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心率强度设计跑步训练计划

日期: 2023-06-22 11:01:55|浏览: 429|编号: 1842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如何根据心率强度设计跑步训练计划

对于占马拉松比赛绝大多数的业余跑者来说,如何科学训练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网上和书本上有很多方法,但看似选择很多,但跑步者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长期的训练准备对于备战马拉松尤为重要。 不仅关系到比赛的发挥水平,还关系到比赛过程中的体能。

上届港马,一名10公里女跑手经抢救无效倒地身亡。 据悉,主要原因是平时的训练不够,仓促参加比赛造成的。

但是没有必要有冲突的心态。 科学的马拉松训练方法逐渐被大家认可。 储备心率区间法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心率锻炼,保证心率不超过自己的极限。

1、预留心率区间法

心率储备法(Heart Rate,简称HRR)最早由等人提出。

HRR方法认为目标训练强度心率=目标训练强度百分比(%HRR)×(最大心率-静息心率)+静息心率

最大心率(RHR):每分钟最大心跳次数,当你全力运动直至精疲力尽时可以达到的值。

静息心率 (MHR):清醒、不活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心跳次数。

根据HRR法确定目标强度心率,运动强度可分为E/M/T/I/R五种类型。 强度 (%HRR)

可见E和M都是有氧训练。 按照这五个心率区间进行训练的方法称为储备心率区间法。

2.如何按照储备心率法进行训练

对于业余跑者来说,大多数情况下选择E强度跑就足够了。 对于想要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跑者来说,需要进行M强度跑的训练。

如果你想提高你的表现,你还需要T强度和I甚至R强度的跑步。 日常训练以一般E、M、T、I强度交叉训练为宜。

1. E强度常用于LSD(长距离慢跑)和间歇恢复跑。

至少需要 30 分钟的 E 强度运动。 对于马拉松的准备,LSD 长达两个半小时就足够了。

如果步伐比E强度慢,会消耗更多的能量,容易受伤。

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糖类)作为跑步的燃料,可以教会身体如何保存和利用肌肉中的糖原,还可以增强身体代谢脂肪的能力(需要减脂的同学注意了)。

E配速长跑训练时,建议不要喝能量饮料,以训练身体利用脂肪的能力,学会节省糖的消耗。

2、M强度是马拉松的推荐强度。

以心率在M区的配速完成全程马拉松相对容易。 对于想要提高成绩的人,也可以采用M强度跑作为LSD的配速。

还有另一种确定 M 配速的简单方法:使用您最近的 10K 比赛结果进行推断。 直接在10公里比赛成绩上加上3分钟除以10就得到每公里的M配速,但必须是比赛过程中认真跑步的结果才准确。

3.T强度可以通过长间歇跑/节奏跑/变速跑来训练。

3. 如何测试训练效果

在同一心率区间内跑得更快,意味着训练效果提升。 还可以监测平均心率和心率区比率。

相同配速下,平均心率越低,较低心率区间所占比例越大,训练效果越好。 这时,可以进一步加大训练强度/节奏。

文章编译自杭州马拉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101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