技术风格和亚洲技术风格两种。

非洲技术强调前掌外侧先着地过渡到整个脚底,然后迅速抬起。 该技术步幅大,弹性好。 主要缓冲在脚踝处,对膝盖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都很短。 ,效率也高,但缺点是如果小腿力量和脚踝力量差,很容易受伤,所以想要学习这项技术,首先要加强这两方面的力量训练。

亚洲技术风格是后脚跟先着地,然后过渡到前脚掌再抬起。 由于该技术中的额外链接,它会长时间停留在地面上,并且对膝盖有很强的冲击力。 跑起来比较吃力,但是大部分亚洲人都是用这种跑法,而且考虑到很多业余跑者力量较弱,只能用这种跑法。 这项技术要求步幅小,频率快,因为如果步幅加大,对膝盖的冲击力就会减小。 可以非常大并且容易受伤。

我平时分析很多业余跑者的跑姿和技术。 一般外八字很严重。 必须纠正这一点。 否则在跑步过程中力量分配不均,身体重心会偏向外八字形,造成膝盖负荷过大,比如我们常见的髂胫束问题,就是这样发生的。

纠正这类毛病,首先走路时一定要注意。 走路的时候就开始纠正错误的姿势,只有跑步的时候才注意。 跑步技术是跑步中非常重要的入门课程。 还应该多做一些体育锻炼,改善肌肉。 力量,核心强化练习,避免受伤。 我总结了导致跑步受伤的 10 大主要原因。

训练损伤的十大原因

1.准备活动不足或没有准备活动

2、训练量和强度过大

3.不规则跑法

4.路训过多

5.过多的上坡和下坡训练

6、体质弱

7. 课后清洁活动太少(包括轻松跑和柔韧性)

8、不注意按摩放松恢复

9. 要求太高,急于求成

10、睡眠不足,不注意休息

为什么体能训练如此重要? 请问大家一个问题:盖房子为什么要挖地基? 大家都明白,这样房子才能更稳固。 话又说回来,跑步也是需要基本功的,这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 甚至有人一味鼓吹“只要能努力跑,就能提高成绩”。

如果基本功不扎实扎实,那么运动伤病就会常年伴随你。 别说成绩了,就只能养伤了。 之前的所有训练都会功亏一篑。 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难以正常行走。 一生相伴,犹如农家粮被雹灾。

练武从深蹲开始,跑步从强身健体开始。 将跑步技巧与传统力量练习和核心力量练习相结合。 不要急着问自己能跑多远,今天和谁PK多少公里,明天能跑多少公里。 去挑战一个人跑几百公里,这样长期下去,可能离残疾不远了。 所以,要打好“基础”,等基础扎实后,再逐渐加大体积和力度,这样才不会耽误时间。

马拉松训练不需要负重,只需要小力量和小关节练习,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漂亮的健美肌肉,而是适合跑步的弹性肌群,可以快速多组使用,并根据超级恢复原则 做吧,再增加几组到你的极限,但首先不要过度训练。

业余跑者应根据自身身体机能和身体状况,科学合理地参加。

4、用快乐的心去感受马拉松

我们为什么要跑? 有人说是为了减肥塑形,这都是为了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这也是对我们的家庭和社会负责。 比赛过程中,如果感到身体有任何不适,必须立即放慢比赛节奏,必要时停止比赛,继续比赛,直到确定身体健康为止。

不能盲目追求结果。 要想在赛场上取得理想的成绩,就必须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然后逐步提高自己的训练水平。 当然,要想跑出好成绩,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气、路线、州)。

对我来说,其实每场比赛都有它的意义,每场比赛都有它的不同,每场比赛都能感觉到有很多可以学习和提高的地方。

如果说最有意义的比赛应该是亚运会,那是我第一次参加国际场馆比赛,也是我一直梦想的目标。 当时有幸跟国际知名外教卡罗瓦一起训练,收获颇丰。 训练方法和技术,我的5000米和10000米的比赛那段时间进步很快,那时候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都很大。

我的第一个马拉松是在大连。 其实普通跑者的心情也很相似。 跑前我满心欢喜,跑的时候想哭。 尤其是35公里之后,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痛苦。 当时我心里想,以后再也不跑马拉松了,还是在赛场上跑的舒服些,但是当我真的跑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棒,就告诉自己你很棒,因为你刚刚跑完了马拉松!

我体会到,马拉松是带着一种精神在跑,是那种在赛场上挑战自我的心,是那种在身体里不适的身体。 痛并快乐着的感觉真好!

我个人认为我的天赋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天赋只能说明一个先天条件,一开始你就比别人有优势。 至于最重要的还是后天的努力。 我想这也是因为我出生在贵州这样的亚高原环境。

我从事体育运动已有 11 年。 在我的体育实践之初,我非常感谢启蒙教练。 是他的三招,让我走上了体育这条路。 然后他是我职业队的教练。 感谢他对我的培养和培养。 还有就是国家队的训练。 我在国家队这么多年,得到了那么多名外教的指导。 感谢中国国家田径队给我这么好的机会。

其实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男朋友吧。 没有他的支持和鼓励,就没有亚运会女子10000米银牌的丁长琴,也没有重庆国际马拉松冠军丁长琴。 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是他给了我最深情的鼓励和陪伴。 一路走来,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成长,一起陪伴。 在我低谷的时候,他用他能给我的方式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站起来让我重拾自信! 我们一起在赛场上为彼此加油。 无论是受伤还是失利,我们都是彼此最好的安慰剂,只为我们做到最好。

马拉松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 跑步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也是我日常生活中必须做的事情。 退役后,我会把自己知道的跑步经验分享给更多人,离队后我会继续做跑步相关的事情。

最后,祝所有跑者都能快乐健康地跑完自己喜欢的赛道,用快乐的心去感受跑步的意义和马拉松精神! 祝大家跑步愉快、健康! 在赛场上一起承受身体、生理和心灵的痛苦,并快乐着! 用你的脚步丈量我们一起奔跑过的轨迹,感受用心奔跑的真谛!

丁长钦供图

转载或合作:微信号;

邮件

AED出租:(王先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