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依托秀丽山川、深厚人文民俗、丰富农林水产品的自然禀赋,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农家风情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新的生活需求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规划指导,做好总体设计。 要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成可持续的产业,必须先谋划,先做决定再行动,想了再做。 不折腾,不浪费,不走弯路,一件件事情做完,年复一年。 一是以主体多元化、业态多元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服务规范化为目标,着眼长远,明确统筹管理部门,强化市场化运作,建立建设标准,精心设计院落和房型,严格控制质量验收关。 二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围绕城区培育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增收机制完善、示范带动强的现代休闲农场。发力、培育共享农业、体验农业等农村。 新格式。 三是加强休闲农业经营场所创意设计,提升休闲农业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竞争力。 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继续做好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 注重乡村文化资源的维护和传承,重点保护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充分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手工艺,将原生态村落风貌的挖掘与现代发展元素的引入相结合,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 让山水林田路村成为乡愁永恒的记忆。
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推广,要创新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清、居安、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 大力开发古村游、花海游、花岛游、风车游、湖游等新景区新线路,建设草莓基地、蓝莓基地、葡萄基地、青梅基地,打造“采摘”东篱下菊”。 ,悠然见南山”意境。鼓励乡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品牌,多举办节庆活动,多参加展会,结交朋友,吸引知名度,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明星示范园区和省级示范点策划工作要注意,不仅要聘请专业公司策划一些热点,还要充分发挥那些长期在国外漂泊的本土人才的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推广,不定期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上宣传推介优质线路和特色景点,让城乡居民游览“绿水”和青山”,寻找“幸福的家乡”,追忆“漂泊的乡愁”,享受吃农家饭、尝农家菜、干农活、看农家戏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验。
推动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近年来,一系列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 有关部门要明确政策支持措施,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建设等基础设施和用地指标方面。 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倾斜。 上级财政每年安排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资金要用好用好,灵活运用。 要摆脱过去“撒胡椒粉”的普惠模式,相对集中使用政策性资金,确保用在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公开、公平地选择最适合的企业,力争支持一家成功,支持一家领先。 (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