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是孤独的,跑步者一定要克制

日期: 2023-06-22 04:01:54|浏览: 428|编号: 1840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跑步是孤独的,跑步者一定要克制

大家好,我是鸿飞。 自从跑步以来,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出于感触写了一篇文章:

从2012年10月我正式开始跑步到现在已经五年了,从第一次跑三公里时气喘吁吁到现在我已经跑了六七场全程马拉松和多次半程马拉松。 进步不是一点点。 跑完马拉松的时间从一开始的5小时左右,变成了去年的不到3小时30分钟。 成绩上升了好几个档次。 马拉松使我的体力和运动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然而,马拉松训练改变的不仅仅是我。

长跑给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以前我不知道什么是自律——也许也是我自己的无知造成的——我为什么要自律呢? 然而,自从我开始跑马拉松,我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自律的生活。

1. 起得越来越早

跑步前,我通常在凌晨一点左右上床睡觉。 有时加班,更多的时候习惯性拖延。 那时我必须去睡觉了。 我一般早上8点起床,因为我家离工作地点很近,所以我总是在8点30分赶着洗漱赶去上班。 我经常不吃早餐。 晚起时我不觉得饿。 一点点饥饿和耐心都会过去。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给我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后果:我的身体开始发胖,头发加速脱落,我的骨头变薄,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随波逐流,并迷失了自己。 好几次我都被自己的迷茫从梦中惊醒,确实,我好几次都做了同样的梦,似乎我的灵魂正在努力挣脱这腐朽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良师益友的指点下,我决定开始练习长跑。 那是2012年10月,在新疆阿勒泰徒步一周后回到凤岗。 放下背包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小区的湖边跑了三公里,我的长跑生活正式开始了。 那时候,我一般晚上八点以后出去跑步,一次跑三五公里。 跑完感觉很舒服,大汗淋漓洗完澡感觉很饱。 休息了一会,觉得有些累了,就去睡觉了。 不再拖到很晚才睡,第二天早上7:00自然醒,感觉睡得很香。 渐渐地,每次跑步的距离越来越长,起床的时间也越来越早。

我一个人跑步已经一年多了。 到2014年9月,认识了一群经常在凤岗跑步的朋友。 最先见到的是奔哥、小鹏、清溪平蛋,接着是狂人、菜鸟等等人。 当时集合时间是6点后开始,要求6点前起床。 一开始,我很抗拒这么早起床。 我要求推迟时间,因为时间太早,我经常迟到。 但又不好意思总是有朋友迁就和等待,所以我起得越来越早,从7点到6点,后来当聚会的跑步量增加到25公里以上时,我就起床了。又改了。 5:40起床,现在是每天5:30,无论当天是跑步还是休息,有时特殊情况,比如比赛或者去较远的地方,会更早一些,你会得到5、4点起床。

如果我起得早,我自然就会早点睡觉。 我早睡的时间是11:50、11:30、11:00,现在是10:30。 早睡早起,早上的时间很多,跑步也从晚跑变成了晨跑。 早上没有中断,这使得跑步更加可持续和规律。

相信大家都深切体会到早起的好处:可以平静地享受美好的早晨,以前是被时间驱使,现在是自己掌控时间,可以在空旷的马路上奔跑而不被人注视。对于平时想做但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可以有时间安静地读书,尝试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花两个小时在健身房里推打铁,练核心,直到你大汗淋漓,靠着流汗才瘦了两斤,无论是时间还是体力,何乐而不为呢!

早起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自律的生活。 这与你的生活状态有关。 这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效率和精神状态更高,对生活有更好的掌控力。最近,微信朋友圈@思想春天表示,掌控生活的感觉就是一种幸福感,早起可以让我们感觉更幸福

2、吃得越来越少

作息的自律给人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为自我成长腾出时间和空间,而饮食的自律则让人摆脱了对食欲的控制,进而可以培养自我成长的能力。受控的生活

很多刚开始长跑的人都说:跑步就是为了吃得更好、喝得更好。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可以比以前吃得更多,不怕发胖,也可以比以前喝得更好。 我不知道他们是在谈论自己,还是跑步真的是主要目的。 前年秋天,我不知道如何控制饮食。 我以锻炼肌肉、增加蛋白质摄入为借口,每天吃很多肉。 几个月后,我的肌肉更加饱满了,我可以开始大步地跑步和走路了。 很沉闷,但是想上去却上不去。 在南门山湖边晨跑时,偶遇凤岗长跑圈神@长发。 我们边跑步边聊天。 我给他讲了最近跑步的感受。 长发说,跑步一定要清空自己。 清空你的胃,也清空你的心。 说者是无意的,而听者是有意的。 长发的话给我一种顿悟的感觉。 只是胃里吃得太多了,总担心营养不够。 我只是想得有点太多了。 图.清空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清空自己,并不是简单的清空胃、清空头脑、什么都不去想,而是一种看破纷乱、返璞归真的修行。 我们处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也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 在市场经济价值的引领下,谁拥有的多,谁就更成功。 人们总是认为自己需要很多,总是生活在焦虑之中。 ,随时准备抢夺更多,拥有更多,因此在无尽的物欲中疲惫不堪,焦躁不安。相对而言,孤独的跑步者更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能更有希望摆脱这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在饮食上,人们认为吃得越多越好,每天毫无节制地吞食大量的食物。 他们希望拥有更多,所以他们吃得越来越多。 其实这也是焦虑的应激反应。 有些人热衷于在朋友圈发布美食,以吃货的身份自我满足。 我不明白。 如果这些美味佳肴是他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觉得是值得称赞的,但也只是将这些食物吞进肚子里而已。 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事情,有什么可分享的,这些人无非就是炫耀我有这些美食,我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但我们知道,往往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吃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我们身边很少有人因为吃得太少而出现健康问题。 相反,很多人因为吃得太多而患上疾病,比如肥胖、“三高”、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所谓的“富贵病”,如果继续这样吃,会很危险。 事实上,现代人因肥胖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以非常高的速度增加。

长跑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消耗大量的热量。 跑步的人可以吃得好,因为我们消耗很多。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此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在聚餐或者宴会的时候,我可以吃到很多美味的食物,心里有一种优越感。 其实,这与自律生活是背道而驰的。 如果吃多了,身体不舒服,心里就会有点愧疚。 你为自己的放纵感到内疚,但每次你都以此为借口去消耗更多、需要更多的营养。 过去的。 和长发谈话后,我开始慢慢清空自己,刻意少吃一些。 如果没有高强度或长跑,我每次吃饭都控制自己只吃百分之七八饱,并减少肉类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后来发展到不吃肉,而是以素食为主,不吃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也不碰任何饮料,因为普通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 我学会了健康方便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平均主食有拳头大小,肉蛋鱼鸡有手掌大小(不包括五个手指),一把蔬菜,一把坚果,水果不要太多,一个苹果的总重量就够了。 这种饮食科学、营养,符合《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 也适合马拉松跑者,只要稍微增加主食的量。我们真的不需要吃太多,就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孔子说:长久的承诺,长久的幸福,就是说只有长久地生活在简朴(节制)中,才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享受美食是一种幸福,因为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适量的饮食则是更深层次的幸福。 这个时候,不是你满足你的欲望,而是你控制它。 这其中有莫大的幸福。 当然,管住自己的嘴并不容易。 一顿饭吃得少是很容易的。 长期控制食欲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自律。

少吃少想。 跑步原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后来被赋予了太多的意义,PB、荣誉、奖金等等,这些反而成为了我们的负担。 放下欲望就是放下束缚,这样你才能心安理得,行走如飞。放下欲望就是自由的能力,你对这个世界的需要越少,你就越自由。是

3、跑得越来越慢

经过一段时间的跑步,我的体能和耐力明显增强,运动成绩自然也越来越好。 从开始跑三公里气喘吁吁到跑完马拉松,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开心。 这就是成长的快乐。 相信每个跑者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这种自主训练带来的成长是非常快乐的,我们都很开心。

跑得越来越远,跑得越来越快。 我花了五个小时才完成了第一次马拉松,2013年的深圳马拉松,但这是我的第一次马拉松,我很高兴能够安全地完成比赛。随后的每一次马拉松,都有一个小小的进步

第二次是2014年的东营马拉松,那场马拉松的天气非常炎热。 我还是感冒了。 我计划在 430 分钟内完成比赛。 做好准备,赛前最长的长距离训练只跑了一次30公里。比赛过程中,由于前半程跑得太快,跑到32公里时就“撞墙”了。 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跑,中午12点的太阳晒得我筋疲力尽,又饿又渴,肌肉抽搐,浑身疼痛,在最困难的时刻,我体会到了那种感觉能够平静地接受死亡,还好最后活了下来,虽然中间因为抽筋不得不停下来走两三公里,没有完成赛前计划的目标,但是那场艰苦的马拉松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视为伟大的胜利,那种濒临死亡的感觉再也没有回来

我以4小时46分钟的成绩完成了东营马拉松。 这几年,我一直追求跑得更远、跑得更快。 为了PB,我气喘吁吁地进行速度训练,忍着疼痛完成训练计划。我不能容忍自己参加比赛,成绩却没有提高,没有为此感到自豪。 我确实有过一次PB,但伤病接踵而至。

2014年广州马拉松,在凤岗碧湖公园跑步时首次引发左小腿胫骨骨膜炎。 广州马拉松的前一天晚上,我还在考虑要不要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比赛,最终成绩:4小时19分。

2015年六盘水马拉松,足底筋膜炎,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比赛是和家长一起,比赛结束后,带他们去周边游览。 此次比赛用时3小时57分钟完成,突破4小时大关。

2016东莞松山湖马拉松,跟腱炎,目标是破330,但一开始太兴奋,跑得太快,跑到35公里时,大腿抽筋,不断掉速。 当我坚持跑到最后两公里时,实在跑不动了,配速下降到7分钟左右,最终用时3小时32分钟跑完了比赛

2017年大鹏新年马拉松,我努力备战,完成了多次间歇训练。 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终于突破了330大关,但我的左腿也来了。

每一次PB,每一次进步,都是用汗水和伤病换来的。 上次的卡蒂亚带综合症非常严重,折磨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晚上我可以从疼痛中醒来,但无法跑步。 多次尝试运行,均以失败告终。 看着朋友们在水库周围的绿道上有说有笑、跑来跑去,我心里羡慕极了,真后悔为了追求速度而伤害了自己。 我受伤了,每天早起去水库散步。 过了一会儿,我已经能小跑一段距离了,于是我和大家一起热身,开始跑步,慢慢地跑到疼痛难忍为止。 ,你不受伤你不知道,直到你受伤你才知道。 能够慢跑是一种幸福。 我开始静下心来思考我跑步到底是为了什么。

《诗》云:“奢靡无始,纯真有终”。 只有保持初心,才能不被打败,坚持到底。 我的初衷是什么? 我是一个迟钝的跑者,又不是一个职业运动员,何必执着于追求速度呢? 我喜欢跑步,因为它让我感到存在,它让我感到自由,它让我快乐,非常简单。 人生是一场美丽的旅程,但它的美丽往往被日常的琐事所掩盖。 我们还活着,但我们很少真正体验生活。 人生就像一颗蒙上了灰尘的珍珠。 跑步是一段不受打扰的自由时光。 在这些美好的时光里,我们可以专注地体验生活,体验自我,获得纯粹的幸福。 我喜欢跑步,享受跑步,享受当下生活的每一刻。 这样的跑步是为了体验自己的生活,这样的跑步让生活变得快乐而简单!

4、跑步的人越来越多

当我开始长跑的时候,凤岗跑步的人很少。 每次出去长跑都是我一个人。 我的第一次全程马拉松是2013年11月的深圳马拉松,也是第一次深圳马拉松。 我应该算是凤岗全程马拉松圈子里孤独的开拓者之一。

随着时间和训练的深入,我的跑步成绩一次次让身边的人惊叹不已。 他们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怀疑转变为跃跃欲试。 只要你足够坚持和坚定,自然会有一波又一波的小伙伴开始跟你一起跑。 当然,那些开始跑步的人可能不会一直跑下去。 有的人跑一段时间就会停下来,有的人坚持一两年就会停下来; 有些人因为工作和生活太忙而停下来。 压力太大,有的因为伤病停赛,有的因为其他爱好停赛等等,其实这些都很正常。走到一起就是缘分。 非常感谢一路陪伴我的朋友们。 尤其庆幸的是,到现在还有一些朋友一直坚持和我一起跑步。 我希望我们能一直跑下去,无论跑得快还是慢,在晨雾中,在升起之前,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在山间小道、水库绿道上,我们都可以自由自在、舒适地奔跑,只要因为我们可以继续奔跑

第一个组织凤岗聚会的人应该是@小百,2014年9月第一次见到小鹏时,我惊讶于组织者如此年轻。 当时他只有20岁。 毛; 我惊讶于这个年轻组织者一身非正统的装束,稚嫩英俊的脸庞,叛逆的发型,穿着一条不知道是长裤还是丝袜,还是大条纹的弹力打底裤。 事实上,小鹏是一个相当可靠的人。 那次我们是跑完水库六圈后认识的。 小鹏热情的跟我和一起去的@鸿源吃水瓜打招呼。 那时候,大家都在开心地吃着西瓜。 互相询问对方的跑步经历,分享自己的跑步经历,那种兴奋就像见到亲人一样,那些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当时,小鹏通过QQ群通知大家聚在一起交流。 我让他改用微信群。 这家伙居然问我什么是微信群。 嗯,他是一个年轻传统的假非主流。 我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 小组里有一些跑步的同事和朋友。 大家在这里交流、预约。 我记得一共只有九个人。 后来,小鹏不知为何淡出了跑步圈一段时间。 原来没人组织QQ群跑。 凤岗长跑队没有领头羊。 微信群里有很多大师加入,包括@浦哥、@菜鸟、@东广狂子、@祥野客,本哥当时才48岁,他以4分钟的速度跑了20公里,第二天20秒。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简直就是震撼,他就是一个只能仰望的神。 后来,@文姐也加入了微信群。 文杰的加入是微信群发展成为跑步群的关键因素。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跑步,群里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家相约参加马拉松,一起训练,一起拉长距离。 我们跑了广州马拉松、凤岗迷你马拉松、中山马拉松、清远马拉松、厚街半程马拉松等,彼此越来越熟悉,在比赛中产生了一种战友的感觉,更加了解彼此。也比较融洽,相处得很愉快

随后,小鹏又回到了跑圈。 正是在他的推动下,2016年7月,经过大家的讨论,跑团正式定名为跑团,取名“追风部落”,还制作了跑服。 ,也就是这个时候,跑团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跑团数量迅速增加。 定期参加聚会的人数从20人左右增加到50多人,跑步团体的人数也增加到250多人。人太多了,要做的事情也很多。 好在有文姐、小鹏、奔哥等人帮忙维护,尤其是文姐,每次聚会总是早早到场,集合大家,在跑步过程中跑上跑下的写真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瞬间为了所有人。 大家都以“健康快乐”为目标跑步,跑步团体开始良性发展。 重组会员体系,建立组织框架,正式成为更正规的运行团体

现在,跑团每周都会组织一次聚集跑,有专门的用品、专业的热身和伸展活动。 每个周日,不同职业、不同水平的跑者从凤岗各地赶来,与大家分享一次相聚,一次跑步,大家心意相通,快乐相聚。 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仪式感和归属感。 单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跑团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有人说,跑步是一个人的事情,没必要组团跑,或者去外地参加马拉松。 其实,一次聚会,一场马拉松,是长跑者的聚会,是跑者的快乐时刻。 在聚会、比赛中,我们从彼此阳光的脸上发现自己,也给别人带来欢乐。 会议和马拉松是孤独跑者心灵的共鸣。我们需要一个人去,我们需要朋友一起跑

清晨,吹着和煦的风,我在湖边的树下奔跑,没有人打扰,我的心无所住。风萦绕在我的肩膀和脖子上,我在风中行走。 那一刻,世界上的一切都变了。 太完美了,我仿佛与周围融为一体,风缠绕着我,我追着风,心里没有任何杂念,只想这样一直跑,直到世界的尽头和时间。

跑步五周年,为纪念——鸿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