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走路、打字能赚钱吗? ——一些“赚钱”APP的真相调查
新华社济南7月29日电 题:看视频、走路、打字能赚钱吗? ——一些“赚钱”APP的真相调查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邵露文 于俊杰
看新闻可以赚钱,看视频可以领红包,甚至聊天、打字、走路、跑步都可以赚钱……现在,一群号称用它来赚钱的手机应用正在崛起。频频在互联网上做广告,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这些App大多涉嫌夸大宣传,承诺的高额回报往往没有兑现; 鼓励用户拉人脑袋往线下发展的模式引发质疑。
声称打开就得38元红包,实际却拿到6000个无法提现的“金币”
“现在,利用赚钱噱头的应用程序几乎随处可见。我们经常看到长辈在几个家庭微信群里转发促销信息。” 山东潍坊居民朱贤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通过看新闻、看视频、走路就能赚钱的APP。 短视频平台、微信群中频频出现广告,号称诱人福利,吸引人们下载。
记者进入某短视频平台进行测试,发现浏览五六个短视频后就会出现广告,并且声称“赚钱”的App广告出现得非常频繁。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赚钱”的应用程序并不能实现其声称的好处。 朱仙的妈妈曾经使用过一款声称可以通过看视频赚钱的应用程序,认为自己可以赚很多钱。 结果,“金币”折算下来,每天只剩下30分钱。
在一款号称“看视频赚钱”的名为“种子视频”的应用上,记者看到,第一次进入该应用后,页面上弹出一个“新人红包”,上面写着“需要38元”。元打开,红包可以立即提取。” 点击打开红包后,又弹出一份“收入通知”,告知记者领取6000个“金币”。
进入收入页面后,记者看到,不仅承诺的38元现金拿不到,而且6000个“金币”也无法提取。 根据提醒,如果您想提取现金,必须继续观看视频。 所谓的6000个“金币”实际收入还不到1元。
一些“赚钱”应用设定了多个获取利益的前提条件。 在一款名为“追书”的APP上,记者首次点击进入后,弹出窗口显示“我送你一份见面礼物,新人最高6.68元现金红包”。 获得2.18元。 记者进入提现页面看到,需要赚取30多元才能提现。 除了看小说之外,赚钱的方式还有签到、分享、做任务、收徒弟等。 记者在这个平台上阅读了十多分钟,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济南市民陈思告诉记者,她之前下载过“趣输入”、“趣步”等应用。 前者声称手机打字可以“赚钱”,后者则声称走路可以“赚钱”。 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应用会不断弹出广告,提醒自己领取“金币”、邀请好友。 “我没有按照弹窗的提示操作,使用了一个月,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陈思说道。
在安知、、豌豆荚等移动应用市场,打着“赚钱”噱头的App不少,而且覆盖领域广泛,包括新闻阅读、视频播放、手机输入法、健康等练习。 部分应用市场统计显示,“趣步”、“种子视频”等相关应用最高下载量超过1000万,下载量超过100万的也不在少数。
发展线下拉人头,内容涉及赌博色情等。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以“赚钱”为噱头的App都以各种高额奖励鼓励用户下线,以吸引更多用户。 例如,号称走路就能赚钱的应用“Funbu”,将其拉动的人数与用户等级、收入挂钩。 线下多招募1人,线上的推广活动就会增加0.05,推广活动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收入。
“Funbu”用户孙晓(化名)表示,根据开发用户数量,“Funbu”将用户分为一星达人、二星达人、三星达人等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不同的分成奖励。 所谓一星天赋的条件是基础活性大于2000点,三星天赋大于100点。 基础活跃度与线下发展人数成正比。
有平台声称,老用户邀请新用户后,只有新用户完成平台赋予的新手任务后才能给予返现,而平台给予新用户的任务实际上是继续线下发展。
记者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声称“赚钱”的应用程序都包含浏览信息版块,而所谓的“新闻信息”大多是垃圾信息。 在“种子视频”、“微利看男”等APP上,内容多为播放色情内容的广告,涉嫌宣扬赌博信息。 ……”“90后女孩玩手机就是为了赚钱,赌20块钱,天天赚钱!”等等。
记者随机打开一则“赌博赚钱”的广告,随后进入了一家赌博游戏网站。 APP内的广告页面声称,只要遵守游戏规则,充值一定金额即可保证盈利。
业内人士表示,大多数所谓的“赚钱”平台都包含大量广告、八卦、猎奇信息。 这些平台利用这些垃圾内容来获取点击量并赚取利润。
部分地方启动专项整治,倒逼平台加强审核
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类App中涉嫌赌博、色情等内容不符合现行监管规定,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
据了解,一些地方已经对“赚钱”APP进行了整改。 6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约谈了趣头条、回头条等曾经声称“看新闻就能赚钱”的信息平台,要求相关企业加强广告发布前审核把关,杜绝虚假违法行为。广告; 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这类玩手机、刷微信就能轻松赚钱的广告,以免上当受骗。
记者发现,对于拉人脑袋下线的现象,目前仍缺乏有效监管。 北京志林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占表示,鼓励下线发展,让老用户和新用户形成上下等级,根据参与者直接和间接发展的线下人数来计算和支付报酬。本身,形成一条“金钱链”,部分模式类似于传销的构成要素。 目前有很多APP具有拉人头的功能,并且线下开发。 监管部门应尽快规范此类行为。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表示,建议加大对相关APP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倒逼平台加强广告审核,规范自身行为。 此外,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此类平台运营资金的监管,防止平台出现“跑路”现象,损害用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