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网
美丽的稻米作物来源。照片由单位提供
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发展,必须以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动现代农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近年来,常德市定城区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重要载体,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着力打造亮点和特色。农业园区特色。 元民俗文化村(以下简称稻厝园)是园区现代农业与农业旅游融合的新名片。
稻枣园作为鼎城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龙头项目,集农耕文化展示传承、乡村振兴研究培训于一体,为乡村旅游、党风等群体提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示范。教育、团队建设和游学。 成果展示、人类稻作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探索与宣传、传统稻作文化与手工作坊体验、常德香米产品制作与品尝等。
“大家都挑选未成熟、未饱满的稻壳,这是播种前的第一个环节——选种。” 该基地集稻文化挖掘、教育、体验、宣传于一体。 孩子们可以体验插秧、移栽、除草、植树等劳动实践,了解农耕和劳动,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今天我们不仅参观了农耕博物馆,还制作了蒿粑粑,还体验了舞龙灯,真是美好的一天!” 一位在稻田里玩耍体验完毕的学生高兴地说。 在道长园,游客还可以体验制作面食、擂茶、蒿粑粑、年糕、舞龙灯等一系列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体验播种。单位提供照片
“打造以稻源为中心,以枫林口村文家起义红色基地和三角堆村绿色乡村振兴基地为两翼的旅游格局,实现农旅有效融合。 ” 米之源总经理杨友莲介绍,这里既是青少年劳动实践、红色教育、传统文化学习的绝佳场所。 也是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 您可以充分感受生态自然之美,身临其境体验农耕文化,品尝农家特色美食,领略“田园水满,稻叶齐”的田园风光。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前来稻丈园的游客络绎不绝。 蓝天白云下,游客们走在工业园区便捷舒适的道路上,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一路欢歌笑语,可谓是满载而归。享受。
游客体验舞龙灯。单位提供
公园变成了风景区,风景变成了“钱景”。 在工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下,村民们吃上了“旅游大餐”,全村集体登上了“旅游巴士”。 今年1-5月,稻厝园接待游客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带动草坪镇8个村510人直接或间接就业,实现农业旅游产值1270万元。
定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2022年,定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将达到1.35亿元。 “吃农家饭、住农家乐、看田园风光、买绿色产品、体验农家生活”一站式体验,已成为鼎城区乡村旅游的新热潮。
“我们将继续推进绿色生态赋能,将旅游产业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打造农旅融合发展典范。” 鼎城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产业园将继续深耕农业和旅游。 整合、产业链不断延伸,多措并举助农增收致富,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努力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