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绝对是各种。 并且在不同的时间点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比如比赛的时候,刻苦训练的时候,心情爽朗的时候……
一是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和赛况,边跑边和身体说话; 另一种是忘记跑步,完全考虑其他事情。 你是哪一个?
1.肢体对话
很多跑友喜欢预约跑步,平时的训练也以天马行空为主,和朋友一起聊天慢跑,可以忘记长期训练的辛苦。
不过名额在手是很容易的,比赛的时候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跑。 这就需要准确、实时地掌握身体的状况,预测后续的变化。
现在的节奏是不是太快了? 需要一点速度吗? 现状能否继续巡航?
这是与身体的对话。 在对竞技选手的研究调查中发现,在比赛中表现好的选手都是肢体对话型的。
2、马拉松是一场“与身体的对话”
第一次跑马拉松的时候,根本没有去听自己身体的声音。 只想按照预定的配速跑。 35公里后,我意识模糊,成绩难看。 经历了那次惨痛的经历后,我在比赛中小心翼翼地注意:我不放过身体发出的任何细微声音。
每公里时间的变化、主观感受的变化、心率的变化、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温度、风、周围球员等)---保持身心放松,边跑边感受和思考,并把握和预测身体的状况,以判断配速是否合理。 至少前30公里应该是“与身体对话”。
马拉松是一项长期运动。 有的人要跑6-7个小时,全程可能无法保持“与身体的对话”。 但如果不把握好自己的身体状况,就无法顺利完成比赛。
至今一直“天马行空”的跑者,请慢慢调整适应“与身体对话”。 马拉松与身体的对话,如滔滔江水,绝对永无止境。
3、天马行空是在逃避现实吗?
优秀的跑步者在比赛中是会说话的人。 在比赛中,野生型普遍缺乏经验。 或许有些评委会认为天马行空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思维方式。 不过,天马行空也有其独特的功效。
3.1速度运行时间
短时间高速奔跑时,天马行空的风格优于肢体对话式。 比如:跟在高手后面快跑的时候,跑最后一组间歇跑的时候,想忘记身体的疼痛跑得更快的时候等等。
这时候想一些和跑步无关的事情会比较有效,比如“跑完了,你可以去那个……”等等。
3.2 休息一下
慢跑时,与身体对话完全相反,一头扎进心灵的思考世界。 称为“冥想慢跑”,是一种典型的无拘无束的跑步方式。
不是“身体谈话”,而是“心灵谈话”。
放松也是跑步的一个重要目的。
3.3 拓展自由奔跑世界
跑步是免费的。 这不仅仅是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天马行空的跑姿,可以无限放大跑步的乐趣。
大多数跑友应该都被问过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