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南晓村:乡村振兴之路另谋出路
介绍“菠萝博士”
建立农业创业园
“南晓人勤奋好学,菠萝种植技术一流。现在我轻松多了,每年只在几个关键时间点进行技术指导。” 每年六七月是菠萝收获的季节,但菠萝最怕下雨,也最怕雨后暴晒,所以黄来玉总是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来到南晓“看守”。 今年,看到菠萝长势喜人,他很高兴。
50多岁的黄来玉出生于台湾茶果之乡南投县。 他从小就喜欢与果树打交道。 黄来玉靠着自己的“钻”力,培育出可以直接用手剥皮的菠萝,因此赢得了“菠萝医生”的绰号。 2021年,南晓村村支书薛二辉带队来厦门考察,见到了黄来玉,立即邀请他来南晓考察。
“为了保留好品种、好技术,一方面,村里整合了犀浦西周边140多亩土地,供黄博士试验;另一方面,从体制机制上看,福清步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村里退役军人众筹、贡献劳力,为特色精细农业做大做强储备后备力量。” 薛二慧说道。
菠萝种植收获成功后,该村立即引进九品香莲、大红袍文旦柚、台湾雪蜜枣、奶果玉米、泰蜜青柚、红心番石榴、红心火龙果、鸿飞木瓜等特色品种等,集中火力打造台湾精品水果园区。
开设手工教室
丰富的休闲旅游体验
沿着农业创业园的休闲步道行走,路过一栋红砖房时,一阵浓郁的烘焙香气扑鼻而来。 “这是我们的凤梨酥DIY体验馆,也是黄博士将台湾观光休闲农业复制到南晓的‘杰作’。” 南晓村村员高婷向记者介绍。
“菠萝医生”种植的菠萝自然品质优良。 黄来玉改良的凤梨品种香气浓郁,酸甜可口,成为台湾知名凤梨酥品牌“小辣山”的原料。 在台湾,该品牌的凤梨酥销量每年可达3000万个。 为什么不在南晓就地取材,做一个凤梨酥品牌呢?
随着第一批凤梨的收获,凤梨酥DIY体验馆也正式开业。 “我们的手工凤梨酥一定要把健康、自然、生态的理念贯彻到底。” 黄来玉介绍,南晓凤梨酥的馅料均采用当地种植的凤梨制成。
凤梨酥DIY体验馆负责人薛梦琴告诉记者,体验活动非常火爆,平均每月有500-600名游客,每年销售凤梨酥5000多斤,收入过百万元。 在此基础上,该村不断改造农业创业园周边景观,依托牧场、农家乐、采摘园等资源,建立集农业、休闲、农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园区,打造“田园综合体+乡村休闲旅游”平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矿产资源禀赋
推动全球振兴
“挖掘资源,没有资源就创造资源。” 这种创业精神不仅体现在农业旅游休闲的发展上。 来到下河阳自然村,古色古香的建筑给游客另一种体验。
下河洋是南晓村所辖13个自然村之一。 村内连片风格各异、风情异域的古民居,其中有气象学家、福清第一位“两院院士”高又喜故居。 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完整小学校旧址——夏河阳学堂,以及有200年历史的基督教教堂——河阳堂。
为弘扬古宅文化,南晓村成立了福建省首个古宅保护合作社,修复了步云书院、高又喜祠堂、医馆等25栋古宅,建成了革命斗争历史纪念馆、院士馆等。高又喜纪念馆、村古屋图书馆、夜校青铜雕塑陈列馆等,在改善下河阳自然村貌的同时,也助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依托“生态立村、文化兴村、产业兴村”,南晓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乡村振兴之路,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省乡村振兴村”等称号。振兴示范村”“等等。”第一产业带动第二产业链接第三产业。 属于南晓的乡村振兴一体化发展模式,规模比较粗略。 我们将继续走这条特色路。”薛尔辉表示,将引入党建培训、农业培训,推出综合休闲、旅游观光、农耕体验、旅游为一体的优质乡村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新亮点(福清市委文明办供稿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