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跑步流汗的季节:跑步流汗了多少毒素?
点击☝蓝字,关注慧跑
即将进入六月,初夏已至。 跑完之后,你会大汗淋漓,真是爽啊!
曾有这样的说法:“跑步时大量出汗,可以有效排出体内毒素”。 如果出汗可以排毒,那么排出的是什么毒素呢?
汗水里有什么?
汗液是汗腺分泌的液体。 当外界温度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时,热刺激就会引发出汗。
汗液中含有哪些成分?
100毫升汗液中,98-99%的成分主要是水,其比重约为1.002-1.003,pH值为4.2-7.5。
氯化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食盐)的比重约为300毫克/100毫升,另外1-2%是少量的尿素、乳酸、脂肪酸等。
我们都知道汗水是咸的,因为它含有盐分,但实际上,当汗液从汗腺导管分泌到体表时,大部分盐分又被重新吸收回体内,所以夏天跑步出汗很多,而且脱水比海水淡化更严重。
在汗水中
可以隐藏毒吗?
科学研究表明,出汗确实是排出体内砷、镉、铅、汞等有害物质的途径之一。 汗液中可检测到的重金属成分,其浓度与尿液中的浓度相当,有时甚至高于尿液中的浓度。
日常生活中,每天的汗液蒸发量一般为550ml,尿量每天约为1000-。 很难说正常的排汗会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排出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与其说是汗液排毒,不如说是尿液排毒。
不过,考虑到跑步者夏季运动一小时出汗量可达2000-3000毫升,跑步排毒的说法似乎也不无道理。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跑步和出汗确实可以排毒呢?
其实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
体内的毒素可以排出!
这些研究的测试对象很多是在工作中接触这些有害物质的工人。 对于接触有害物质风险较低的普通人来说,体内重金属含量很少。 在这种情况下,运动时出汗“排毒”对健康的好处一般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普通大众体内不存在所谓科学意义上的“毒”。 既然身体是“无毒”的,那么“排毒”这个词自然是站不住脚的。
从中医角度解释
排毒有意义吗?
中医所谓的“排毒”就是打通人体的经络,排出毒素。 但由于古人对世界认识的局限性,一般将汗、尿、粪便统称为“毒素”。 中医中的“毒素”往往不能准确描述为具体的物质。
可以认为,人体内的毒素大部分来自于人体自身代谢产生的废物,如含有大量食物残渣的粪便、含有尿素等代谢物的尿汗等。
消化道是人体主要的吸收和排泄通道,也是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之一。
人体也会通过尿液、出汗等方式及时将这些东西排出体外。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有五个主要的排毒器官和系统,分别是肠、肝胆、淋巴、肾和皮肤。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汗排毒可以用中医来解释,但其作用较尿、粪便排毒弱;
也就是说,即使从中医的角度来解释,发汗和排毒在中医的排毒理论中都是次要的。
典型的伪科学
清除宿便、肠道排毒
似是而非的排毒概念不仅仅存在于出汗中,在养生领域,排毒概念也流行。 比如,大家都听说过所谓的“清理大便”的概念。
伴随着各种保健品,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口号,那就是“排出毒素,放松身体”,这大概是利用了人们对体内毒素的天然恐惧。
只要能排出体内的毒素,就是好东西。 再加上无良商家炒作大便与肿瘤、美容、肥胖等的关系,一时之间,大家都与拉屎处于同一水平。
所谓“宿便”,就是体内积存尚未排出的宿便。 确实,有时排便后,人体肠道内会出现一些不成形的粪便,大家有时会感觉排便不干净;
但并不代表这些“粪便”就是危害人体的毒素。 未完全排出的粪便在体内,人体可以从中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这是对人体有益的正常生理过程),但人体根本不吸收粪便。 有害物质和代谢废物
所以,“肠中毒”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很多所谓的“排便”产品或方法,本质上都是灌肠治疗,即引起人体腹泻。
其原理是,当直肠充满液体时,直肠会产生排便冲动,长期频繁使用这些产品会导致脱水或电解质不平衡。
操作不当还可能造成肠穿孔、破裂。
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只要有规律、定时排便的习惯,生活质量不因排便问题而受到影响,就没有必要使用各种“通便清肠”产品;
这些产品并不会让你更健康,相反,听这些产品会导致不健康,偶尔会感觉大便不干净,这是正常现象,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