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天津大运河重磅规划!建地标项目,不搞房地产
大运河纵贯南北,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沧桑。 也将沿途城市的记忆融入到历史的长河中。
大运河天津段全长182.6公里。 途经静海、西青、南开、虹桥、河北、北辰、武清7个区。
从2019年2月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到同年12月的《长城、大运河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快速推进。 随后国家发改委提出,各省市要明确一个标志性项目。 其中,天津市提出的重点项目是位于大运河西绿段的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1.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发布
杨柳青无需介绍。 是水运时期重要的水运码头和经济重镇。 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华魅力文化遗产名镇、中国木版年画之乡的美誉。 孕育了杨柳青画、杨柳青风筝、剪纸等民间艺术。
杨柳青镇的千年文化遗产与南运河紧密相连。 梁塔、报恩寺、白坛寺、石家大院、古朴的清代四合院和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一幅风情画卷。 从杨柳青至三岔河口全长23公里的南运河正式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今年4月,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经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通过。
发布会上,西青区领导表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园不搞政绩工程,不搞房地产开发,不搞过度商业化。该项目借鉴雄安新区模式,聘请顶尖人才。”国际、国内团队共同设计,充分融合五大团队的设计优势,形成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占地2800余亩,总投资52亿元。 作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公园采用明清古建筑形式,充分展示古镇历史风貌,借鉴“沿江古镇”的展示方式, “清明节”实现历史场景再现。
确定文化价值的重点有三个,即:漕运文化、年画文化、大迎文化。 规划设计的年画博物馆和崇文书院都是杨柳青历史文化的体现。 坚持保护优先,对考古调查中发现的800多座古墓葬进行发掘和保护,作为研究古大运河的考古证据。
01
三大板块总体定位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分为历史名镇、元宝岛、文化雪小镇三部分。 其中,历史名镇基于城市针灸“复活”;
01 历史小镇板块:保留现有老房子800多间,发展特色旅游、特色民宿等业态
对于历史名镇,采取“活化”方式,保留800多间现有老民居,按照“城市针灸”理念开展历史文化修复,发展特色旅游、特色民宿等业态,传承和传承保护天津文化遗产。 目前,引进香班文旅集团进行投资合作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
02元宝岛板块:恢复运河水街等业态,建设德云剧场等演出场馆
对于元宝岛板块,采取“重组”的方式,通过恢复过去的杨柳青曲园堂、运河水街、非物质文化遗产街等,汇聚了相声与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等。品牌等业态,定期举办年画体验、民俗活动、演出、运河游船等活动,打造民俗文化小镇。
坚持前期运营、设计定制、以功能使用为重要前提,全力开展招商工作,与北京德云社、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等单位合作建设德云剧场、永安书店、丹桂剧场、仁义剧场等。是曲艺、京剧、话剧的演出场所,常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观众。 同时与中青旅等知名运营商就整体运营事宜进行洽谈。
03文化小镇版块:重点发展教育文化产业,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
针对文学小镇板块,采取“再开发”理念,重点发展教育文化产业,与清华美院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 公园建成后将成为天津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和天津文化影响力的打卡地。 预计每年吸引游客300万人次,实现各项收入30亿元以上。
02
“三区一环”功能定位
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将划分为“三区一环”功能区划,包括:西渡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体验区、东渡口·工艺年文化体验区、奎格梦雨·金谷。湿地生态文化体验区、御河盛彩·水运文化活力环,近期建设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1万平方米。
西渡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体验区
围绕历史悠久的西渡口码头,是一个以传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为基础的功能导向的功能区。 其中,以民间艺术培训为核心,设置相声、说书、戏曲等传统民间艺术体验,规划餐饮、住宿等配套商业设施。
东渡口工艺美术年文化体验区
围绕东渡口历史码头,以年画等工艺品等非遗技艺传承体验为功能区的功能型功能区。 拟将杨柳青年画社搬迁,形成集收藏、展览、培训、交流于一体的全国年画文化节点,并与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结合,配置风筝、剪纸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体验功能,规划相应的主题接待、餐饮配套商业设施。
奎格梦雨金谷湿地生态文化体验区
运河湿地景观恢复区,包括“魁歌梦雨”文昌阁历史景观、呼应西青区花卉传统的国际园林大赛场地、彩灯大道、武术健身花园、中心的四知书店还计划与运河堤结合,打造“运河人”水上表演,丰富夜间活动。
御河胜利指南 水运文化活力环
是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活动环线,包括水上巡游环线、无人巴士环岛体验环线、“新杨柳青十景”步行环线。
03
元宝岛:公园核心区
元宝岛是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区。 是全方位、全时段、全景式、全要素展示明清天津运河文化景观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修复巷弄,恢复庭院:恢复元宝岛上的巷弄系统,并以其历史名称命名。 同时,对两个庭院进行修复,将杨柳青失落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形成沉浸式体验街区。
开放湿地,编织绿点:还原吴承恩《杨柳青》中描绘的湿地风光,根据历史地图恢复湿地景观,结合水循环处理系统,内部规划一些绿点,形成自我更新的湿地系统。
交通管理、串联线路:为了应对六口路的交通压力,地下规划了带状停车位,并设置了三个出入口。 形成无车慢行的元宝岛,打通连接三大板块的主要步行路线,连接岛上重要项目。
未来,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整体风貌将以凸显明清时期天津运河的古风韵味为基础,值得期待。
2、天津大运河文化工程点、线、面
作为“大运河承载的城市”,天津近年来充分挖掘和整理运河历史文化,利用其丰富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了一批主题鲜明、特色鲜明的文化公园。文化资源。 共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与旅游融合。
01
看点:具有代表性的文旅品牌
西青段是天津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镇聚集的代表性区域。 除了杨柳青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外,位于中北镇汇金路以北的运河水街也在紧锣密鼓的规划建设中。 该文旅项目是华侨城打造的亲水商业街区,占地5.84万平方米。 预计今年下半年分批竣工。 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独具特色的运河商旅文化体验区。
此外,大运河虹桥段、武清段等一系列涉运河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虹桥段、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务旅游节、大运河游船观光、北运河风景森林长廊、竹园升级改造、虹桥大运河环境整治、义和团纪念馆升级改造及文物资源数字化管理云平台已选定7个重大项目,力争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任务,再现大运河虹桥段文化、商贸、旅游的繁荣发展。
此外,虹桥还重新规划设计了大运河天津“元”文化游和“游虹桥、尝津菜、听曲艺”两条旅游线路,使大运河虹桥段成为天津大运河的一大亮点。城市。
在武清段,近年来,武清疏浚拓宽了运河周边航道,升级改造了堤防,将片区水绿优势与优美田园景观有机结合起来,给运河周边带来了新的活力。北运河武清段。 以“生态观光、乡村体验、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北运河旅游带正在形成,成为京津冀市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新热点。
《大运河武清段规划建设报告》中展开阐释了大运河武清段的四项重点任务——
1.实现季节性旅游通航
大运河武清段通航等级初步确定为VI级旅游通航,通航月份为春季5、6月和秋季9、10、11月,共5个月。 通航范围以康尔岗水利枢纽为界,北至木厂门,全长约42.7公里。
2. 创建景观节点
优化运河沿线滨江生态空间,统筹布局景观节点,建设完善一批湿地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特色小镇、旅游村等项目,初步确定河西坞水运小镇、下乌旗森林区小城镇、大良湿地百草园、南蔡村丁家曲勤农业观光园、郑楼湾旅游度假区等五个点。
3、新增文化旅游设施
在北运河郊野公园原址建设新一批文化旅游设施,建设大运河文化公园。 将在区委党校旧址新建大运河博物馆,武清文化博物馆、大运河书画院将迁至大运河博物馆,出土的古沉船(或复制品)将被放置在博物馆。
创建永阳古街,再现再现永阳古塔凌云、丰台春晓、水秀门桥、魁歌灯饰、西郊花柳、绿水繁茂等六大景点。 新建康熙、乾隆行宫,结合现场表演等,再现康熙、乾隆皇帝抗洪、下江南驻武清的场景。 碑林公园是在康熙皇帝题写的“引水助运”碑、乾隆皇帝题写的“引水助运”碑和“迎康尔岗剑河坝诗”碑的基础上修建的。乾隆皇帝所撰。 官员、官员、文人墨客题写的诗词、书法作品被刻成碑,碑林林立。
4、完善空尔岗水利工程遗迹
空尔岗水利工程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至今仍然在防洪、分洪、排水、排污、蓄水、灌溉等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康尔岗枢纽虽然经历了多次变化,但其分水高州基地却没有变化。 是为数不多的较为完整的北运河和剑河遗址之一,对研究运河水利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武清将深入挖掘空尔港水利工程遗址,讲解水闸历史和帝王传说,通过科普教育传承运河文化,再现大运河水利工程辉煌。
02
线路:连接文旅线路,讲好文化故事
天津大运河全长180多公里,仅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30多处。 2019年,天津制定了大运河文化遗产及周边环境保护管控名录,进一步加强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展示和利用。 如今顺流而下,北洋大学堂旧址、九玄门等一批文物古迹串联起来,一条大运河文化旅游线正在形成。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点点成线,以运河历史文化和沿海风光为载体,推出“运河印象一日游”精品线路,连接杨柳青古镇、南湖·绿博园景区、北运河休闲旅游站、佛罗伦萨小镇等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资源。
此外,依托运河沿线丰富的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天津还举办了妈祖文化旅游节、运河桃花文化商务旅游节、“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系列活动,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主题活动,在保护性传承的前提下,深挖沿线文化旅游资源,讲好运河故事。
03
地面:与北京、河北互补、“相连”
连接南北的千年运河,历史上一直是连接京津冀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京津冀三地也积极行动,深入落实相关专项规划要求,促进资源叠加、优势互补,更好带动沿线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运河。
目前,北京大运河通州段部分航道已开放旅游通航,开发了集观光、文化体验、水利工程展览于一体的运河文化休闲度假空间。 未来,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将整合“三寺一塔”、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三大核心景区,辐射全市绿心森林公园、环球影城主题公园、泸县老城区北运河沿线城市、通州古城、张家湾古镇、西海子公园等文化旅游资源已建成集休闲、度假、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年来,河北省还加快大运河北段沿线景区的升级改造,打造具有运河文化特色的主题景区。 沧州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带、铁石老城遗址公园、太行红河谷、香堂水乡等一批新商务景区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