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湖南该如何“玩”?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千亿”新业态,我省该如何“玩”
草莓陆续上市,游客在休闲农场体验采摘草莓的乐趣。胡斌先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 记者近日从省农委获悉,近年来,湖南休闲农业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今年上半年,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1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1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3.3%。
省农委副巡视员文善标介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增长极。 农村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记者吴洪曼
热点
乡村旅游热潮兴起 休闲农庄忙迎客
现在正是草莓陆续上市的季节。 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鄯善镇桐子村,胡斌先的387亩白果园迎来了一大波游客。 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100多位游客来到宝塔园观赏和体验采摘的乐趣,周末甚至可以达到数千人。
胡斌先告诉记者,2000年高中毕业后,他自己谋生,在工程承包领域工作了近十年。 胡斌先2011年创业,将多年积蓄投入农业产业。 经过一年的努力,胡斌先正式成立了奥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农场,种植葡萄、无花果、草莓、秋冬脆枣等水果和时令蔬菜。 产品销往市、县及周边地区,深受好评。
“那时候我们搞的是工程项目,经济形势不好,看到国家不断加强支农政策,我就转行做休闲农业,一共投入了1890万元左右。” 胡斌先说,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基地面积从最初的100多亩逐渐增加到387亩。 如今,游客除了可以采摘蔬果,还可以在百果园的鱼塘里垂钓,在农家做饭。 生意兴隆。 公司日均接待游客200多人次,年营业额达800万元以上。 .
从全省来看,近年来,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湖南各地的休闲农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出现较大幅度增长。 据省农委统计,2016年,全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67万家,接待1.58万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 其中,全省规模养殖场4510个,星级养殖场1057个。
影响
休闲农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
休闲农场数量不断增加,在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十分明显。 对此,不少贫困地区也开始关注休闲农业旅游,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途径。
郴州市桂东县沙田镇胜利村是国家级贫困村。 村里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8分。 省畜牧渔业局进村扶贫以来,把水田养鱼、种草、养牛作为重要的扶贫产业,取得了可观的成效。 如今,胜利村除了继续发展原有产业外,还依托当地的山地资源,尝试发展休闲旅游。 据扶贫攻坚小组组长唐向北介绍,该村已于10月开通户外旅游线路,目前已接待三批游客。
胡斌先还介绍,公司不仅为当地7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以企业扶贫的形式帮助了该村33户贫困户。 除了允许农民以地入股外,公司每年还会向无地贫困户发放400元的慰问金。 此外,公司每年还向贫困户发放一定数量的雏鸡,再以每斤30元的价格回购,供农家食用。
“休闲农业对农民增收有很多作用,比如农民可以通过开发民宿、土地租赁、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增收,还可以通过投资买房,通过务农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 温山标介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都在农村,所以主要人员来自农民,农民是主力军。 据省农委统计,2016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直接就业农民64万。
现状
休闲农业
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据介绍,湖南休闲农业从萌芽、兴起到快速发展,已有近30年的历史。 不过,对于休闲农业的定义,业内仍存在不同看法。 对此,温善标认为,休闲农业依托农业(产业、生态、村镇、文化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功能拓展,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产业观光、农业经验和文化认同。 知识、生态健康、休闲度假等面向消费的新兴产业。 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拓展农业功能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实现农业物化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双重增值。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法定节假日增加,加之消费升级,人们对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休闲的需求不断增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市场将继续做大做强。”温善标说,湖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巨大,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一直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
从今年上半年看,全省休闲农业接待游客1.1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10.6亿元,分别比2016年同期增长15.6%和13.3%。“两位数增长是业内罕见。” 温山彪说道。
如今,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形态,已成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增长极。 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增加就业收入、促进产业精准扶贫、建设美丽乡村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打破
同质化现象严重,需重点打造“特色”品牌
事实上,随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长沙市望城区雷峰镇真人桥村素有“城中村”之称,多年前已形成休闲农场集群。 不过,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该村十分冷清。 除了当地村民外,几乎看不到游客,原本开发的休闲农场如今也难觅踪影。
“这两年生意一直不好,有时候连游客都没有。” 怡心园农场负责人表示,由于游人稀少,村里大部分休闲农场已经关门歇业。 自己做农场生意已经七八年了,现在只能靠分散的农场。 靠客户、订单和回头客谋生。
真人桥村村委会委员龙晓峰告诉记者,2007年和2008年是村里休闲农业做得好的时期。 全村1700多户人家,近三分之一从事农家乐活动。 现在村里的工作重心从发展休闲农庄转向拆迁安置,城镇化进程加快。 现在村里只有3间农舍。
“休闲农业不能简单理解为钓鱼、打牌,要建立农业产业配套。” 温山标指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有条件的,要有生态资源、交通、产业、文化等方面的优势。 因此,必须立足区域比较优势,打造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如果没有特色,又都一样,就没人去。”
规划
打造“百万就业、千亿产业”的休闲农业新业态
温山标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功能的天然局限性,居住在城市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反城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这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发展休闲农业。 力量。 同时,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域旅游的推广,休闲观光的普及,家庭旅游的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休闲农业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此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业产业链。第六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这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从产业动力的来源来看,很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城市的喧嚣、冷漠和孤独,所以他们也想回到农村;他们想回去,建设自己的家园,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休闲农场和乡村旅游产业的动力源泉。” 温山彪说道。
根据湖南省提出的相关规划,到2025年,全省将创建60个休闲农业发展重点县、40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园)、300个休闲融合机制重点镇。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育休闲农业产业。 管理万人,打造“百万就业、千亿产业”的休闲农业新业态,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新引擎,实现年接待休闲观光游客4亿人次以上,年营业收入10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