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跑者,学生时代的800米体测都过了吗?
曾几何时,年少轻狂,青春岁月是美好的,800米体测是残酷的,体育课是学校里的期待,800米是黑暗的存在。 那种被逼着跑,跑完就瘫倒在地的感觉,现在想起来还让人不寒而栗!
但是有一些跑圈的大神,
学生时代的800米还不够?
▼
01
号称高原坦克的王晓林,早已成为越野圈无数跑者仰望的标杆,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经历。
但他曾经是别人眼中的“胖子”。 他体重170斤,跑步困难。 当他还是学生时,他经常在运动中失败。 2008年他第一次跑步,跑了3公里,腿就完全走不动了。
然而,不屈不挠的性格让他开始挑战自己,跑得越来越多。 2012年,他成功完成了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开始了山地越野跑。 他说:“只有在地势起伏的山上跑上去,我才会兴奋。” 信心+努力+坚持让他创造了无数的越野冠军成绩。
02
清华高材生顾海燕,曾经是短跑的噩梦,现在越野是梦想。
她从小跑得慢,天性爱玩,却成了顾海燕爱上越野的最重要原因。
她说,大自然是一个有趣的游乐园,越野跑是一次难得的找回童心、回归自然的机会。 出发点不是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争斗,而是开始人与自然的约会,而是求天时地利人和,珍惜相聚,快乐相处。
03
曾经800米体测不及格的弱女子,5年跑了6000公里!
齐腰长发,身材好,却因用错化妆品长痘痘,失去自信。 惊魂未定之下,她寻找突破口,毫不犹豫的奔跑。 她跑了五年,五年后是六千公里。
她说: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五年的成长是一步步实现的。 当跑步成为一种习惯,你会越来越爱它。
04
800米的失败激发了周扬的自尊心,他努力了一段时间。
“不争馒头和口气。” 从此,跑步成为他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跑去超越别人赢得比赛。 工作20多年,坚持跑步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保持青春活力。 过去失败的800米不值一提。
800米似乎是很短的距离。 与越野马拉松相比,它应该是小菜一碟,但却是田径运动中难度最高的极限运动。 它也被称为“速度马拉松”。 需要800米的距离,必须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奔跑,才有机会出成绩。 这样会造成体内大量乳酸堆积,打破身体的酸碱平衡。 阴影。
大概每个人的初衷都不一样,释放压力,减肥,挽回面子,证明自己……开始跑步的那一刻,我就奔向了风和自由,仿佛找到了一个不平凡的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公里数的慢慢增加,心中的目标也逐渐变得更高,自信、美丽、健康、阳光、坚持……所有美好的字眼都展现在跑者身上。
从800米到马拉松,什么都可以做,让更多人明白:不要给自己设限,更不要给自己贴上“我做不到”的标签。 主动跑步不同于体能测试。 对一件事的热爱可以战胜一切。 我想这大概就是他们能够一直跑下去的原因吧。
▼
“热爱跑步的你,
你通过了800米体能测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