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跑步太冷? 来跳绳吧~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不能坚持户外跑步。 这时候,跳绳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需一根绳子和一块小平地,就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加肌肉耐力,减少脂肪。
跳绳有什么好处?
青少年经常跳绳,不仅可以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强健骨骼,刺激下肢关节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加速大脑血管循环,刺激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
成人在业余时间跳绳有助于缓解压力,放松肌肉,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肥胖。 研究表明,跳绳十分钟比打篮球和跑步消耗的卡路里更多。
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年人可以适当进行跳绳运动,可以促进大脑与上肢、小腿肌肉的神经联系,有利于提高认知功能,防止认知功能下降。 它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延缓肌肉萎缩。
跳绳的正确方法
热身是任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跳绳前,可以拉伸、慢跑或步行5-10分钟。
在跳绳过程中,摆绳的主要部位是手腕。 跳跃的高度不宜过高,一般在3-5厘米之间,落地时有轻微的屈膝动作。 跳跃时双腿不要伸得太直,膝盖缓冲角度不足也会造成伤害。 膝关节保持自然弯曲就可以了,没必要刻意伸直。 着地时,要用脚底板起起落落,不能用脚掌和脚后跟。 整个过程中,呼吸要有节奏,全身要放松。
之后,做一些伸展运动以防止肌肉酸痛。
防范措施
体重较重者宜采用双脚同时起落的跳跃法,以免关节负担过重。 超重者不建议选择跳绳进行锻炼。 可以做快走、游泳等关节负担小的运动。
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运动量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判断,切不可勉强自己。 开始时可以每次跳60-100次为一组,休息30秒,跳5组。 待身体适应后,逐渐增加每天的次数,增加后不应感到过度疲劳。 如果觉得每组还能跳多一些,就酌情增加。
跳绳时间不宜过长,最长不宜超过两小时。 每周跳绳次数不少于4次,但不超过6次。 一般至少要休息一天。 劳逸结合,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成绩的提高。
活动时间最好选择下午3点到8点,不要选在饭前30分钟,也不要饭后一小时内。
跳绳时,要保持平衡的节奏。 在第一个起跳阶段跳得太快,会造成严重的体能损耗,后期难以持续,不利于成绩的提升,锻炼效果也会打折扣。 最好写一个时间表并记录每个结果。 不仅可以直观的感受到身体的进步,还可以增加信心,给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最好选择软硬适中、木地板、泥泞地面的草坪,以免损伤接缝。 如果在坚硬的表面上跳跃,请穿软底鞋。
跳绳固然好,但年纪太大,或有心脑血管病或骨关节疾病的患者,需遵医嘱。
图片来自网络
————————————————————————
主办单位:河北省体育局
制作人:郭丽君
编辑校对:何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