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高跟鞋的缺点

日期: 2023-06-15 12:01:11|浏览: 410|编号: 1792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高跟鞋的缺点

跑步是最常见的户外运动方式,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掌握跑步的技巧,比如跑步时如何着地。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正确的跑步落地方式。

正确的跑步方式

1、前脚掌着地,过渡到脚尖踢地。

这是短跑运动员和中长跑运动员的动作特点。 优点是后蹬足,折叠度高,送臀快,方向准确,腿前摆。 重心前移快,爆发力强,跑速快,力量足,踝关节力量强。 目前长跑运动员的落地动作多为此类动作,但后踢并不要求如此饱满。 目的是为了省力,保持长时间高速跑。 以上动作适合青少年、40岁以下、有基础训练者、接受过系统训练者、踝关节力量较强的运动员。

2. 脚前部着地,脚后跟不着地,向后踢。

这是长跑运动员的落地动作,也是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的动作。 世界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加布里埃尔·格拉西就是用这种技术跑完了整个距离。 以上动作适合青少年、40岁以下、有基础训练者、接受过系统训练者、踝关节力量较强的运动员。

3.全脚平地着地,滚动过渡到用前脚掌踢。

90%的马拉松跑者都会用到这个动作,个别长跑者也会用到。 小步伐。 放在地上看起来不轻不重。

4.全脚平地着地,滚动过渡用脚掌向后推。

这种动作是业余运动员和跑步的主流。 一些中年人也用的很多。

5. 将整个脚向下推。

幅度小,折幅低,摆胯受限,跑速慢,步幅大,吃力。 这种动作适合中老年人、健身跑步和减肥人群。 这和跑4小时以上的马拉松选手基本是一样的动作。

跑步高跟鞋的缺点

①刹车发生在脚后跟触地时,降低跑步速度,需要用力。

②脚后跟着地时,重心后倾,跑不动,不协调。

③脚跟着地时腿是直的,膝盖承受很大的力,没有缓冲。 膝盖容易受伤。

④脚后跟落地时,没有后踢或后踢小,影响折叠,随胯摆腿,跑不快。

⑤ 落地沉重,不易,无法奔跑。 因为50%以上的中老年人骨质疏松,脚后跟着地不利于中老年人健身跑和减肥慢跑,而且容易造成中老年人受伤由于自身的重量。

⑥由于脚后跟着地产生的反作用力是向上的,所以从脚后跟到前脚掌回踢的时间较长,会影响横向前进的速度。

⑦对身体不利。 脚后跟的重力不能被足弓缓冲,产生的震动比前脚掌大得多,会震动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大脑和内脏,容易对脚造成伤害膝关节。

⑧脚后跟经常撞击坚硬的地面,也会损伤脚后跟的皮下脂肪垫,引起脚后跟疼痛。

跑步时双脚应该如何着地? 综上所述,前掌着地的方式是最好的。 但年老、体弱和体重过重的人最适合用脚掌跑步。

跑步时前掌着地的好处

①正常人的脚底是拱形的,其结构就像一座拱桥。 脚的大部分关节都集中在脚的前部,形成了前脚最好的弹性,可以缓冲外界的冲击,保护人体。

②人的脚前宽后窄,前支撑区比较宽,有利于保持人体在跑步时的平衡。

③ 前脚掌着地,制动性能小,前行水平速度损失小。

④前脚掌着地可以拉长下肢长度,也有利于增加跑步的步幅。

⑤ 跑步者的钉鞋,只有鞋前掌有钉子,这也是跑步时脚后跟不用着地的原因。

因此,在长跑中,如果想让着地动作轻盈、省力、灵活,既不减慢跑步速度,又不易疲劳,最好前脚掌着地跑步。 跑步时,前脚掌着地时间越短越好,步子越直越好。

如何运行

1. 轻柔的脚步声

有些人在跑步时会发出嘎嘎声。 这是因为脚底同时着地,脚掌着地不轻。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脚后跟先着地,通过脚心,最后过渡到脚尖。 关键是要拉伸膝关节,放松踝关节。

足、腿软着地和离地三个阶段,即落地阶段、支撑阶段、离地阶段。 着地阶段应充分利用髋关节和膝关节来控制脚后跟,释放装置在地面上要柔软; 在支撑阶段,应充分利用身体重量向前移动; 向前走,手臂也要积极摆动。 这三个阶段做好了,跑步的动作就会给人一种弹力十足的感觉。

2.注意上半身动作

人们在跑步时,往往会忽略上肢的摆动。 摆臂是指上肢从肩关节开始,经上臂、前臂、手腕至手,主动前后摆动。 经常看到有的人在跑步的时候双手并没有从肘关节处主动来回摆动,有的人有左右摆动手臂的习惯,这是不标准的。 与下肢的动作相比,上肢的关节动作更容易改善和提高。 但是没有必要刻意摆动双臂以保持平衡,只要能积极地前后摆动即可。

3、注意保护膝关节

长期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跑步对膝关节不利。 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膝关节受伤往往是跑步动作不当造成的,而正确的跑步姿势可以很好的预防运动损伤。

跑步时尽量保持膝关节动作连贯、柔和。 这样会让双腿的运动变得顺畅,不仅可以轻松奔跑,还可以避免膝盖扭伤。

4.注意腰部的姿势

腰部是身体的中心部位。 跑步时,腰部的姿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跑步的效果。 跑步时腰要稳。 但是,腰部有温度,并不代表腰部僵硬不动。 与上下肢相比,腰部活动幅度小,扭动自然。

跑步有什么好处

1.改善睡眠质量

通过跑步,大脑的供血和供氧量可以增加25%,这样晚上的睡眠质量也会提高。

2.“通风”功能

跑步过程中,肺容量平均从5.8升增加到6.2升,同时血液中携带的氧气量也会大大增加。

3、“泵”力大增

运动时,心脏跳动的频率和效率大大提高,心跳、血压和血管壁的弹性也增加。

4.增强免疫力

跑步可以促进白细胞和热原的产生,从而清除我们体内的许多病毒和细菌。

5. 保持肌肉强壮

经常慢跑练习会增强肌腱、韧带和关节的抗损伤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机会。 同时,皮肤、肌肉和结缔组织也能变得更紧致。

6.消除紧张

慢跑抑制引起压力的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释放,同时释放放松的“内啡肽”。

7.保持年轻

经常运动可以增加生长激素HGH的分泌,可以延缓衰老。

8.储存能量

通过跑步,肌肉肝糖原的储存量从350克增加到600克,线粒体的数量也增加了。

猜猜您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一、如何正确运行

2、正确的跑步方式

3、跑步健身的正确方法

4、正确跑步的技巧有哪些

5、原地跑的正确方法

6.慢跑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