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跑步
题记:读完《写作是一门手艺》、《学术写作就是这样》、《写一篇好论文》等学术论文写作方法书籍,回到日常写作实践,思维开阔了很多。 主题、想法大纲,然后查找资料,尽量让你的表达尽可能接近客观。 于是最近又开始每日更新,同时成立了“007青山写作群”,每天创作一篇文章分享,欢迎有兴趣的朋友私信,一起写吧!
1.我的跑步记录
说到我个人的跑步经历,我还记得我代表学校参加镇上的小学运动会。 当时我参加了400米的比赛。 我不记得当时的跑步成绩了。 有人欢呼,有人大喊:“跑这么慢,别跑了”,并绞尽脑汁向前跑,以免伤害幼小的心灵。
高三的时候我参加了运动会。 当时,没有人报名参加3000米比赛。 我认为这个领域应该没有竞争对手。 我觉得跑步也很困难。 我也每天早上跑几圈。 比赛过程中我感到有点头晕。 我一直很感激有一个同学给我打气,帮我数圈,不然我不知道如何坚持下去。
当我上大学时,我把跑步作为我的常规活动。 我起得很早,每周跑步两到三次。 我记得我大一的时候学校宿舍在南区。 为了跑步的乐趣,当时有同学夸奖我说:“你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将来一定能做出伟大的事情。” 后来换了宿舍,跑步也方便了。 每天晚上,我都会去操场,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就跑一圈又一圈。 美丽令人难忘。
在同学的怂恿下,我报名参加了大三时的第一次马拉松比赛。 我平时跑的最长的距离只有13公里。 挑战42.195公里显然是拼命的节奏。 幸运的是,我坚持到了最后。 那一年我刚刚23岁。 ,当你还年轻,急需外部挑战来证明自己的时候。
第一份工作是在怀柔,在那里我见证了跑步的高峰期。 每天早上5:00集合,跑到红螺山再回来。 我坚持了大约三年来回10公里左右。 马拉松前后我也跑了七八次。 大家都好辛苦明心。 现在想起来,这仍然是我的高光时刻。 最好的跑步者是北京马拉松。 在跑友们的带领下,我很轻松地跑到了终点。
毕业近十年来,我一直保持着跑步的习惯。 如果可以的话,以后每年我都会坚持跑一次马拉松,以此激励自己坚持跑步,保持日常锻炼的节奏。
2、跑步有什么好处?
享受运动带来的快感。 每次跑完后,你都会因多巴胺的释放而神清气爽。 跑完后,你会慢慢地走在路上,你会感到一种成就感和一种轻松感。
保持健康的身体,跑步还可以塑造体形,保持皮肤弹性。 身体的状态影响个人的情绪,让人更加积极阳光。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每天早上六七点完成跑步,不仅赢得时间,而且一整天都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
为了增加自信心,早起、跑步都是超越个体的动物天性。 克服自己的惰性后,就能获得成就感。 每天这样坚持下去,就能让人充满自信,充满活力。
跑步本身也是一种爱好,而且还找到了同路人。 第一份工作,因为跑步,结识了一大群跑友。 第二份工作,因为跑步,我带动了一帮同事开始跑步。 他开始有了社交属性,可以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甚至可以通过参加马拉松去不同的城市,挑战自我,组团旅行。 这是生活中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跑步也是数据化程度最高的运动项目。 完全可以量化,没有偷懒的余地。 最简单的就是最有效的。 没有办法白跑,每一步都算数。
每天坚持,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有时间,那就每天出去跑步,坚持两三个月,我觉得塑造是一方面,另外一个人就会进入一种新的精神状态,而且拥有对生活追求坚持的爱好,那也是一种幸福。
3、跑步的难度是什么?
我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 我经常出差,社交也很多。 生活节奏容易紊乱,跑步很难坚持下去。 以后出差,至少要带自己的跑鞋。 景观。
雨天不适合跑步。 也许这只是一个借口。 既然都是锻炼,如果跑步条件不允许,可以通过爬楼梯来实现。 最近的上海雨季,户外跑步肯定会被淋湿。 想到这里,早起爬楼梯也是锻炼心肺的一种方式。
我不想一个人奔跑,我一直向往在北京。 跑友们的跑步声和同频共振的快乐令人惊叹。 即使是简单的跑步,一起吃面条,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变,现在上海只剩下一个人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跑者。 有时我过于依赖跑步者的环境支持,但我不想跑步。 我想这就是需要克服的孤独感。 你必须跑,才能像以前一样。 和朋友保持联系,一直跑,不怕见不到朋友。
如何克服困难,出去跑就是胜利。 至于多快或多慢,就身体健康而言,跑步是不可能出错的。
4. 有哪些有用的跑步经验值得分享?
昨天我跑了10公里,但只用了51分钟。 平均配速为 5'09 分钟/公里。 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快了。 也许是因为我白天睡得很好,或者也许是我根据心率来管理跑步。 在这个理念中,跑步不应该关心速度,而应该关心自己的心率,让心率处于一个相对稳定、舒适的状态。
正常跑步时,心率最高达到168。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心率有点高时,你常常会快跑1公里,然后放慢速度。 心率很快下降到平均水平以下,当达到133左右的时候,你就可以继续跑步了,并尽可能将心率控制在更舒适的水平。 这样,每公里一个循环,持续10个循环。 以心率作为参考指标,人不会特别累。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想这个节奏,完成半程马拉松是没有问题的。
在跑步过程中,我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率,那么跑步时的正常心率是多少呢? 回去查一下《跑步圣经》推荐,分享给大家:
220—年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的理论值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但有30%的误差),3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190
当距离小于10公里时,跑步者的心率为最大心率的90%至95%
马拉松比赛中,跑步者的心率为最大心率的80%至85%
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70%慢跑仅用于体力恢复,不会对肌肉造成任何刺激
如果跑者在马拉松比赛中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85%至90%,跑者可以在3小时30分钟内完成马拉松;
如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80%至85%,跑步者的马拉松时间将超过3小时
当我们累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分离我们的痛苦。 以下内容来自张占辉的《跑步治愈》:当我们跑到15公里左右的时候,我们确实会感到累。 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分离疲劳,就是要注意体会,是肌肉疲劳、气短,还是意志力薄弱想要臣服? 事实上,你并不是全身都累,只是你的一部分累。 学会分离,学会控制。 你再想一想,当生活变得一团糟,工作没有头绪的时候,如果你学会了分离,你是否也会学会控制,提高效率呢?
5. 总结
生命永无止境,运动永无止境,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与自然互动的能量。 在山里、在路上、在阳光下、在奔跑中寻找自我的存在,也成就更好的自我。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