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滋养方式:散步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一生珍惜时间如金子。
但紧张的工作之下,他有一个不可动摇的习惯:每天留出半小时散步。
有一次,爱因斯坦应邀访问比利时。
为了表示对这位老科学家的重视,国王和王后命令臣下穿着礼服,唱歌演奏音乐来欢迎他们。
结果,乘客全都走了,而爱因斯坦仍然下落不明。
后来他们在宫殿里找到了他。
原来,当距离宫殿还有一站时,爱因斯坦独自一人带着行李箱和小提琴走到了终点线。
女王很好奇,问他为什么选择步行而不坐火车?
爱因斯坦微笑着回答:
“我一生热爱步行,运动常常给我带来无尽的乐趣。”
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学会照顾自己,照顾好自己的身心。
而滋养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步行。
1
行走,滋养身体
今年春节,张艺谋导演带着他的贺岁档再次走进了大家的视野。
很难相信,这位73岁的“爷爷”依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依然精力充沛、埋头苦干,充满活力。
其实,这与他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习惯是分不开的。
张艺谋曾说过,无论刮风、下雨、甚至下雪,他每天都会快走五公里。
走到身上微汗是最好的状态。
散步不仅锻炼了他的身体素质,还让他看起来比常人更年轻,更有活力。
世界卫生组织曾认定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坚持步行可以强身健体、锻造身材、磨炼意志。
经常步行的人身体更健康,精神更饱满。
巴金一生酷爱散步。
年轻时,他在巴黎读书,每天早上都会去卢森堡花园散步。
即使我老了,我也没有放松。
我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牛奶,然后去楼下的院子里散步。
即使晚年生病,也要拄着拐杖走几十米、百多米。
老先生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他唯一的理论依据就是人先老从腿开始。
所以在他看来,步行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中国民间也有句老话:“百练先行”。
与其他运动不同,步行对身体的伤害最小,也是最安全的。
在前进和后退的过程中,整个身体得到伸展和放松。
每一次专注的散步都是对身体的一次滋养和锻炼。
2
行走,滋养心灵
步行的效果不仅体现在身体上,也体现在心灵上。
公元1079年,一场“五台诗案”让苏轼的人生跌入谷底。
他一路被贬,先到黄州,后又到儋州、徽州。
落魄的境遇难免让他偶尔陷入抑郁。
但这位千载难逢的伟大作家并没有沮丧。 他选择让食物安慰自己,让运动缓解心情。
苏轼在给好友程正甫的信中提到:
“孕吐往往在十里左右,气伤则缓,气平则兴,头足热,气畅而行。”舒服,练久了,就应该知道它的神奇了。”
每天早上,他都要快步走十里路,直到全身发热,血液流通,四肢舒适。
汗水的蒸发帮助他清除了累积的忧虑和烦恼。
负面情绪可以悄然释放,心灵可以得到滋养。
博主主张与众不同,也谈到了自己的经历。
30岁那年,他被老板提拔为部门经理。
升职加薪是好事。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很大的压力和负担。
无尽的工作细节充斥着他的脑海。
有几次,在上下班的路上,我因为精神恍惚差点发生交通事故。
最后,他觉得这行不通,必须做出改变。
公司到他家的距离其实并不太远,所以他决定每天早起30分钟,步行去上班。
起初,他认为这样的过程会很困难。
但没想到,在行走的过程中,他放下了手机,忘记了那些复杂的压力。
专注于双腿的动作,他的心神解放了,心情也变得清晰起来。
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我的精神状态不仅放松了很多,而且工作也有条不紊,困难也被一个又一个地克服。
歌德说:
“只有锻炼才能消除各种疑虑。”
行走的过程,就像一场放空自己的旅程。
所有的担忧和不安都会在身体的大步前进中一一瓦解。
如果此刻你累了、累了、无聊了,不妨出去走走。
在脚步的丈量中感受世界,让心灵徜徉在天地之间。
当你学会用行走来平衡你的生活时,你的头脑会变得更加清晰,你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加丰富。
3
步行是最好的健康
在马克思的传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1837年春,马克思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便去看医生开药方。
但医生给他的建议是:暂时放下一切,去乡下休养。
于是马克思离开了这座城市,在柏林郊区生活了一段时间。
在那里,他每天和朋友一起在河边散步,常常一次几个小时。
乡间的空气让他感觉很好; 他每天散步加速了他的康复。
马克思也对步行的效果感到惊讶:
“我没想到,在我虚弱的时候,我会如此健康、坚强地回来。”
希波克拉底有句名言:“步行是最好的良药。”
坚持步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疲惫的身体恢复,还可以让我们的面色红润。
即使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它也会带来神奇的变化。
然而,如何走路也是一门学问。
凡事过犹不及,如果不掌握正确的行走知识,往往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人民日报》分享了步行的五个要点,推荐给大家:
1、步行遵循“357”规则
世界卫生组织的《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报告曾指出:
最佳身体活动的标准是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 75 分钟高强度运动。
跑步等运动属于高强度运动,因此步行是最典型的中等强度运动。
如果你想养成步行的习惯,最好的频率是每周5次。
每次约需30分钟,行程超过3公里。
2.适当的加速和动作
大家都知道,运动和出汗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运动增加的出汗可以加快体内新陈代谢的速度,也可以帮助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
因此,我们在走路的时候,需要加大速度和动作,才能达到气喘吁吁、出汗的效果。
3、快走时步伐要平稳
《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6000-10000步的身体活动。
按照每秒两步左右的步行频率来计算,“6000步”大约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是60分钟。
前面提到,最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保持稳定的频率。
但工作的忙碌有时让我们很难分开。
如果你也有不规律的空闲时间,那么快走时间最好保持在每次40-60分钟。
这样更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达到更好的运动效果。
4、时间:晚上4-5点最佳
晚上,身体的生理功能相对稳定,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
选择晚饭后半小时散步,可以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
对增强胃肠道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很大作用。
如果由于时间限制很难达到这个要求,尽量在睡前两小时完成锻炼。
这样,借助人体运动后产生的疲劳,晚上就能安稳地睡个好觉。
5、地点:塑料场地、草地最佳
散步是一种身心愉悦的过程。
选择空气新鲜、视野安全的场地可以帮助我们爱上步行的感觉。
塑料场地富有弹性,草质比较柔软,对膝关节的反冲力较小,是理想的步行场地。
作家周岭说道:
“对于久坐的人来说,体内的生物系统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气;
对于经常锻炼的人来说,体内的生态系统更像是一口清泉,干净清澈,没有任何浑浊。 ”
坚持步行所带来的变化可能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到的;
但当你坚持多年后,你会发现你的整个面貌都会焕然一新。
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张开双腿,安静、专注地散步,丰富我们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