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坚持步行会怎样?医生:每天步行可预防3种疾病
饭后走百步,活到九十九步。 中国古代就有步行锻炼的养生之道,古人也把步行锻炼作为强身健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有人说过,在同样的距离下,一个人选择跑步,另一个人选择快走,结果两人的能量消耗和运动水平几乎是一样的。 这一研究发现为步行锻炼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老年朋友提供了更适合的锻炼参考。
那么如果一个人坚持长时间走路会怎么样呢? 你选择快走还是慢走? 医生说:每天散步可以预防3种疾病。
长期坚持步行,可以预防3种疾病
国外一家研究机构发现,有长期步行习惯的人,比没有步行习惯的人平均寿命长十年左右,而且患某些慢性疾病的概率更低。
无独有偶,一位中国网友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走路对健康有好处:“半年前,我被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腿部麻木的症状非常明显。 后来我每天坚持步行一个小时,大约六公里,三个月后体重减轻了很多,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也很快得到改善。”
可见步行对于预防和改善一些慢性病有很强的能力。
1、坚持步行可预防心血管疾病
人到了中年,就无法自拔了。 40、50岁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恢复能力在高峰后处于快速下降的状态。 这个时候人非常容易发胖,而且脂肪堆积的速度远远快于年轻时。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老年人的血管中就会积聚大量的脂肪分子,从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因此,中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很高,如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稍不小心就可能早逝。
医生建议中老年人每天坚持步行一小时。 散步也是一种运动。 它可以促使全身肌肉参与行走,提高血管弹性,加速血液循环,特别对预防慢性老年病有一定的作用。 有一位“离家出走的妈妈”,每天步行数十公里,为减掉脂肪肝,救儿子。 可见步行的减肥作用和心血管功能是很强的。
2.缓解压力
当代人压力很大,尤其是中年朋友。 此时,有老有少,中间有妻子、丈夫。 如果你遇到的老板很坏,你可能每天都会被穿上小鞋。 电视剧《我是余欢水》中,主角将中年男人的现状和压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已经有些疯狂了。
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很多中年人会患上“抑郁症”、“躁郁症”、“精神疾病”。 因此,医生建议压力过大的中年人每天散步一小时。 安静地思考一些问题可以让你暂时脱离现实世界。 毕竟,现代人缺少的是孤独。
3、防止关节老化,保护骨骼
一些科学研究发现,长期步行可能会导致膝关节病变,最常见的是“半月板损伤”和“长骨刺”。 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理论依据。 事实上,长期没有锻炼的人是膝盖问题最多的一群人。
当你坚持运动时,你的膝关节会不断地打开和关闭,挤压关节囊和半月板,让滑液进入关节面。 滑液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是关节软骨最重要的保护物质。
因此,长期运动的人膝关节不易出现退行性病变,运动量少的人则会出现关节囊萎缩、肌肉萎缩的症状。
另外,经常锻炼的人可以获得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体内钙的吸收,达到补钙的效果。
但如果姿势或走路方式错误,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你走了多少种错误的走路方式?
李奶奶退休后一直喜欢散步。 她每天饭后必须步行40分钟以上。 这段时间,她喜欢边走路边刷抖音。
半年后,李奶奶出现了膝盖疼痛的症状。 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膝关节磨损,半月板薄得几乎没有了,股骨远端与下腓关节相撞。 产生疼痛。 医生告诉她,这是由于她每天锻炼方式不正确造成的。
1、散步时间不要太长
中老年人走路时,应减少步数,走路尽量不急,因为中老年人的韧带和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如果他们采取太多步骤,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 对于那些膝关节本来就脆弱的中老年人来说,如果走的步数过多,就会加剧膝关节的损伤。
2.走路前不要热身
其实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说,人只要动了,就被认为是“锻炼”,但大家想到的运动就是跑步、打篮球、踢足球等,其实走路也是一种锻炼,而且只要是运动,就一定要热身。
很多中老年朋友认为只是散步,不需要热身。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步行前的热身可以打开关节,增加内部滑液的交换,保护关节免受磨损,同时加快心跳,使身体保持运动状态,避免突然受伤。动作。
三、沿着路走
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在早晚沿路散步,这是慢性自杀。 路上有很多汽车尾气和灰尘。 当你在路上锻炼时,你会吸入大量的灰尘,这对你的肺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肺癌病变。
四内八外,膝盖没用
很多人对走路的姿势没有要求。 就像李奶奶一样,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你会慢慢出现外八、内八的走路姿势,可能会造成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变形、损伤。 李奶奶因为长期在外面行走,半月板磨损,导致膝关节受力异常。
总而言之,步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一项很好的运动。 它成本低廉,容易获得,对身体有无数的好处。 但如果走路的姿势不对,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有损身体健康。