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也是一种“治愈”运动? 人气教练张占辉的《跑步圣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跑步是一种气喘吁吁、咬牙切齿、大汗淋漓的“自虐”行为。 作为一名拥有10年经验的资深跑步教练,张占辉在他的新作《跑步治愈》中告诉读者,跑步可以是一种轻松且令人上瘾的治愈运动,它可以帮助你恢复能量、克服负面情绪。
近日,《跑步治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 这是继张占辉《控制》销量突破30万张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 适合所有期待跑步、期待健康、期待治愈的读者。
张占辉,2008年毕业于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毕业后,他在柏悦酒店“悦健身”中心担任健身教练4年。 从默默无闻到口碑相传,成为徐小平、周航、托布华等企业家、明星的私人教练,以及世界500强企业的健康管理。 顾问,一直走在健身行业的最前沿。
《跑步治愈》首次分享了张占辉独特的运动理念和训练方法,不仅能帮助普通人从害怕跑步到爱上跑步,提升能量和体能,还能有效帮助跑者完成半程跑步。 -马拉松拉力,全程马拉松梦想。 作者为初学者提供了非常友好的锻炼方案,旨在让大家成为轻松跑步的高手。
村上春树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被誉为“世界上最热爱跑步的作家”。 他从30多岁起就每天跑步10公里。 这个良好的运动习惯让村上春树受益匪浅。 除了明星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跑者体验了跑步带来的奇妙蜕变,将跑步劳累无聊的苦差事变成了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通过跑步学会了分离疲劳,学会了专注,学会了更好地管理时间。 他说:“跑步不是一种对抗性的经济,而是一种永无休止的自我超越。”
11月22日下午,张占辉在言几又读书(中关村店)举办《奔跑治愈》新书分享会。 张占辉在活动中表示,很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锻炼的时候越累越好,找很贵的教练训练,训练结束后很痛苦,但安慰自己感到痛苦就是训练的结果。 太多人想要锻炼,却被“三分钟热情”吓退了。 他一反常态地提出“没有坚持不下来的运动习惯,只有不能忍受的运动强度”。
活动现场
“健身先健脑”,除了少交智商税外,认知是健身非常重要的一环。 “网上有一些非常厉害、神奇的健身方法,大部分都是荒唐可笑的,甚至有害健康。在运动之前,你应该对健身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能够明确自己的健身目标以及想要达到的目标。”想要实现,然后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健身计划。”
科学训练的第一步是设定合理的强度,每次训练多长时间,跑多少公里,什么配速,什么坡度,心率控制在什么范围。有必要明确一下要点,比如耐力训练,目标是跑很长时间,而不是追求速度。
很多人认为跑步很容易导致肌肉酸痛、膝盖不适……张占辉指出,疼痛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学会正确的跑步姿势,开始拼命跑步。 大多数人的跑步姿势是“坐着跑”。 如果调整为“重力跑”,就会事半功倍。 日常跑步时,还应注意脚趾、膝盖的方向、跑步点在身体的正下方等跑步姿势细节。 正确的跑步姿势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反而能给跑步者带来“内啡肽快感”。
此外,书中还详细讲解了能让读者跑得更快的“间歇跑”、跑得更远的“耐力跑”以及能让读者跑得更远的“马拉松跑”,包括一个人如何完成马拉松。从0到1。完整的课程涉及跑步的所有技术和心理准备。 如果运动后不休息或者休息方式错误,把时间浪费在对身体无益的“假休息”上,就会适得其反。
《跑步心理学》,让跑步自然发生
许多人都经历过跑步的痛苦和恐惧。 一旦开始跑步,你就必须与内心的“我好累”、“我做不到”、“我不能再跑了”的声音作斗争。 当你退缩不想跑的时候,你常常会骂自己,强迫自己跑。 这只会让你的身体一次又一次记住疲惫的痛苦,增强你对跑步的抵抗力,甚至引发恐惧,形成恶性循环。 科学的跑步训练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找到跑步的真正动力,二是解决如何坚持跑步的问题。
张占辉指出,不要把奖励与物质挂钩,表扬后不要说“但是”,不要在跑步减肥过程中与别人比较,打乱自己原有的节奏,变得贪图更多,最终让自己陷入了罚球的恶性循环之中。
跑步会给我们带来一种幸福感,那就是心流。 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去做一件有目标、有挑战性的事情时,你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而你的能力也刚好能够应对这个挑战。 它的特点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忘记自己,忘记时间的流逝。 无论工作多么复杂,你都会毫不费力,并有强烈的愉悦感。
如果你想体验“心流”,你选择的任务需要具备四个特点:愿意付出的目标、及时反馈、专注、选择合适的难度。 科学跑步可以同时满足这四点。 特征。 本书推荐人何凡表示,展辉教会他学会分离,学会专注,让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跑步的同时,他可以倾听自己和世界的声音,将自己的能量场与一切联系起来,让他找到幸福的感觉。 其实这是一个治愈自己的过程,让自己随时都充满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