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跑了5个月,我怎么敢跑马拉松?
关于跑马拉松这件事,我初中就接触过。
作为一名成绩平平、没有什么特长的班里的一员,似乎如果不为跑步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做出一些贡献,那就太没用了。 但我就是这么没用。 积极报名,开局一流,坚持不到6公里,膝盖发软,率先下场。
随后的岁月里,跑步偶尔闪现在我的生活中,高中体检,大学体检。 昙花一现,匆匆见了面也无计可施。
直到我加入跑步学院,在采访中,刘松三遍问我的灵魂:你了解跑步学院吗? 你平时跑步吗? 未来你还想跑步吗?
作为一个失业者对工作(工资)的渴望,我信誓旦旦的回答三遍:懂一点。 跑步不多。 但我愿意以后继续跑步!
话已说出口,宁死不留。 作为一名编辑,我只是让自己的灵魂在键盘上没日没夜地奔跑。
注意,这个人叫阳光,她在跑
转折发生在2022年11月,在和小群的聊天中发现,两人都有渴望奔跑的灵魂,只是缺乏一些动力。 恰逢跑步学院线上30天跑姿课开课前夕,我们当晚立下誓言:跑步,从明天开始!
是的,我就是这样跑的。
因为我之前积累了很多跑步知识,看了很多书,查了很多资料,所以我的整个跑步过程是非常理性的。
一开始是隔天跑一次,每次热身10分钟,技术训练10分钟,跑步30分钟,拉伸10分钟。 持续了三个星期左右,在这期间,我也成功挑战了10公里的小目标。
我准备写一篇文章,谈谈跑步给我带来的改变。 我会阳光明媚。 阳气很透,高烧低烧高热,肌肉痛,脊椎痛,喉咙痛,眼睛痛,头皮痛,说不出话,哭不出来,跑不起来。
这个假期持续一个月。 直到周日训练营结束,大家一起吃得太饱了。 一向自律的龙井教练邀请我饭后去散步。 我想,如果我跑不过他们,我就跑不过他们了! 来吧,我可以整天逛街。
没想到,教练所谓的步行,竟然是竞走! ! ! (即使因为在等我,我也经常放慢速度。)
但也正是在这次步行中,我意识到我的身体可能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我也许可以重新开始跑步了。 不管怎样,苏涛教练给我分配了一个零基础组。 对于跑过10公里的我来说,一切应该不难。
断断续续的跑完行程,就迎来了春节。已经三年没有在东北老家过年了,果断订了票,行李箱里还留着跑鞋。 回到家乡后,虽然没有跑过一次,但面对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气,我表现出了东北孩子该有的自觉——暖气片下吃冰棍。
回到北京后,我开始恢复训练。 凭借跑一次、休息两次的频率,我在表现不佳的情况下积极提高。
从3月份开始,我在更加积极地安排日常跑步日程的同时,也和办公室小伙伴们达成了默契,每周三一起去胡同跑步。 我的训练频率是跑步、休息,每周跑步不超过5次。
她超级勇敢,敢于挑战马拉松
几天后,Asics的一个朋友说想赞助我们几双跑鞋,希望我们能穿着它去参加马拉松比赛。 当我看到这么棒的碳跑鞋时,我立即询问训练营中排名前三的高手有没有比赛计划,但高手们都说他们没有报名参加比赛,或者他们已经在东京了(参加比赛)位于东马)。
就在她担心的时候,曹琳(北马328)表示愿意站出来。 作为效率女王,她很快就报名参加了杭州钱塘女子半程马拉松。 并告诉我这个游戏没有门槛,先到先得。 我也冲动了,连忙将手指戳在了手机屏幕上。 等我回过神来,我就报名成功了。
为了对得起ASICS赞助的跑鞋,我更加积极地训练,希望能够完成第一个半程马拉松。 当我们准备干大事的时候,我们办公室又掀起了一股潮流——A流。 作为一个潮流人士,我主动发烧了三天。
一周后,就是比赛日期了。 每天在梦中我都因为无法到达终点而感到绝望。
3月24日,我和曹琳按照原计划乘坐高铁前往杭州。 这时,我调整了心态,认为只要能跑完比赛,我就赢了。 完全就像一个游客来杭州旅游,逛西湖,吃西湖醋鱼,见朋友,逛安迪直播间,在钱塘江边玩耍。 每天至少步行10公里,我说,就步行而言,我从来没有说服过任何人。
比赛当天,按照曹琳的计划,她5点30分起床,6点30分穿上雨衣(保温)前往起点,寄存包包,热身,等待比赛。开始。
虽然号码是在B区,但由于中间有些混乱,甚至是很靠前的位置,我们被人群推到了A区。
最后,一起唱完国歌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4000多名跑步者一起出发了。 比赛一开始,大家都明显兴奋不已,仿佛踩着风火轮,速度根本无法控制。 原本计划3个小时之内就能跑完。 我本来打算去找300只兔子,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过。 我只看到了245只兔子。 我想我会和他们一起尝试。 结果,兔子们也很兴奋! 我看了看手表,他们跑的速度都是630。
深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后,我决定自己跑,不要跟随任何人,也不要受到任何在我前面的人的影响。
我继续以730到12公里左右的配速跑步,并进行了第一次电解质水补充。 同时,我心理上也比较放松,因为跑了10公里后,我感觉自己有了进步。 在心里告诉自己,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已经超越。
17公里的时候,我开始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极限,双腿很累,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每次前进都是靠脚底碳板的弧度。 正好遇到一个医疗点,给膝盖和脚踝喷药后,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 我开始听到身后欢呼雀跃的声音,声音不断地说:
“还有3公里!”
“你跑到最后一刻了!”
“跑!不要停!不要走!”
我按捺不住好奇心,回头一看,原来是245只兔子。 我很震惊我竟然把兔子抛在了身后这么久。
说实话,我差不多走了18-20公里。 也许是受到了鼓励,也许是看到了终点,我在最后一公里恢复了体力,咬紧了两颗植入物,一口气跑到了终点。 抬头一看,245!
电源 - ASICS
现在把最重要的时间交给我最感激的ASICS。 没有他们的赞助,我不会下定决心参加。
我穿的跑鞋是ASICS为【Code 】打造的EDGE+。 其实去年办公室也收到过这双鞋,不过是SKY+。 这次收到了新配色,真的很有春天的感觉。
一般来说,EDGE+中底离地高度为31-39毫米,前后掌落差(8毫米),为跑步者在步频下提供了更高的负载率和更大的旋转力,并且对跑者自身力量的要求更加宽松。 另外,碳板的位置下移,更接近地面,弯曲弧度也加大,这也是为了帮助【踏频跑者】在跑步时更好地保持节奏。
也就是说,我戴的EDGE+更适合高步跑者。 同时,它的碳板更接近地面,对跑者能力的要求不像其他跑鞋那么严格。 我敢尝试这个7分钟的速度。
重量也很友好。 这是因为中底材质是ASICS FF BLAST TURBO,是目前最轻也最有弹性的。 外底依旧采用 GRIP 轻质橡胶,但重量比上一代要轻。
虽然在试用阶段,一度想放弃。 因为上脚很不稳,穿花盆底高跟鞋的感觉。 但是跑动时的这种不稳,会变成前倾感和倾倒感,非常容易获得速度。 这种倾斜来自效果和 TURBO 中底材料与精确放置的推进碳板的搭配。 这有助于更好地实现身体滚动,从而帮助配速跑者掌握运动节奏,完成有效推进。
而且鞋底在脚底以外的区域加大,鞋楦也比较宽,实际上增加了鞋子的着地面积,增加了稳定性。 所以我的跑渣其实不会轻易落到我脚下的。
总的来说,在比赛过程中,前5公里我是故意慢跑的。 鞋子非常稳定,感觉很安全。 中间5-10公里慢慢加速。 跟上速度后,你会明显感到不那么费力,向前翻滚。 它很容易运行。 如果你在5分钟内成为高手,你会感觉更舒服。
如果你打算在四月份参加比赛,你真的可以买一双。 建议去店里试一下鞋码,体验一下。 你真的会爱上这种感觉。
总之,非常感谢ASICS! ! !
我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本来,我是不敢写这个赛后记的。 毕竟作为一名跑步编辑,我的成绩并不好。 (其实我们的专业文章都是专业教练写的,我的编辑工作主要负责润色和排版)
最后,因为在训练营中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我知道真正热爱跑步的人会鼓励每一个勇敢奔跑的人。
这场比赛或许并不完美,但对我来说,完成比赛更重要。
这是一个有点冒险的挑战。 我才跑步5个月,训练不是很积极。 我也经历过新冠、甲型流感。然而,没有挑战如何突破。 我的经历可能不值得借鉴,但我希望你能通过我的经历看到,普通人是可以通过训练跑完马拉松的。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跑步、享受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